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铜业:工业明珠照亮藏区脱贫攻坚之路

2020-02-26 07:59
中国有色金属 2020年3期
关键词:迪庆有色铜矿

云南铜业在第三次定向增发中引入央企扶贫基金这一特殊股东,定向注资迪庆有色普朗铜矿,这也是国内首例以上市融资方式助力扶贫攻坚的案例。经过近一年的注资运行,普朗铜矿凭借丰富的资源储量、先进的技术装备、绿色环保的生产模式,成为迪庆州经济发展的一颗明珠,在生产经营逐步向好的同时,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以工业发展成果反哺古老藏区。

2019年前三季度,云南迪庆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6.93亿元,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迪庆有色”)总产值占全州工业总产值的20%,税收占全州税收总额的41.2%。由此可见,迪庆有色的工业扶贫路卓有成效,云南铜业也充分实现了股东方的利益承诺,坚实树立起了央企产业扶贫的大旗。

2018年年底,一则重大消息传来:云南铜业完成了上市以来的第三次定向增发,共向7 名对象发行股份2.8亿股,募集资金21.2亿元,用于迪庆有色50.01%股权以及东南铜业、滇中有色项目的建设完善。

迪庆有色的普朗铜矿是目前亚洲已发现的最大斑岩铜矿山,该项目总投资约64亿元,是国家“十二五”支持云南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国家矿产资源保障的重大工程项目,承载着建设中国最具竞争力一流铜矿山的使命,引得云南省各级政府、中铝集团、中国铜业、云南铜业的高度关注。

迪庆有色地下采矿

意义重大的定向增发

时光回溯到三年前。为进一步拓宽迪庆有色以及东南铜业、滇中有色等项目更大的发展空间,2016年4月,云南铜业决定进行非公开定向增发股票。从那时开始至2019年2月,历时近三年,定增过程异常艰辛,最终确定为发行股份2.8亿股,募集资金21.2亿元。

2018年3月30日,云南铜业接到中国证监会预备审核的通知,该公司紧急研讨,连夜组建团队飞往北京,在短短两天的准备时间内,团队夜不能寐,分秒必争地演练答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018年4月2日,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宣布,通过云南铜业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消息传来,干部员工群情鼓舞,击掌相庆。云南铜业财务总监黄云静是定增项目团队负责人之一,回忆起这段坎坷的定增路,她用了“破冰”两个字来形容。

证监会正式下发批文后,云南铜业在不足半年的时间内,快马加鞭寻找投资方,多次前往北上广深接洽多家投资机构,进行了三十多场路演。

2019年2月,团队的努力付出终于得到回报。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央企扶贫基金”)、国新央企运营(广州)投资基金等7家投资主体积极践行承诺,认购了股份。至此,云南铜业第三次定增尘埃落定。

本次定增完成后,备受关注的迪庆有色普朗铜矿完成了股东置换,成为云南铜业控股的核心企业。普朗铜矿成为云南铜业旗下九大主力矿山之首,大幅提升了云南铜业的资源保障能力、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普朗铜矿为何赢得央企扶贫基金青睐?

在云南铜业第三次定向增发中,有一家特殊的认购主体——央企扶贫基金。央企扶贫基金设立于2016年10月17日(第三个全国扶贫日),由国投创益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为支持“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开发优势矿产资源,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央企扶贫基金参与了云南铜业本次定增,投资5亿元定向支持普朗铜矿和楚雄滇中有色项目建设。

一号卸载站的无人驾驶矿车

磨浮车间主厂房

为什么央企扶贫基金选择认购云南铜业的定增?带着问题,记者采访了国投创益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向记者阐述了本次认购的初衷和意义。

——从资源保障层面来看,中国铜产业原生资源禀赋不足,对进口铜矿的依赖度高,而迪庆有色普朗铜矿属于多金属超大型矿山,资源条件优越,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地下铜矿山,也是全球最大的100 座铜矿之一。

——从生产工艺与装备来看,普朗铜矿采用自然崩落法,并选用了世界先进的地下无人驾驶矿车,磨浮选设备均属全球顶级装备,技术力量雄厚,安全环保指标优良。

——从社会责任和企业本身来看,央企扶贫基金的自身定位是市场化运作的政策性投资基金,普朗铜矿所处的迪庆州属于“三区三州”的深度贫困地区,强化产业扶贫,参与脱贫攻坚是国投创益义不容辞的职责。央企扶贫基金和云南铜业实现强强联合,形成“产业基金+龙头企业+贫困地区资源特色+贫困人口”的产业基金精准扶贫模式,充分发挥了基金的投资导向作用,实现企业发展和地区脱贫的“双赢”。

国投创益投资团队几次奔赴昆明和迪庆,经过深入调研分析,认为普朗铜矿从资金安全、社会效益、脱贫帮扶、合法经营、协同带动等多个维度综合评价,均属于优质项目。在严格履行完投资决策流程后,央企扶贫基金在认购书上郑重地签字确认。

一幅壮丽的工业画卷展现在藏区

2004年3月26日,云南铜业联合云南黄金集团、迪庆州投资公司共同组建了迪庆有色,同年7月29日,成立了普朗铜矿建设指挥部,与迪庆有色合署办公,拉开了开发建设普朗铜矿的厚重帷幕。经过建设者们十余年的昼夜兼程、栉风沐雨,2017年3月16日,普朗铜矿生产流程全线贯通投产。

今天,当记者走进普朗,呈现在眼前的早已不是建设初期的筚路蓝缕,而是一幅工业化、现代化的矿业画卷。普朗山,依旧山峦连绵,却已不再寂静,拔地而起的藏式风格办公楼、整齐划一的职工宿舍取代了当年的活动板房,穿着工作服的藏族同胞成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林立的厂房,隆隆的机器,穿梭的车辆,现代化的工业带给这片古老的土地以全新的价值。

云南铜业定向增发实施落地,央企扶贫基金注入迪庆有色,让投产不久的普朗铜矿在短时间内奋起追赶,激发出无限的向上动力和发展活力。

换上工作服、戴好安全帽和定位仪,经过安全教育之后,记者乘皮卡进入3720 主运平硐口,再乘电梯下降至3660 工作面。记者在这里看到,采用自然崩落法采出的铜矿石流向硕大的井下旋回破碎系统,迸发出阵阵火星;在一号卸载站,一列无人驾驶矿车拉着11 节矿用车皮隆隆驶来,270吨矿石自动卸下,喷淋系统同时开启降尘模式;在3540 工作面,皮带把矿石远程输送到地面矿石堆场;在地面的磨浮车间主厂房内,两台进口磨机以每小时750吨的数量吞吐着矿石;粗选、扫选、精选系列不断地选出墨绿色的精矿。在常人眼中,机器的轰鸣是噪音,但在普朗人听来,这是一曲铿锵有力的进行曲,节奏明快,催人奋进,响彻山谷。

迪庆有色高标准的环保设施

办公楼调度室内,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着全年任务量、当月、当日工作量。31岁的藏族员工孙诺江才是井下工段调度长兼司机,他和其余六名司机坐在调度室里,目光紧盯着监视器,地下的无人驾驶矿车都由他们眼前的按钮和手柄发出指令进行远程控制。据记者了解,无论是先进的无人驾驶矿车,还是国际顶级的矿石磨、选装备,在国内铜矿山都是首屈一指。

普朗铜矿所在地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属于世界级风景旅游区和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又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州,生态环境脆弱。普朗铜矿高度关注矿区的环境保护,30多公里的尾矿封闭式输送管道,从选矿厂一路向上延伸至尾矿库,尾矿库采用国内顶级的HDPE 防渗膜技术,形成一个巨大的防渗透底层,确保了万无一失。尾矿库的废水经过处理后输送回厂区再利用,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厂区各处的护坡和道路两旁遍种绿植,绿色矿山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迪庆有色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旭东向记者介绍说,投产两年来,在香格里拉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普朗铜矿的干部员工队伍已经实现了从建设者到生产经营者的角色转换,矿山焕发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也交出了骄人的成绩单。

2018年,在中铝集团、中国铜业公司的正确领导下,迪庆有色秉承“励精图治、创新求强”的企业精神,建设消缺与生产攻坚并进,达到了中铝集团重大项目“干一个、成一个、赢一个”的要求,荣膺中铝集团“2018年度总经理特别奖”,成为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工业经济的一颗耀眼明珠。

脱贫攻坚的时代担当

记者采访帮扶对象格咱村藏族妇女层层(穿红衣者)

记者采访藏族同胞安翁(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

迪庆州正处于中央确定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当生产经营步入正轨后,迪庆有色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以工业发展成果反哺所在地,彰显了中铝集团、中国铜业、云南铜业在贫困地区的责任担当,书写了脱贫攻坚的现实答卷。

记者跟随迪庆有色副总经理、格咱村(普朗铜矿所在村)驻村书记俞云山一行乘车前往格咱村,深入了解迪庆有色倾心帮扶所在地脱贫攻坚的不凡事迹。俞云生在车上介绍说:“格咱村是一个藏族聚居的半农半牧型大村,占据了格咱乡三分之一的人口和面积,带领格咱村村民摆脱贫困,是迪庆有色和我们这些驻村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迪庆有色建成投产之后,格咱村成立了村办企业富汇物流公司,承担了精矿运输任务,据统计,周边农村共有450余辆各类车辆参与到迪庆有色的运输中,其中格咱村共有314台大小车辆。格咱村藏族同胞安翁就是受益者之一。2018年,他购买了两辆大车与儿子一道跑运输,从迪庆有色往返易门铜业运输铜精矿,每个月跑昆明方向五六趟。“开大车一年以来,迪庆有色按时结算运费,一年下来能有十多万收入,生活很富足,我真切感受到普朗铜矿给我整个家庭生活带来的改变。”安翁高兴地说。

迪庆有色的建设和投产,吸引了很多当地农民招工进矿,成为新时期的产业工人。统计表明,在迪庆有色700余名员工中,迪庆州内藏族同胞接近300人,超过全体员工三分之一。

谈到脱贫攻坚,迪庆有色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李剡兵介绍说,格咱村民致贫的原因很多,迪庆有色通过运输外包、就业扶贫两条路径进行帮扶,村里符合就业条件的富余劳动力都可以来普朗铜矿工作,扶贫工作要从“输血”向“造血”转变,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才是助力脱贫的长久之计。

孩子们穿着印有“迪庆有色”字样的校服在操场上踢足球

投产两年来,迪庆有色倾心帮扶了周边60余户贫困村民。格咱村藏族妇女层层是单身妇女,家中缺少劳动力,属当地的贫困户之一,也是迪庆有色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旭东“结对子”帮扶的对象。层层的大儿子格桑江才正在云南农业大学读大三,除迪庆州政府每年为他提供奖学金之外,迪庆有色每年也给他捐助5000元助学金。张旭东定时走访入户,每次都会给层层送来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层层对记者说:“在政府和迪庆有色的大力帮扶下,解决了大儿子的上学问题,我平时种地养牛,再去山上捡松茸和虫草,现在生活好多了。”层层家是木制的老式藏房,年久失修屋顶漏雨,迪庆有色筹款28000元对她家的房屋和电路进行翻新改造,并且捐赠给层层衣柜、床等家具。记者离开层层家时,她竖起两个大拇指不停地说谢谢。

迪庆有色尾矿工段的藏族员工孙诺,今年33岁,2016年他招工进入迪庆有色工作。2018年,迪庆有色抽调了一批优秀员工长驻格咱村助力脱贫攻坚。因为孙诺是当地人,对周边村里的情况很熟悉,因此他被派驻到格咱村村委会担任扶贫驻村联络员。从日常的访村入户,到重点帮扶家庭的摸底排查,再到制定上报相应的脱贫举措,孙诺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他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以及迪庆有色的帮扶措施。平时村民上报贷款申请、生病报销、复印资料等等大事小事都会来村委会求助。记者与孙诺的对话时不时被村民打进来的电话中断。他说:“普朗铜矿对格咱乡经济发展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通过这几年企业一步步地发展,带动村民收入大幅提高。我本人也是普朗铜矿项目的受益者,看着同村村民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我为能尽自己的一份力感到骄傲。”

在迪庆有色的带领下,周边村民们做事有劲头,生活有奔头,大家都在为向往的美好生活而奋斗。2019年,格咱村的脱贫攻坚工作顺利通过了中央检查组的验收。目前,格咱村已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的“两不愁”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的“三保障”。

小镇学校的“中铝爱心助学驿站”

香格里拉市格咱乡小学坐落在小镇一角。得知记者一行到来,副校长边玛定珠早早就等在学校门口,一见面,他热情地献上哈达。在学校门口,悬挂着“中铝爱心驿站”的牌匾。该所小学容纳了全乡一至六年级的小学生共计470余名,其中就有不少迪庆有色的子弟。正值活动时间,孩子们穿着有印有“迪庆有色”字样的校服在操场上欢快地踢足球。2018年12月,迪庆有色向格咱小学的全体学生每人无偿捐赠了一套冬季校服,共计500 套,价值10万元。边玛定珠介绍说:“2018年11月,迪庆有色和中铝资本团委共同在这里组建爱心驿站,为全校师生捐赠文具、图书以及体育用品,真心感谢中铝集团、中国铜业和迪庆有色对我们学校的帮助。”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相传的根本。“我们要将教育扶贫作为突破口,爱心驿站要继续发光发热,除了捐赠校服和书本之外,我们还定期给孩子们教授音乐、历史等特色课程,帮助农村学生走出大山,为国家民族培养栋梁之材。”时任迪庆有色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曹宇对记者说。

以高质量发展回报股东造福社会

从产业扶贫到就业扶贫,再到定点帮扶捐资助学,迪庆有色用行动描绘出一条清晰的社会责任之路。本次在普朗采访期间,记者听到藏族同胞多次说“感谢迪庆有色改变了我家的生活”“因为有了迪庆有色,格咱村才变得文明富强”……在这片雪域高原上,迪庆有色带动所在地脱贫攻坚,共同奏响新时代的共鸣,描绘着一幅“工业拉着农业手,矿业带着乡村走”的和谐新画卷。

长期以来,云南铜业始终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和企地和谐的共赢理念,把自身的资本、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凝聚到脱贫攻坚大业上来,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产业带动、就业帮扶、扶危济困、捐资助学、技能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等举措,周边村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央企的社会责任能力和作为,如今,在云南铜业旗下各企业,和谐的企地共赢关系蔚然成风。

迪庆有色和中铝资本捐助格咱小学

记者采访格咱小学副校长边玛定珠

“云南铜业怎样才能为脱贫攻坚担当更大的责任?怎样才能为股东赢得更多的回报?”这是云南铜业党政班子经常思考的问题。答案就是:唯有扎扎实实做好生产经营,把云南铜业及旗下企业打造成工艺先进、环保优良、贡献丰硕、企地和谐的新型工业企业,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有更大的能力来反哺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同时回报央企扶贫基金等股东,不负新时代的重托。

猜你喜欢
迪庆有色铜矿
食物中的“有色”营养素
迪庆州喜迎党的二十大 优秀美术作品选登(一)
柴北缘联合沟铜矿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前景
云南迪庆 留住美丽乡愁,绘就雪域高原的“诗和远方”
全球十大铜矿公司
西部矿业迈向国内铜矿“新巨头”
新疆寨北山铜矿成矿新认识及找矿预测
浓郁质感色来袭 这个秋冬有色可循
凉爽有色
陕西有色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9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