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满意度的理论模型及相关因素

2020-02-25 03:55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人格特质恋情情侣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00)

良好恋爱关系的获得、维持与发展是个体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身心健康、社会性发展等产生重要影响。恋爱关系是指建立在两个独立个体(通常指的是异性)之间信任基础上的一种社会合作关系,或是个体为实现他们所拥有的共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1]。恋爱满意度作为恋爱关系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一直备受研究者关注。

一、恋爱满意度的内涵

关于恋爱满意度的概念界定,大多研究主要是采用Rusbult的观点。他认为恋爱满意度是个体对一段恋爱关系质量的主观评价,强调的是个体的主观感受[2]。也有学者提出类似的观点,但都是在Rusbult的观点上进行丰富和拓展。

二、恋爱满意度的重要性

(一)恋爱满意度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有研究发现,恋爱满意度高的个体,恋爱关系更持久,恋爱中也能产生更多的归属感,避免孤独,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也会增加[3]。此外,恋爱满意度也能缓解人们的焦虑抑郁症状,使个体有更少的抑郁倾向[4],有利于个体从良好的恋情或是伴侣中获得安慰,以此来对抗不良情绪或心理问题的产生。反之,恋爱满意度低的个体,更容易产生不满、抱怨等消极情绪,甚至是做出不良的行为,造成关系的破裂,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二)恋爱满意度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不同的恋爱满意度会使恋爱关系中的个体做出不同的行为。有研究发现,恋爱满意度低的人更有可能嫉妒、担心和怀疑伴侣可能对其他人感兴趣[5],由此做出一些不良行为,如侵犯伴侣隐私,甚至是限制伴侣的人际交往等,给伴侣带来心理上的压力或不满,反而会增加恋爱关系破裂的可能性;而恋爱满意度高的个体会更愿意一起做事或有更高的亲密度,由此而体会到恋爱的美好,达到身心的愉悦。此外,不管是在冲突情境还是在愉悦的情境下,相比于恋爱满意度低的个体,恋爱满意度高的个体会更愿意对自己的伴侣使用积极幽默以增进他们的感情。可见,恋爱满意度高低会使个体做出不同行为,也会影响恋爱关系的发展。

三、恋爱满意度的有关理论模型

(一)脆弱-压力-适应模型(Vulnerability-Stress-Adaptation Model,VSA)。Karney和Bradbury建立的脆弱-压力-适应模型主要运用在婚姻关系中,但也能给恋爱关系的相关研究带来启示。该理论模型指出,人格特质使个体在步入浪漫关系时就带有某些稳定的倾向,而这些倾向会增加或阻碍个体对于婚姻或恋爱所带来压力的适应,从而会影响到人们的浪漫关系质量与满意度[6]。可见,在一段恋爱关系或婚姻关系中,个体的人格特质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二)持续动态模型(The Enduring Dynamics Model)。Huston等人在该理论模型中指出,人格特质在关系发展进程中对关系质量有着持续的影响,如恋爱情侣对婚姻是犹豫不决还是心怀憧憬,这都取决于彼此相处地如何,人格特质也在其中扮演十分重要的作用[7]。也有许多研究确实证实了该理论模型,比如一些横向和纵向研究显示,在恋情的不同时间点上,人格特质与关系满意度的相似水平有着持续相关关系。总的来说,人格特质会影响关系满意度,不管恋情的长短、恋情的类型或伴侣的年龄等。

(三)紧急危难模型(Emergent Distress Model)。该模型指出,人格特质会通过影响恋爱满意度的变化来影响关系质量,而一些特质甚至最终会使关系破裂。由于任何关系都不是稳定的,所以关系满意度也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构,确实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正如一对相恋很久的情侣,也可能出现分手的情况。一段恋爱关系中,恋人双方的良好人格特质对恋情的持续发展也很重要。

(四)行动者-对象互依性模型(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APIM)。恋爱关系是一种双向关系,个体的恋爱满意度肯定会受到对方的影响,因此有学者就提出行动者-对象互依性模型来分析这些影响[8]。“行动者效应”(actor effect)被定义为个体的自变量对自身因变量的影响,即个体内效应; “对象效应”(partner effect)被定义为个体的自变量对成对关系中另一半的因变量的影响,即个体间效应。也有许多研究表明,个体的恋爱满意度不仅受个体自身的影响,也受伴侣的影响,且行动者效应和对象效应的大小也存在不一致的结论。因此,关于恋爱满意度的相关研究中,充分考虑情侣双方的影响会使结果更具科学性。

四、恋爱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一)大五人格。个体的人格特质是影响恋爱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关于人格与恋爱满意度的相关研究比较丰富。宜人性是一种个体所持有的对他人的一种态度,这些态度包括对人友善、有同情心的、心软的、容易相处、乐于助人和可信任的特点[9]。大量研究发现宜人性确实影响个体的恋爱满意度。如有研究发现宜人性很高的个体在面对恋爱关系中的冲突事件时能采取良好的应对策略,并善于将冲突最小化,也能从中体会到较高的恋爱满意度[10]。此外,有一项元分析也发现个体的宜人性也会对伴侣的恋爱满意度产生影响[11]。外向性的人有着更好的社交技能,更容易与他人产生积极互动甚至是更容易得到他人的支持,因此有研究发现,相比于内向的人,外向的人更容易对他们的恋爱关系感到满意[12]。神经质与生气、愤怒等消极情绪联系密切,因此,神经质的人因为缺少自我控制,所以当情侣双方发生冲突时,将会产生更多的消极情绪,会使情侣双方都产生较低的恋爱满意度。一项元分析发现,开放性的人不仅具有智力上的效率(如能够处理复杂信息),而且具有好奇心(如对探索和理解新的信息感兴趣)[13],所以研究发现,开放性的人格特质有利于提高情侣双方的恋爱满意度,因为它可以激发个体的兴奋和新的活力。有责任心的人被发现更有动机去解决关系中的冲突或问题,且有更强的自我控制,所以有责任心的人会很忠实的向伴侣表达自己的爱意,可以很好预测恋爱满意度[14]。可见,大五人格确实是影响个体恋爱满意度高低的关键因素。此外,关于伴侣双方人格特质的相似性对恋爱关系满意度的研究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焦点,并取得了丰富的结果。

(二)自尊。除了大五人格以外,自尊也是影响恋爱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自尊可以被看作是在人际关系中,个体拒绝还是接受他人的一种衡量器。有研究发现,低自尊的人会有更少的安全感,会认为伴侣眼中的自己不那么好,所以会有更低的恋爱满意度[15];而高自尊的个体,会肯定和信任自己,能够积极地对待恋爱伴侣,由此获得较高的恋爱满意度。个体的自尊也有利于增强伴侣的恋爱满意度,因为伴侣可能会对个体由自尊引发的良好行为感到满意。也有研究发现,自尊在个体的人格和恋爱满意度之间起到很好的中介作用,自尊既会影响个体的恋爱满意度,也会影响个体的婚姻态度[16]。可见,个体自尊水平的高低也会对个体恋爱满意度,甚至是恋情的发展有影响。

(三)依恋。关于依恋与恋爱满意度的研究较早就已经开始,并取得了丰富的结果。已有研究发现依恋与恋爱满意度存在密切关系,安全型依恋类型与恋爱满意度成正相关关系,而非安全的依恋类型与恋爱满意度成负相关关系。国内较多学者也发现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亲密关系满意度最高,而依恋回避维度负向预测亲密关系满意度[17]。个体不同的依恋类型也会使人们对恋情产生不同的满意度。

关于恋爱满意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结果,国内外学者也试图从不同角度来进行探讨,同时也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未来该方面的研究在研究设计、方法等方面还需不断改进,使结果更具科学性和推广性。

猜你喜欢
人格特质恋情情侣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胡适的美国恋情
近视患者人格特质与近视矫正手术意向的关系研究
谈钱不伤感情:情侣谈钱攻略
一生一世 情侣对戒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吵架
《恋恋笔记本》:为什么夏日恋情,很容易失败
唐嫣罗晋
爱自己,才是一场终身恋情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