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市圪塔山口铜镍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2020-02-26 12:05吴见新
新疆有色金属 2020年5期
关键词:辉长岩铜镍岩相

吴见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七0四队 哈密 839000)

1 区域地质背景

圪塔山口铜镍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铁镁-超铁镁质岩带东段,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南侧康古尔塔格深大断裂带是形成铁镁-超铁镁岩的导岩构造,铁镁-超铁镁质岩体均分布于深大断裂的次级断裂中。含矿岩体侵入于泥盆系大南湖组中,直接围岩为凝灰岩、片岩。区域岩体成矿年龄在270~430Ma,多集中在270~290Ma 即早二叠世,该时期为成矿的集中爆发期,而这些镁铁-镁铁岩体是造山后伸展共同作用的产物。成矿带划属于康古尔-土屋-黄山铜镍金成矿带内,区域上黄山、黄山东、香山、葫芦、图拉尔根等铜镍矿床构成东天山东段最主要的铜镍成矿带。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内地层主要为志留系红柳沟组、泥盆系大南湖组和第四系组成。红柳沟组主要分布于矿区南部F4断裂以南,呈长带状分布,主要由一套浅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组成。大南湖组矿区广泛分布,为矿区主要分布地层,也是基性杂岩体直接围岩地层,为一套海相火山喷发—沉积建造。主要岩性为凝灰岩、晶屑岩屑凝灰岩、炭质片岩,岩石内部黄铁矿、碳质发育,地表呈褐黄色,深部炭质片岩为杂岩体的上下盘直接围岩,也是寻找岩体的主要标志。第四系分布于矿区中部大沟及北西部洼地内,为一套洪冲积物。

2.2 构造

岩体受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以强烈挤压、韧性剪切为特征,为基性岩浆上侵、含矿流体的活动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北部次级断裂北东东向F2、F3次级断裂控制,是控制杂岩体就位和制约成矿空间的储岩储矿构造。矿体基本产于杂岩体内部、超基性岩体上部及岩相界面上,成岩与成矿构造一致。

2.3 基性杂岩体特征

矿区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分布于F2 断裂两侧,目前共发现杂岩体7个,其中含矿岩体共6个,除I-4号外均为含矿岩体,岩体呈脉状、透镜状产,杂岩体分为南北两个杂岩带,岩体均侵位于泥盆系大南湖组地层中。

北岩带特征:将分布于F2断裂附近的I-1~4号杂岩体为划为北岩带。I-1整体呈扁漏斗状,地表出露岩石类型有辉长岩、橄榄辉石岩,地表球形风化发育,矿化主要分布于橄榄辉石岩中,为全岩矿化,工程控制的程度延深小于100 米。I-2 号岩体呈透镜状,控制长度450米,最大斜深250米;岩体地表水平分带可划分为三个岩相,垂向分带与水平分带相吻合,自上而下为橄榄辉长岩→角闪辉长岩→辉长岩,呈反序演化特征,高品位铜镍矿体主要富集于岩体上部的超基性岩相中,下部基性岩体主要为铜镍矿化显示。I-3号岩体地表可分为两个岩相,上部为橄榄辉岩相,下部为辉长岩相,矿化主要集中于岩体上部,该岩体以硅酸镍为主。I-4号岩体地表出露为角闪辉长岩及辉长岩,矿化显示弱,为不含矿老岩体。I-2、3号岩体通过详查工作达到小型铜镍矿床规模。

南岩带特征:将分布于F3、4 断裂附近的I-5~7号杂岩体划为南岩带。I-5号岩体呈不规则马蹄状,岩体具全岩矿化特征,平面上、纵向上可分为辉长岩、橄榄岩、角闪辉长岩三个岩相分带,岩体上部为角闪辉长岩,厚度不大;中部为橄榄辉长岩、橄榄辉石岩,岩石中见有大量浸染状、团斑状褐铁矿及纤维状网脉状石棉,岩石中均可见有星点状、团斑状硫化物;下部主要为辉长岩岩石中硫化物较少。I-6号岩体地表第四系覆盖严重,地表为细粒辉长岩脉,深部验证埋深大于600 米,为矿区最大埋深岩体,倾向上延伸稳定。经钻孔验证岩相分异较完全,纵向上可分为橄榄辉长岩相→角闪辉长岩相→辉长岩岩相三个岩相分带;岩体上部为角闪辉长岩,此岩相矿化较为集中,可达全岩矿化;岩体中部为角闪辉长岩相,岩石主要为角闪辉石岩,可见少量硫化物,局部达到镍矿化;岩体下部为辉长岩,矿化较弱,硫化物较少。I-7 号岩体是新发现岩体,岩体地表呈椭圆,两侧第四系覆盖严重。岩体东西走向,长轴约40米,短轴约30米,地表岩相为角闪辉长岩→辉长岩,矿化蚀变见有褐铁矿化、孔雀石化、伊丁石化等特征,均匀铜镍矿化显示。

2.4 矿体特征

圪塔山口铜镍矿赋存于基性杂岩体内,矿区圈定铜镍矿体6 个,I-2-1 号铜镍矿体石控制程度最高、规模较大矿体。

I-2-1铜镍矿体:控制长350米,厚度18.58米,最大延伸200 米;走向60°,倾向150°,倾角49~65°;矿体整体呈囊状、透镜状,Ni 平均品位0.46%,Cu 平均品位0.29%,赋矿岩石为橄榄辉长岩。

I-3-1 号铜镍矿体:控制长225 米,厚度6.57 米,最大延伸150 米;矿体倾向约150°,倾角50~74°;Ni平均品位0.76%,Cu 平均品位0.5%,矿体呈脉状;赋矿岩石为橄榄岩。

I-5-1 铜镍矿体:控制长200 米,厚度6.79 米,最大延伸120 米,矿体倾向约125°,倾角约65~70°,Ni平均品位0.26%,Cu 平均品位0.25%,赋矿岩石为橄榄岩、角闪辉长岩。

2.5 矿石质量

矿石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铜蓝、辉铜矿等;脉石矿物有蛇纹石、滑石、纤闪石、镁闪石、橄榄石、斜帘石、透闪石、黑云母、辉石、角闪石等组成。矿石构造有半自形粒状、不规则它形结构、碎裂结构、交代结构、共生边结构、海绵陨铁结构;矿石构造有浸染状构造、星点状构造、块状构造、脉状构造。

3 成因探讨

在大约375-345Ma,准噶尔古大洋板块向南(天山)俯冲,在东天山地区自北向南形成了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和阿齐山-雅满苏弧后盆地,由于俯冲作用形成一系列的岩浆活动,形成了包括东天山东段诸多杂岩体。东天山地区已经结束造山运动,进入了造山后伸展阶段,构造应力弛张,同期发育康古尔-黄山韧性剪切带和大量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且这一期岩浆富含铜镍等成矿元素。在圪塔山口地区深部由于地幔部分熔融作用,形成了深部岩浆房,且岩浆在岩浆房中发生了硫化物的熔离作用。在280Ma左右,东天山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幔源岩浆活动。圪塔山口地区由于韧性剪切作用,在原来的岩浆通道位置形成了新的薄弱面,深部岩浆房的岩浆就沿着原来的岩浆通道依次上侵到地壳浅部,在原来的岩体位置上或者原来岩体的附近有空间的地方固结成岩,分别形成了圪塔山口Ⅰ号、Ⅱ号、Ⅲ号和Ⅴ号、Ⅵ号、Ⅶ号岩体。在岩浆上升过程中与周围的围岩发生了同化混染作用,但由于围岩中的硫已基本被晚泥盆时期的岩浆活动同化带走,所以这一期的岩浆活动虽然与围岩发生了同化混染作用,但并没有大规模的围岩硫加入,因此其硫同位素仍以幔源硫为主。在岩浆上升及就位过程中发生了硫化物的就地熔离作用,从而形成了以浸染状矿化为主的主要矿化体。综上所述圪塔山口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融离-后期贯入型铜镍硫化物矿床。

猜你喜欢
辉长岩铜镍岩相
火山岩储层岩相研究进展*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碳酸盐岩储层岩相识别方法
中祁连西段肃北白石头沟辉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攀枝花铁矿床浅色辉长岩墙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渤中34-9油田古近系火山岩岩相特征与分布预测
赣东北樟树墩-西湾蛇绿混杂岩中辉长岩和玄武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准噶尔北部科克森套蛇绿岩中辉长岩年代学、岩石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西非P油田深水重力流水道岩相特征及组合规律
内蒙古某铜镍矿选矿试验研究
新疆某低品位铜镍矿石的选矿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