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氛围培养主观能动性
——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2-25 07:02赵亚琴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创设物理情境

赵亚琴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第二十九中学天润城分校 211800)

教学情境创设是新课改的一大特点,强调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以及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情境的合理运用,能最大效用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教学情境没有专门的设定,教师围绕实践中吸取的经验展开,这意味着创设情境需要教师具备教育智慧和创设能力.所以,教学情境创设应得到充分重视.

一、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

1.多为无意识的情境创设

大部分教师在教育理念吸收和转变过程中,没有明确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要性.他们依靠无意识状态进行教学,主要的表现为不敢创设教学情境以及不懂创设教学情境,并没有主观上肯定教学情境创设的必要性.

2.情境与内容不符

教学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传授书本知识,但在当前的课堂中,教师无法把创设的情境与学科知识联结起来,中心不突出,学生在课堂中不了解教师的本意,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

3.创设情境意义不明

虽有部分教师进行情境创设,可是没有明确其根本意义,往往把课堂情境创设当作新课改下的一门任务,机械地形成程序却缺乏实操性,没有发挥情境创设的根本作用.

4.存在情境创设功利化问题

由于实行新课改,部分学校为迎合需要,短时间要求教师开展教学情境创设.而教师在学校调查下,在未进行专业培训情况下,粗略了解情境的使用便随意而为.这种条件下创设的教学情境缺乏对学生的关注,仅仅围绕知识点讲解,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不明显,甚至引发尴尬的教学气氛,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

二、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对策

教学情境创设难以开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束缚,没有重视该方法为教学带来的好处.也因为长期未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不熟练情况下使用教学情境容易导致课堂气氛尴尬,导致教学效果与目标南辕北辙.所以,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法:

1.从学生视角看物理,营造良好氛围

课堂氛围是学生能否投入学习的关键.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最初取决于课堂导入.课堂导入能形成学生对物理课堂最原始的印象,也可以在后续学习中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一定作用.所以,重视课堂导入的作用,把学生从下课休息时涣散的精神集中到教师本身,吸引学生注意,能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教师在课堂开始前用音响播放音乐,并在音响上放置装有水的容器,让学生观察在音律不同情况下,水的变化.通过这样的直观导入,吸引学生注意从而引发他们的探知欲望,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2.教学情境创设贴合实际的物理教学内容

在上课前,教师应做好教学内容总结,着重表示课程内容重心,避免在实行教学情境创设时本末倒置.同时,教学情境创设应围绕知识重心展开,知识内容螺旋式上升,避免学生听不懂教师所要表达的内涵.

例如,在学习“透镜”原理时,教师可以展示在照相机、放大镜等物品下观察到的图像,学生因此产生对镜面原理的思考并自行讨论,然后教师可以提问或直接引入教学内容.

3.应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技术设备已经逐渐深入课堂,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思考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些设备创设教学情境.现代技术能带来栩栩如生的画面、自然的生动的声音,同时还能减少不必要的实验消耗,却能为学生带来多方位的冲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说物态的变化时,可以搜集水不同状态下的图片和视频.通过展示湖泊、雾凇、冰雕等不同状态,学生可以了解到水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或是把同一湖泊从结冰到融冰的变化过程和声音展示给学生,让他们知道改变条件可以改变水的状态.可以说,多媒体能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学生可能因此产生巨大的学习兴趣.

4.创设与生活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

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大多数的物理知识通过研究和总结生活得出.学生在未入门相关知识时,已经产生许多的奇思妙想,但缺乏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而无法展开实验.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反馈,了解学生想了解和学习什么知识,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安全的范围内开展简单的家庭实验.

例如,在惯性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车子在启动、暂停以及急转弯过程中,站着的人会向哪边倾斜?生活化的问题难度不大,能促使学生踊跃回答教师问题.在得到教师鼓励后,学生往往能更仔细地观察生活现象.

5.通过物理实验创设情境

物理教学情境创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是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能力的过程,它可以巩固学生的物理理论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甚至在长时间学习下,学生会从区别于权威的结论中,产生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的勇气,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追求真理.

例如,在讲解“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塑料瓶,在同一竖线下的不同高度戳三个孔,并带进教室.教师布置任务时不讲解塑料瓶的使用,而是在课堂开始后,引导学生倒水入瓶,让学生观察水柱的变化.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表述这其中的不同,最后再由教师讲解原理.学生从观察现象到触摸本质的过程中,通过这样的实验,能让他们明白真理是需要实践和观察的,观察越仔细越可能得到真理.而且在这过程中,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主动权,不再是老师讲到哪学到哪,更多依靠自己的操作,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性.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能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方式,促进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重视和运用教学情境,拒绝机械化创设,为系统培养学生物理思维做出努力.

猜你喜欢
创设物理情境
只因是物理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处处留心皆物理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我不是教物理的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