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消费中电商物流效率提升发展研究

2020-02-26 13:12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物流效率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山东 青州 262500)

电子商务可扩展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同等消费可获取更多商品。但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物流企业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配送成本更高的乡村地区,难以大范围推广电子商务。由此可见,农村经济消费市场的发展,应从提升物流效率着手。

1.阻碍农村电商物流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

1.1 管理机制不科学

管理机制不科学,是影响农村电商物流效率的主要因素。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能是调配各类资源,若管理机制缺乏科学性,则会对各类资源的使用效率带来影响。当前阻碍农村电商物流管理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部分物流公司的管理机制盲目模仿城市机制,以至乡村地区的特殊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城市地区的消费能力更强,因此多数物流公司会依据城市地区的特征设计管理制度。同时为了便于统一管理,物流公司会要求乡村地区遵循城市地区的管理机制。但农村电商的发展形态与城市地区存在差别,统一的管理机制将对乡村物流效率带来负面印象。其次,是人才储备严重不足。人才是执行管理制度的主体,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素养,将对整体工作带来影响。物流从业人员的流动性较强,但乡村地区的培训工作却难以及时跟进。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从业人员的总体素养将逐渐下降。

1.2 信息工具使用不便

信息是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要素,物流配送与多方沟通需要得到有效信息的支持。但在我国的部分乡村中,移动终端的使用效率仍然存在不足,部分消费者或配送人员对于先进功能的使用不够熟练。这一问题,将对物流效率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在发现物品损坏时,消费者应及时通过信息工具将损坏照片与说明上传至物流公司,以便得到及时处理。但处理流程的操作存在一定难度,部分乡村消费者难以高效实用这一工具。此类问题将对消费者的维权与处理效率带来负面影响。个别事件中也会导致配送人员与消费者发生冲突。再有,我国部分乡村地区的网络设施仍然处于建设阶段,当地消费者难以通过移动网络了解商品动态。网络设施是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的底层支撑,在缺乏网络信息支撑的条件下,物流工作难以得到有效开展。例如,消费者在无法使用移动终端的情况下,往往难以掌握到商品的配送信息。

1.3 配送成本过高

成本是影响物流效率的主要因素。获得更高利润的配送工作必然会提供更为高效的服务,反之则难以提供符合高标准的配套服务。乡村地区的配送距离较长,其配送成本必然会受到影响。同时乡村地区的居民较为分散,在单位时间内的配送效率也远低于城镇地区。例如,为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提供配送服务,通常可在一小时的时间内,完成20份以上的配送订单。但在人口分散的乡村地区,一小时内完成的配送服务难以超过2份。为了节约人力成本与交通成本,中小物流企业极少涉足乡村物流,配送服务质量自然会受到影响。而邮政等大型配送企业,也常常会扩大配送间隔,以期提升单次配送过程中的货物数量。这样的配送方式必然会对服务效率带来影响,乡村消费者与商家的利益都将受到影响。

1.4 管理标准难以落实

管理标准是维持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信息设备的主要价值,是利用表格化管理统一相应标准。借助统一的管理标准,各配送环节的衔接将更为紧密。但在我国部分乡村地区,物流企业的管理标准难以得到严格落实。首先,部分乡村地区的基础建设较为薄弱,在遇到自然因素影响时,配送时间难以得到保障。其次,乡村地区较为封闭,其生活方式与社会机制往往存在较大差异。这一问题,将对管理标准的统一带来负面影响。再有,是文化差异的影响。我国多数物流公司,会采用先进的商业管理理念。但在基层社会中,部分理念将受到文化习俗的抵制。我国规模极为庞大,各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较为明显。在乡村地区这部分文化差异得到长期保留,先进的商业管理理念无法得到普通消费者与工作人员的配合。这一问题,将对物流企业管理标准的有效落实带来负面影响,而脱离标准的工作方式,必然会拉低管理效率。

2.提升农村电商物流效率的具体措施

2.1 完善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不科学,是影响农村电商物流效率的主要因素。在改进的过程中,乡村物流企业应从人才培养着手,逐步建立起更为高效的管理机制。首先,物流企业应针对乡村地区的特殊性,建立流动人才培养机制。在该机制中,物流公司将委派培训人员,进入基层部门为工作人员提供免费培训。通过这样的设计,农村基层工作人员将得到完善、高效的专业培训。之后,物流企业可利用互联网设备,建立定期考核制度。例如,物流企业可在每月1-5日,针对各岗位职员开展业务考核。通过这样的设计,物流公司的整体业务水平将得到保障。

再有,物流企业可针对乡村物流的特殊性,设定有别于城市地区的管理机制,例如,针对乡村配送过于分散的问题,物流企业可聘请兼职配送员。兼职配送员应是某一乡村的常住居民,并在日常工作中定期路过配送部门所在的乡镇。兼职配送人员应在工作日之前,统计当地的外发邮件。在经过配送部门的过程中,可卸载这部分邮件。同时配送部门应将该地区的商品统一存放。当兼职配送人员进入回程时,则可快速收集各类物资,并将其配送至本地收货人。类似设计将提升物流企业的管理效率。

2.2 提升信息效率

信息是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要素,但部分乡村居民的信息使用效率较低,物流配送效率也将受到影响。针对这一问题,物流企业应通过简易的信息交流工具,为乡村消费者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例如,基层配送服务部门,可设计专属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中,该地区的物品信息将得到及时展现。微信在我国乡村居民中的普及程度较高,公众号的查询与回复也极为便捷,将物流信息发布至微信公众号,可使当地消费者获得更为有效的信息支持,其与配送人员的衔接也将更为高效。或者,配送人员或小型配送中心,可与主要用户建立微信交流群。与公众号相比较,微信交流群的使用方式更为便捷,维护成本也低于公众号。将主要用户纳入到微信群组中,可使信息传播效率得到提升。乡村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与消费者建立稳固的沟通机制,符合该地区的管理逻辑。同时乡村地区的消费规模较小,以微信交流群为工具,构建统一的管理平台,可基本满足物流企业的工作需求。总之,过于复杂的使用流程,将对消费者的信息使用效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微信等常用工具为载体,可使信息传输效率得到提升。

2.3 降低配送成本

乡村物流企业的配送成本较高,这一问题将对配套服务带来负面影响。在改进的过程中,基层配送部门可在新型信息工具与兼职配送机制的基础上,设计更为符合乡村特征的配送模式,以便降低整体成本。例如,配送服务部门,可鼓励乡村居民利用投递等方式,降低配送成本。配送成本主要产生于配送过程中的人力成本与交通能耗。而乡村地区的商品来源过于分散,因此开展针对基层乡村的配送服务必然带来高额成本。同时乡村居民的经济收入相对较低,高额的配送成本也将为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主动投递是指乡村居民将代发商品送至乡镇配送部门,并替代本村居民收取邮寄商品。在这一模式中,配送过程所产生的人力成本将得以节约,而交通能耗也将被多项采购活动所分担。或者,物流公司可针对乡镇地区的经济规律,调整物流配送时间。例如,基层配送部门可利用乡镇集市开放的时间,集中收集待配送商品。基层消费者可利用集市采购的契机,在乡镇配送部收取商品。基层配送服务部门,可为消费者提供试衣间等专用房屋。消费者可及时退换不符合要求的商品。这样的配送机制,可大幅降低商品配送成本。同时乡镇地区的土地成本较低,配送服务部门可进一步扩展仓储规模。

2.4 优化管理标准

受到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基层配送部门往往难以严格落实物流企业的管理标准。针对这一问题,物流部门可利用网络工具,制定更加符合乡村环境的管理标准。例如,在制定乡村物流管理标准的过程中,企业可将用户评价与销售量作为考核配送工作的主要依据。城市地区的信息传播较为发达,市民的文化观念也趋于接近。因此采用统一的管理标准可基本满足消费者需求。但乡村地区的服务要求存在较大差异,统一的管理标准往往难以得到全部居民的认可。

针对这一问题,物流企业可依据评价机制,将消费者对于配送部门的要求集中反馈至基层管理人员。通过这样的措施,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向可更加明确。同时物流企业应将该地区的销量变化纳入考评标准。在乡村社会中,优质服务往往会带来稳定的用户群。若出现用户骤减的问题,则应引起管理部门的充分重视。

3.结语

在提升物流效率的过程中,配送部门应首先对管理机制进行优化,并借助信息工具提升管理效率。通过这样的设计,物流企业的管理工作将得到提升。同时物流企业可依据乡村社会的商业模式,科学调整配送时间,并引导消费者进一步降低配送成本。最后,物流企业可将用户评价视为管理依据,并对基层工作提供指导,类似的设计将使乡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物流效率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跟踪导练(一)2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