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怀集县多罗山钨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2020-02-25 02:14覃壮举闫玉剑黄龙举覃浩恒孙延斌苏新瑶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23期
关键词:产状钨矿矿脉

覃壮举,闫玉剑,黄龙举,覃浩恒,孙延斌,苏新瑶

(广西有色金属集团资源勘查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2)

1 区域成矿条件

区域地层由老到新为寒武系、泥盆系及石炭系,矿区内主要分布寒武系八村群或称水口群(老资料划归中下泥盆纪),主要由细粒变质砂岩、板岩、中粗粒石英砂岩组成。在矿区东南部有泥盆系下统莲花山组碎屑岩分布,与寒武系呈不整合接触,矿化主要富集于寒武系变质岩中。

矿区内在西部分布一条宽400 余米,长度超过2000m的花岗岩脉,走向南北,岩体为细—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属燕山晚期,岩体中局部云英岩化强烈,并产出西组矿脉带,花岗岩与矿化富集有密切空间和成因关系。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矿区地层

工作区主要地层主要为中下泥盆纪的变质砂岩系及第四纪冲积层。

2.2 矿区构造

2.2.1 褶皱

矿区位于湘南弧顶之外侧,在该矿区的岩层产状要素为:其倾向为260°~292°,倾角14°~35°,结合本区外围岩石的分布产状,本区属一复式倒转的东翼,背斜轴部在忠党山一带,倾伏角3°~5°。

2.2.2 断裂

本区断层繁多,无大断层,多为成矿后的断层,断距为1.5cm~2cm,个别的有10cm,对矿体来说,影响不大。综合本区的断层有如下几种:①正平移断层,倾角302° ~355°,倾角65° ~75°,断距1.5m~0.12m。②逆斜断层,倾向330°,倾角30°。③正断层:倾角347°~327°,倾角75°~77°,使矿脉上盘向下移,移距一般为0.3m~0.05m。④矿区具断距较大的一个断层位于Ⅲ号窿,倾向267°,倾角20°为一个正斜断层,错距为10m。

2.2.3 节理类型

本区主要有下面几种:①倾向245°~277°,倾角40°~60°节理面平滑有擦痕和弯曲现象,是本区的主要成矿裂隙。②倾向185°~230°,倾角58°~85°其走向延长短,有时有少量乳白色细小石英脉充填其中。③其他倾向15°~45°,280°~290°,倾角60°~77°,80°~85°,节理短小不发育。节理间相互关系为,第①细节理,被第②、③组节理所切割。

2.2.4 成矿裂隙类型

本区成矿裂隙构造特征如下:①矿脉脉宽,上小下大,但有极少数情况下是相反的。如东组、西组带。②矿脉上大下小,而到一定深度尖灭,如产生于花岗岩区的西组带。③脉壁平滑而直,在矿脉的两侧围岩中,有时残留较为明显的擦痕。④矿脉,其走向延长,呈侧幕状的延伸,如中组矿带Ⅰ、Ⅱ号窿。⑥不规则的细小石英脉,有呈细网脉状或不规则的扁豆透镜状。

2.3 矿区岩浆岩

本区出露岩浆岩有花岗岩和伟晶岩两种。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3.1.1 矿脉产状及规模

(1)最东组矿脉,呈缓倾斜产出,倾向280°~290°,倾角30°~60°。走向延伸较短,水平与倾向方向很少有分支复合现象。矿带东西长300m,南北宽670m,矿化面积0.1km2。

(2)东组带,倾向215°~235°,倾角40°~60°,本组矿脉普遍存在沿倾向有上小下大,有时呈透镜体状现象,矿化面积0.5km2。

(3)中组带,本区的主要矿带,倾向240°~265°,倾角40°~60°,少数倾角65°左右,本组矿脉普遍存在上小下大,在水平延长方向多呈侧幕状,即矿脉尖灭处,其南西侧又出现。有时矿脉延长方向有转弯,变成钝角出现。

3.1.2 组带矿体特征

(1)V110 号矿体:V110 号矿体控制长度229m,厚度0.81m~1.42m,平均厚度1.12m,呈脉状产出,矿脉局部见分支复合。矿脉产状233°∠67°,围岩为变质砂岩,产状253°∠47°,矿体主要金属矿物为黑钨矿、辉铋矿、辉钼矿,局部含少量白钨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裂隙中见少量方解石。矿脉经13 个刻槽样控制(样号HPD3-1-HPD3-13),平均品位:W:0.104%,Mo:0.012%,Bi:0.137%。

(2)V102 号矿体:V102 号矿体控制走向长度186m,厚度0.15m~0.30m,呈脉状产出,矿脉局部见分支复合。矿脉产状234°∠57°,围岩为变质砂岩,产状254°∠46°,矿体主要金属矿物为黑钨矿、辉铋矿、辉钼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裂隙中见少量方解石。矿脉经6 个刻槽样控制(样号HPD3-15、HPD3-20、HPD3-22、HPD3-23、HPD3-24、HPD3-25),平 均 品 位:W:0.11%,Mo:0.015%,Bi:0.107%。

(3)1 号钼矿体:1 号钼矿体控制走向长度200m,厚度0.15m~0.45m,矿体厚度较稳定,一般0.30m~0.40m,矿体呈脉状产出。金属矿物以辉钼矿、辉铋矿为主,呈浸染状分布于石英脉中,黑钨矿较少见,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矿脉经4 个刻槽样控制(样号HPD3-44、HPD3-45、HPD3-46、HPD3-47),平均品位:W:0.004%,Mo:0.431%,Bi:0.189%。

表1 含钼、铋石英细脉统计表

由表1 可见,3-2、3-4、3-10 等矿脉品位较好。

(4)3 号窿钼、铋石英脉带:3 号窿中发现宽度约100m范围发现十余条含辉铋矿、辉钼矿石英细脉,脉体产状、厚度及品位见表1。

3.2 矿石质量

矿区矿石主要金属矿物组分有:钨锰铁矿为本区主要矿物,黑色具强金属光泽,多呈板状产出,有时呈砂包状产出,常富集在矿脉两壁,其板状结构的长轴方向,垂直于脉壁产出,在其晶体中,因受后期力作用影响,使之破裂,往往被黄铁矿充填。钨酸钙矿,浅黄色,晶形不完整,有时呈半自形晶体析出。辉铋矿,银灰色,多呈针状产于石英脉的晶簇中,多与辉钼矿黄铁矿共生,有时穿插于钨锰铁矿之中。辉钼矿,银灰色或暗灰色,呈鳞片状产于矿脉的晶簇中,多与辉钼矿共生,多见于3 号窿中。黄铁矿,淡黄色,晶体多呈立方体,常与钨锰铁矿、辉铋矿共生,多呈条带状,侵入围岩的裂隙与脉壁之中。黄铜矿,金黄色,多与黄铁矿共生(少量),方铅矿,少量。闪锌矿,多与方铅矿共生,少量。

3.3 围岩蚀变

本矿区围岩蚀变主要有矽化(退色化)、云英岩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等。

4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4.1 矿床成因

多罗山钨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与花岗岩密切相关,前期构造为含钨、铋等元素的高温热液提供了良好的通道。花岗岩在演化侵入过程中,分散的钨、铋等物质富集在高温热液中,花岗岩侵入后,成矿物质随高温热液沿构造裂隙渗入沉积层中,在花岗岩与沉积岩接触附近形成云英岩化、绢云母化、硅化蚀变及石英细脉群,主要在石英脉内形成黑钨矿、白钨矿、辉钼矿、辉铋矿等矿物,并形成高温热液裂隙充填石英脉型钨矿。

4.2 成矿模式

从多罗山钨矿石英脉型黑钨矿脉形态和变化规律来看,具有典型垂直分带现象,参考南岭钨矿“五层楼”模式,结合多罗山钨矿区的矿化特征,将石英脉型钨矿脉由上部至下部,划分为3 个带,分别是微细脉带、中状细脉带和大脉带,石英脉向下延伸进入花岗岩体中。由此总结了多罗山石英脉型黑钨矿钨矿成矿模式。

4.3 找矿标志

(1)在燕山期黑云母花岗岩的侵入体中。

(2)在花岗岩与变质岩的接触带或附近。

(3)小的岩株(钟)的侵入体中。

(4)在泥盆纪的变质砂岩中。

(5)共生矿物黄铁矿多钨就多。

猜你喜欢
产状钨矿矿脉
江湖:非虚构写作的新“矿脉”
K型碲钨矿结构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江西钨矿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探讨
在我行走的地方没有灰尘
共和国“第一国企”助革命成功
浅谈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
“三点解析法”估算地质体产状及应用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山坑石墨矿中的应用
在生活的“矿脉”里“淘宝掘金”
3M透明胶带和便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