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采用呼吸功能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对其情绪及肺功能的改善作用

2020-02-24 07:14史丹芸
健康大视野 2020年3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功能

史丹芸

【摘 要】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呼吸功能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实施的具体方法,并探讨该方案对机体肺功能及情绪的影响。方法:病例纳入范围在2018年1月~2019年月,病例数为90例,通过病例收治范围均分组别,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接受护理干预+呼吸功能训练,对照组开展基础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案干预后肺功能各项指标、焦虑、抑郁评分改善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数据比对有意义,且实验组各项指标数据更优,P<0.05。结论:联合干预方案可促进患者肺功能康复,改善预后,同时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临床病症,促进患者康复,应在后续临床应用中推广。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呼吸功能训练护理;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3-137-01

临床呼吸科多见的疾病之一就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该病分为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属于机体呼吸系统病理性的改变,目前均统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临床研究显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具体病死率高、病程长的特点,会导致患者出现通气障碍及气道受阻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呼吸功能及身体健康。因此,对患者予以有效的呼吸训练及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本次分析护理干预+呼吸功能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实施的具体方法,并探讨该方案对机体肺功能及情绪的影响。将具体研究方法及临床数据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病例纳入范围在2016年1月~2018年6月,病例数为90例,通过病例收治范围均分组别,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接受护理干预+呼吸功能训练,对照组开展基础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对中无意义(P>0.05)。

纳入标准: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经影像学诊断、病理诊断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均签署了同意书[1]。

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排除合并营养不良的患者;排除存在交流障碍的患者;排除存在厌食的患者[2]。

实验组疾病分级为:25例轻度、15例中度、5例重度;中位病程值在(4.5+0.9)月;年龄最大值为71岁,19岁为最小年龄值,(39.5+10.2)岁;25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

对照组疾病分级为:26例轻度、14例中度、5例重度;中位病程值在(4.9+0.9)月;年龄最大值为69岁,21岁为最小年龄值,(38.5+10.5)岁;26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

1.2  方法

实验组接受护理干预+呼吸功能训练:

1.胸部扩张呼吸功能护理干预及训练方法。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在胸部接受压力期间积极呼气,针对存在肺膨胀、肺不张等病症的患者需指导其吸气时保持2~3s,促进呼吸训练有效率;胸壁、胸背加压方式有放置沙袋、手掌加压等,按照患者受压能力选择合适的加压方式。

2.腹式呼吸功能护理干预及训练方法。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肌群放松的具体方法,指导患者尽可能减少上胸部活动;指导患者主动活动、被动活动,指导患者缓慢开展吸气,深长呼气时间。

3.缩唇呼吸功能护理干预及训练方法。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在呼气时采用缩唇的方法促进呼气气流受到限制,改善患者气道压力,有效避免气管及肺泡快速坍塌,提升机体排出残留气体,改善患者呼吸通气量;缩唇呼吸方法为鼻吸气、噘嘴呼气,呼吸频率为每分钟20次以上。

4.重建机体生理性呼吸模式。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尽量放松肩背,注意力集中,采用后吸气先呼气的方式,平稳、缓慢的呼吸,即深入吸气细致呼气,吸气时经鼻,呼气时经嘴;开展呼吸训练时需保持舒适的体位,即卧位及坐位,指导患者在呼吸训练时在胸骨底部放置一只手,以此感受到横隔组织的活动情况,另外一只手放置在胸部,以此感受到呼吸肌及胸部组织的活动情况;指导患者在呼吸训练中保持放松的心态。

对照组开展基础护理干预,即对患者开展排痰、饮食、吸氧等基础护理干预。

1.3  评定指标[3]

分析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案干预后肺功能各项指标、焦虑、抑郁评分改善的情况。

通过SAS、SDS评分量表评估患者实际情绪水平;对患者肺功能指标进行监测及记录,即观察患者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对患者反映较大气道的呼气期阻力、肺功能受损的情况、通气障碍的类型和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两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以P<0.05展开。

2 结果

2.1  分析兩组患者经不同方案干预后肺功能各项指标改善的情况

实验组(2.49±0.80)L为用力肺活量、(1.89±0.50)L为一秒用力呼气容积、(71.20±18.20)%为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对照组(2.00±0.80)L为用力肺活量、(1.40±0.50)L为一秒用力呼气容积、(61.50±13.50)%为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说明,两组患者数据比对有意义,且实验组各项指标数据更优,P<0.05。

2.2 分析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改善的情况

实验组(25.6±1.2)为焦虑评分、(27.6±1.3)为抑郁评分;对照组(35.6±2.0)为焦虑评分、(36.5±1.5)为抑郁评分,说明,两组患者数据比对有意义,且实验组各项指标数据更优,P<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具备病程长、发病率高的特点,威胁患者呼吸系统及心脑血管疾病,影响患者肺功能指标,威胁患者身体健康[4]。临床常采用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疾病,虽然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但该病病程较长,使得治疗时间较强,疗效欠佳。因此,在患者治疗期间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5]。

猜你喜欢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48例疗效观察
综合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60例临床治疗体会
补肺活血胶囊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