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式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探索

2020-02-25 03:55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社会化图书馆资源

(云南开放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都是各高校的固定师生,导致了高校图书馆与社会公众渐行渐远。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少数高校图书馆为了满足社会大众读者的需求,在社会服务型方面有了创新性的突破,走出了校门,向社会开放。与此同时,《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二十一条也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该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看开放。所以,社会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今后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让高校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发挥出最大价值,并对提高社会大众文化素养有重要作用。

一、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意义

让高校图书馆在保证本校师生主体服务的前提下,兼顾社会服务,利用其丰富的资源和成熟的配套设施,最大程度地发挥图书馆的服务效益,让馆内资源“流动”起来,更快更好的为更多人服务,同时也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奠定基础。

二、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必要性

(一)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展社会化服务首先获益的就是高校图书馆本身。这样既能扩大高校的社会影响力,还能让高校图书馆在较大的范围内获取反馈信息,进而有针对性地补充图书资料,提高藏书质量,形成特色馆藏。此外,还能让高校图书馆更深入地了解社会需求,为社会技术信息需求部门和学校科研机构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使学校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然后产业一定的经济效益,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高校图书馆经费的不足。

(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就是最宝贵的资源,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已成为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大舞台,不仅对社会各界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也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具有专业的人才队伍、先进的信息设备及丰富的馆藏等诸多优势,通过社会化服务,能够使馆藏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地开发利用,不仅能实现学校与社会的资源共享,还能有效缓解公用图书馆的压力。因此,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可以看成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障碍

(一)缺乏指导文件。之前,教育部已经有法规提出高校图书馆是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但是,至今仍未出台针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专门法律和权威性指导法规,而没有权威的政策指导,或将导致高校图书馆因为无所遵从而存在顾虑,呈现观望态度,从而影响实施社会化服务的进程。

(二)缺乏管理制度。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已成为社会普遍认识,但在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适应国情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导致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举步维艰,难以顺利推行。

(三)人力资源匮乏。高校图书馆的人员配置是由图书馆的藏书规模来确定的,如果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必然会出现人员紧缺问题。虽然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人员优势,但大多数馆员的素质普遍较低,且馆员队伍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参差不齐,专业基础素质结构不够完善,这也将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产生障碍。

四、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社会化服务要求高校图书馆转变发展观念,以树立“以人为本,以用为本”的服务理念为主旨。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教学辅助机构,在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高校图书馆仅为本校师生服务的观念。这种本位主义的思想如果不坚决剔除,必将继续阻碍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因此只有转变服务意识,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才能顺利进行。

(二)校内优先。如今,社会大众越来越渴望利用高校图书馆来满足自己的文化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加强社会化服务的意识,同时还需要明确校内服务与社会服务的关系。高校图书馆的首要任务是为学校教学与科研提供文献信息保障,满足师生的各类需求,次要任务才是满足社会用户需求,因此开展社会化服务必须坚持本校师生优先的原则,以满足教学科研为基准。

五、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定位分析

(一)政府智囊团。目前政府信息较为分散,没有专门机构负责整理整合,无法发挥信息价值,高校图书馆应主动与政府、档案部门联系与合作,对内容庞杂的政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首先依据实际需求,将政府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分类与揭示,整合不同政府部门中相同主题的信息资源。将政府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共建共享,构建获取便捷、深层次、全面化的政府信息服务平台。

(二)企业情报库。图书馆应当选择合适的企业用户,针对企业用户筛选相关的信息,归纳分析,甄别有价值的信息为企业建立竞争情报资源库,以科技查新、课题跟踪与咨询、竞争情报研究等服务形式,为企业在新产品研发、并购、投资等方面提供决策依据。

(三)社会教育中心。面向社会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应当以服务社会大众,发挥社会教育职能为目的。馆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传播知识和信息,开阔人们的视野,增进人们的知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伦理观、价值观、金钱观和邻里观,让高校图书馆真正成为的社会教育中心,者对提升全民素质,丰富社会文化,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不可磨灭的意义。

六、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措施

(一)加强宣传。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工作“重藏轻用”的意识根深蒂固,且过分强调图书馆对人类文化遗产的贮藏作用,轻视文献资源的开发、传播的职能,坐等读者上门。在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应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调查了解社会用户的需求方向,宣传推荐本馆文献信息资源和文献信息服务工作,展示其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使社会对高校图书馆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进而达成全社会利用图书馆的共识。

(二)加强联盟。各高校图书馆之间甚至与公共图书馆之间,联合开展社会化服务,建立区域图书馆联盟,通过联盟完成资源共建共享,形成整体合力,如此一来,能够可以缓解地区之间高校图书馆各自为政、馆际之间缺乏良好交流的局面,从而提高文献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达到良好的服务效果。

(三)完善制度。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办馆方针不同,服务对象不同,所承担的任务也不尽相同。因此,为了更好的向社会读者服务,高校图书馆应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经验,制定严格、具有人性化的社会读者借阅制度,这不仅是保障高校图书馆的权利,也是保障社会读者的利益,能更好地满足社会读者的借读需求,增强社会读者的积极性。

七、结语

经过多年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高校图书馆对开展社会化发展已经有了充足的认识,并在社会化服务的实践道路上不断探索。而忧的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目前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与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不管怎么说,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是顺应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必须利用自身优势,向社会读者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将高校图书馆公共资源等到最大化利用,这样才能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

猜你喜欢
社会化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资源回收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