儿童幻想小说《玛蒂尔达》的伦理学阐释

2020-02-24 07:08庞冬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达尔

庞冬

摘要: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出发,分析罗尔德-达尔创作的最后一部儿童幻想小说《玛蒂尔达》。这部作品用极其夸张的方式表现了当代英国社会的伦理悖论。尽管作者采用了狂欢式的叙事手法进行戏剧化演绎,人物的价值观和反抗形式等方面却为作品提供了现实依据,从而完成了“反抗主题”在当代英国儿童幻想小说创作中的新探索。

关键词:罗尔德·达尔 《玛蒂尔达》 伦理悖论 现实依据 “反抗主题”

英国杰出的儿童幻想小说家罗尔德·达尔,被誉为“世界上最会讲故事的人”,其作品以三十六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令无数孩子疯狂,却让大人有些害怕。达尔的作品曾三度获得“爱伦·坡文学奖…‘世界奇幻文学大会奖”,以及英国“白面包儿童图书奖”等奖项。尽管广受喜爱,但达尔的儿童幻想小说从儿童本位出发,在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下形成了伦理悖论,引发了不少争议。

罗尔德·达尔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儿童幻想小说的创作,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进入高峰期,“他的创作立足于当代英国社会的背景,尤其以激进的狂欢化童话叙事作品独树一帜”。达尔是童心的捍卫者,他关注儿童这一弱势群体对成人的反抗,笔下的孩子作为胜利者,时常迸发出含着眼泪的欢笑。《玛蒂尔达》这本书中的主人公玛蒂尔达已然拥有非常理性的头脑,可以分辨善恶,甚至用超现实的方式惩罚成人的过错。作为一部儿童幻想小说,主人公面对伦理选择的困境能自觉向善,屡遭不平仍不放弃抗争,令小说耐人寻味,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达尔的儿童幻想小说贴近儿童心理,带给人们阅读的快感,酣畅淋漓地让坏人遭到惩罚,让弱者得到扶助,正义得到伸张。聂珍钊指出:“文学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因此必须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才能进入文学的交易市场,这个质量标准就是文学的伦理价值标准。”《玛蒂尔达》这部小说中,主人公玛蒂尔达三岁认字、四岁渴望读书,她在阅读和算术方面都表现出远超常人的天赋。可是父母却瞧不起他们的女儿,认为读书对女孩来讲毫无用处,这对父母极端狭隘、粗鄙丑陋的嘴脸令人发笑。

达尔对玛蒂尔达父母的价值观采取了批判的态度,尽管他们在英国乡村拥有一座十分漂亮的房子,但他们的收入是非法获得的。这对夫妻粗暴蛮横,从不关心女儿的内心世界。“他们简直就把马蒂尔达看作是伤口愈合时结的痂。痂这玩意儿你只好先留着,时候一到,你就可以把它剝下来扔掉。”不仅如此,达尔对这对父母的自私庸俗的描写,更是不惜笔墨。当玛蒂尔达发现家里仅有的一本书是妈妈的《简易食谱》,要求爸爸给她买一本书来读时,爸爸却说:“我们有一个漂亮的十二英寸电视机,你却要我买一本书!你给宠坏了,我的小丫头!”爸爸倒卖汽车弄虚作假,欺诈顾客,玛蒂尔达非常生气地指出这是骗取信任,遭到了爸爸的责骂:“如果你不喜欢这样做,你就别吃家里的饭!”这引起了玛蒂尔达内心的愤懑,她采取恶作剧进行报复,往爸爸的帽子里面抹超级胶,好让他永远戴着帽子,取不下来。

这部作品具有明显的伦理教化的功能,作者有意识地提出了儿童成长的伦理选择问题,并通过人物形象的极端反差使得矛盾更加突显。“儿童成长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伦理选择的过程,即做人的过程。儿童在完成伦理选择之前,无异于斯芬克斯,无法理解人与兽的不同。”玛蒂尔达天赋异禀,但她仍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来理解外在世界的复杂性,分辨美丑善恶,从而对比成年人的非理性行为,摒弃其无节制的物质欲望,对其进行审判和裁决。她博览群书,学以成人,对家长和学校校长的暴力及非正义行为进行主动反抗,充分体现了儿童本位特质下的伦理选择,演绎了文明进化的过程。

此外,达尔在这部小说中对成人的批判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人类历史本身充满了对儿童的暴力、冷漠和明目张胆的憎恶。在现今社会,儿童的境况也并非如大众想象的那样已大为改观,而是充斥着对儿童的敌视( child-hate)。”玛蒂尔达对校长特朗奇布尔小姐的反抗,引起了成人的反思和关注。老师与儿童相处,在保持师者威严的同时,应当激励孩子发挥自身的天赋和想象力,创造开明开放的教育环境。儿童文学有责任对儿童进行伦理教育,想办法让儿童有能力对他们所有的经验进行批判而谨慎的思考。然而,这本小说并不能被视为一部道德寓言。著名儿童文学学者佩里·诺德曼和梅维丝·雷默认为:“如果孩子认识到文本可能会塑造他们顺从的姿态、控制他们的反抗,那他们反而最有可能发展出抵抗这种控制的能力。”罗尔德·达尔在其最后一部儿童幻想小说中继续运用狂欢化叙事写作,亦真亦幻地反映现实的同时,狡猾地和读者开了一个玩笑,他一边按照共识来安排人物设定,假意让读者获得身份认同——“主人公年轻弱小,对长辈逆反”;另一方面却不让读者被其操控,而是告诉儿童如何积极主动回应文本,认出自己并不是故事的主人公,而是与主人公一起在幻想中驰骋天下,从而在阅读的同时获得了“有用的愉悦”。

当玛蒂尔达的爸爸售卖非法汽车的罪行东窗事发,夫妻二人准备携子女逃往国外时,玛蒂尔达做出了一个选择:她要留下来,让自小就是孤儿的亨尼小姐成为她的监护人。这个戏剧性的情节发生在小说的结尾,玛蒂尔达的爸爸妈妈开车准备出逃的那几分钟里,她面临着选择监护人的困境:一边是她的爸爸妈妈,他们代表了资产阶级利己主义者“自私、褊狭、伪善、狡诈、唯利是图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形象”;另一边是女教师亨尼小姐,她自小遭受姨妈残忍对待,体现了现代伦理学所提倡的利他主义者的形象,集“忠实、善良、正义、富有牺牲精神等道德品质”于一身。而玛蒂尔达做出的伦理选择,正是作者面对忽视儿童主体的教育现状给出的解答。亨尼小姐具备了利他主义者的品质,愿意为了儿童与强大的势力抗争,所以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尽管自己的境况惨淡,她依然同情弱小,竭尽所能帮助玛蒂尔达。亨尼小姐正是罗尔德·达尔为儿童选中的最合适的监护人。玛蒂尔达最终选择亨尼小姐做她的监护人,看似是违背了家庭伦理,实则是对于家庭教育更加深刻的反思。

这部小说不仅提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错误的价值观会对子女成长带来负面作用,也提出了另外一个命题,即在学校环境下应如何做出教育的价值判断。作者用夸张之笔写下了校长特朗奇布尔小姐对天性活泼的学生犯下的累累恶行。特朗奇布尔小姐是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作为一名校长,她反对给予儿童任何赞美和鼓励,对待儿童的叛逆行为一概采取残酷打压。她认为玛蒂尔达压根算不上天才,不过是“一只鹦鹉”。在她眼里,全校学生都像牢房里的犯人,需要严厉监视,不得有分毫差错。小说并没有刻画出校长的内心活动,也没有为她的所作所为提供铺垫,但是从亨尼小姐口述的童年经历可以看出,她的姨妈特朗奇布尔小姐内心阴冷、贪婪自私、不择手段,这样的人物在儿童眼中是彻头彻尾的坏蛋。罗尔德·达尔通过对反面人物的批判和讽刺,衬托出他对于现代资产阶级伦理学所提倡的利他主义形象的褒扬和歌颂。现实中,在罗尔德·达尔的童年记忆里也不止出现过一位恶魔老师。他在《好小子——童年故事》一书中写道,在寄宿制学校如圣彼得学校、雷普敦学校,老师打人的事屡见不鲜,他“被这样的事吓坏了”。由此可见,《玛蒂尔达》校园伦理悖论的产生是有一定现实依据的,并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玛蒂尔达》这部儿童幻想小说通过两条主要矛盾线索书写“反抗主题”,一条线索是玛蒂尔达对她的父母和校长特朗奇布尔小姐的主动反抗,另一条线索是女教师亨尼小姐对她的姨妈即校长特朗奇布尔小姐的被动反抗和间接反抗。在达尔笔下,被动反抗与间接反抗较少同时出现,而亨尼小姐就是其中之一,她具有鲜明、饱满的人物个性。

亨尼小姐是代表被动反抗和间接反抗的典型人物。她幼年就失去双亲,被残忍地剥夺了自由,只得依附于姨妈。她幼时是一个弱小的女孩,和普通人一样只能采取被动反抗的方式。她被剥夺了财产,相比姨妈更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只有当她找到一份工作,在经济上获得独立之后,才能走出家门。后来,她在小玛蒂尔达施展特异功能的帮助下,意外地赶走了恶魔似的姨妈。亨尼小姐也是一个有现实依据的人,在资本主义法制的操控下,穷人很难通过法律得到援助,而亨尼小姐向小玛蒂尔达倾诉身世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优柔寡断、内心煎熬正透露了这一点。达尔的创作贴近社会现实,“基本上承袭了狄更斯式的‘苦难童年叙事的文学写实传统”。亨尼小姐的温顺隐忍代表着她所处的社会阶层的状况,她的反抗只能在幻想小说的笔法下,通过一个超乎寻常的孩子来间接实现。达尔在小说中着重描绘了她的羞涩和正直,更是衬托出了反派人物的厚颜无耻。可见,在《玛蒂尔达》这部小说中,罗尔德·达尔更加重视为矛盾冲突和人物个性发展提供铺垫,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也为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回味和想象空间。这部小说勾勒出了社会伦理悖论在特定社会关系中存在的合理性,也使其对于成年读者来说具有深刻的反思价值。

通过对两种反抗形式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小说中的人物时常面临着伦理困境。“伦理困境是指文学文本中由于伦理混乱而给人物带来的难以解决的困难与冲突。伦理困境往往是伦理悖论导致的,普遍存在于文学文本中。”这部小说的两位主人公,无论是玛蒂尔达还是亨尼小姐,都是在伦理困境中挣扎,并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反抗。天才女孩玛蒂尔达采用积极反抗的姿态,不顾“女儿”和“学生”的伦理身份,对抗成人的非理性行为;而亨尼小姐无力改变自己的身世,更无法对抗有权有势的姨妈,最终只得以被动反抗和间接反抗的方式保全自己。

正是在被动反抗和间接反抗的对比下,这部儿童幻想小说的“反抗主题”进一步得到了升华。希利斯·米勒提出:“文学的权威是社会性的,是从外部赋予文学的,常常源于相信它与实际社会事物有真实的对应。”这也说明,达尔在他最后一部儿童幻想小说的创作中,不仅娴熟老练地运用了狂欢式的叙事手法,也同样关注现实,为小人物的命运担忧,使得二元对立的人物关系中隐藏的情感内涵得以显现。这与狄更斯在《雾都孤儿》的序言中,为其小说辩护时所说的一致:“好的文学因其与现实的真实对应而具备了价值。”

罗尔德·达尔是一个利他主义者,他对弱小人物充满了同情和关怀,他保持着童心,因而总能从儿童本位出发,来观察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的弊病。但他将他所处的社会现实写入了文本,用批判之笔,将幻想与现实融为一体。他深刻地理解儿童,善于运用伦理悖论,对现实中的矛盾和不合理进行夸张书写。

《玛蒂尔达》探讨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观和小人物如何反抗命运等课题,是一部具有深刻文学伦理学价值的儿童幻想小说。小说根植于社会现实,书写了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下存在的伦理悖论,并对小人物投以人文主义的目光,对玛蒂尔达和亨尼小姐这两个人物强烈的个性特征和情感底色的塑造也使得他们成为幻想小说中人物的典范,并为儿童幻想小说提供了出色的伦理学范式。

参考文献:

[1]舒伟.英国儿童文学简史[M].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5.

[2]聂珍钊.谈文学的伦理价值和教诲功能[J]文学评论,2014 (2).

[3]罗尔德·达尔.玛蒂尔达[M].任溶溶译.济南:明天出版社.2009.

[4]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H{版社.2014.

[5]罗尔德·达尔.好小子——童年故事[M].任溶溶译.济南:明天出版社,2009.

[6]希利斯·米勒.文学死了吗[M].秦立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佩里·德曼,梅维丝·雷默.儿童文学的乐趣[M].陈中美译.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8]徐德荣,杨硕.罗尔德·达尔儿童幻想小说的伦理悖论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17 (1).

[9]徐德荣,姜珊.罗尔德·达尔幻想儿童文学中的“反抗”主题[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7 (4).

作者:龐冬,文学硕士,现就职于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中级编辑职称,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达尔
国家药监局批准羟乙磺酸达尔西利片上市
爱冒险的故事大王
“锅庄”与“达尔尕”:他者话语与民间表述
论藏族嘉绒锅庄“达尔嘎”的传播历史——以四土地区为例
湖南与蒙达尔纪的深情“握手”
凯达尔枢纽国际广场:中国TOD新起点
达尔豪斯《十九世纪音乐》里的乐类书写
“开挂”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内容分析及其对老年合唱教学的启示
罗尔德·达尔的《吹梦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