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高中小语种办学特色探索

2020-02-25 16:33佛山市顺德区龙江中学
师道(教研) 2020年6期
关键词:语种普通高中一带一路

文/佛山市顺德区龙江中学

一、普通高中开设小语种课程对“一带一路”战略重要性

2014年6月,我国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了世界语言大会,大会中达成《苏州共识》,其中提出:“语言能力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语言能力的建设关系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承载国家软实力的作用。语言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语言相通才能进行经济往来、文化交流,进行互相学习。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语言不仅能够汇通中外思想,打破文化交流隔阂,还能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民众交流,实现工作与服务的互联互通。学习小语种在如今国际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深入,我国与中亚、中东欧、东南亚等国家的经济合作正逐步展开,小语种的学习可以为我国培养大量小语种人才,这些人才在相关的经贸活动中能够起到桥梁的作用。其次,小语种的学习可以帮助国与国在政治活动中有效且准确地传达外交意图以及思想,从而促进政治互信,加强交流。

二、普通高中开设小语种课程的价值分析

国家新课程改革委对于普通高中的语言学科教育提出的新的指示,要求增加普通高中外语语种的教学,旨在推动我国小语种教育的良性发展,学生通过学习小语种课程,对其未来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普通高中开设小语种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顺应国家发展的趋势

教育部杜玉波副部长曾经在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上提出:“根据国家教育改革新政策,在人才培养方面,要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意义之一是能够在未来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价值有贡献的人才。普通高中开设小语种课程,可以有效提高我国与其他国家实现畅通和谐的交流。

随着中国与中东欧、东南亚以及中亚地区国家在经贸上的接触,我国在与他国在基建、国际物流、金融投资、旅游、文化交流以及信息技术交流等领域有着广泛合作,即将需要一大批的复合型小语种人才。而小语种人才的严重不足,使其成为国际交流合作的刚性需求。努力学习好小语种课程,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能够在未来为我们国家发声。

(二)为学生未来发展铺路

虽然小语种相对于英语来说的使用而言范围较小,但是长远来看,小语种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加入社会之后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尤其教育部明确提出学科教育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高中生的学习目的不能仅仅局限于考上好的大学,而是面向未来,为自身发展做足的准备。学生学习小语种课程,接触非主流国家的语言,能够锻炼思维能力,开阔学习视野,掌握多样化的语言,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变得更加自信,拥有更多的竞争优势。

我国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的语言类专业推出并实施了小语种外语生的保送计划,学习小语种的学生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机会。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引领下,小语种课程的教学更加重视“语言+技能”的双向培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夯实了基础。因此,普通高中学生在选择学习小语种课程时,要多加关注我国高校小语种改革发展的政策,提前布局,养成小语种学习意识。

(三)培养学生对小语种国家的文化包容

虽然当今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在文化上还是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的,而且不会立即消失,世界因不同而变得美丽。在秉承弘扬中华文化的前提下,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小语种吸收国外优秀文化,以欣赏和尊重的态度来学习、了解别国优秀文化。通过深入学习小语种的方式了解国外历史事件、异域地理风貌以及该地区人们的风俗习惯等知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正确用该国语言逻辑模式来表达与交流。

三、普通高中引进小语种课程的构建策略

(一)科学布局,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为了适应社会复合型小语种人才的需要,普通高中应适当调整课程布局,围绕国家和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需求进行教学改革。比如针对东南亚地区,可以设置泰语、越南语、柬埔寨语和老挝语等课程;而针对中亚和中欧地区,则选修波兰语、俄语、保加利亚语和捷克语等等。同时设置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培养多元复合应用型的小语种人才,满足市场需求。首先要强调的是小语种课程能够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等专业技能。其次,小语种课程需要与行业相结合,比如管理、旅游、基础建设、信息技术和经贸等,让学生变成应用型外语人才,而不仅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最后,以国家社会需求为导向,找准缺口,并紧密与生产力相结合,灵活设置课程,进而培养出视野广阔、语言沟通与专业技能兼备的小语种人才。

(二)重视师资团队建设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课程教学发展的关键,普通高中应该重视师资团队的建设。聘用小语种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并对他们进行培训,提供或鼓励教师参加在国外开展的进修培训,并与他国学校进行教学学术交流访问,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理论水平。还可以适当聘用小语种国的高水平专业外籍老师,完善小语种教师队伍 。

(三)创建小语种实践机会

普通高中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与小语种国高校进行联谊、交流,为学生创建稳定的校外交流基地,把教学理论与现实实践相结合。比如可以通过文艺交流汇演、足球联谊和寒暑期游学等活动互动,让学生们与小语种国学生密切接触,结交朋友,定志向,长见识,拓眼界。同时,在校内积极组织小语种专业比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并鼓励学校积极参加国家和地区组织的经贸活动,通过组织观摩和语言交流模拟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语种普通高中一带一路
《波斯语课》:两个人的小语种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模块阶梯式教学法的探索
走出报考小语种专业的两大误区
小语种报考,你知道多少?
“一个笑话可能要经过几秒钟才会听见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