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四个向度

2020-02-26 16:50王永贵尤文梦
江苏社会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建设文化

王永贵 尤文梦

内容提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内涵,锚定目标引领、明确根本遵循、聚焦中心任务、拓展国际视野为其四个重要向度。概言之,文化建设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维度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现实维度出发,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主题,坚持以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为价值标准、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原则、以主流舆论为思想共识,聚焦“涵养根基、传承初心、扎根时代”的中心任务,同时在国际文化对话中,发出中国声音,交流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对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救国、文化立国、文化兴国思想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提升,是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时代航标。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1]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5页。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灵魂所在。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将文化建设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4页。,形成了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新境界。这些重要论述有着深度的人文关怀和严密的逻辑架构,科学而深刻地阐述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引领、根本遵循、中心任务、国际视野,以原创性、战略性、时代性的理论成果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宝库,发出了推进文化繁荣兴盛的时代最强音,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锚定了新的时代航标。

一、文化建设的目标引领

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都被打上深刻的时代烙印,都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主题,以强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展现出深沉的民族情怀,吹响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号角。

1.使命赓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优秀的文化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作水平,起到激励人心、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中华民族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以文化的突破为前提和先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5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26页。,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100多年来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而民族复兴必然伴随文化复兴,只有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富有的民族,才是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凝聚力的民族。优秀的文化作品总是能够“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72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0-41页。,发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宣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孔府和孔子研究院时做出一个重要研判: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条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5]《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3-4页。。这说明实现“中国之治”离不开文化支撑,中国文化、中国精神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启迪,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6]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日报》2020年9月23日。只有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才能把延续中华民族文脉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永葆生机,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

2.现实指向: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是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认知和认同,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向。文化自信是一个群体对自身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的认同及践行,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心,是一个民族自信力的最高表现,是文化归属感和国家安全感的集中体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北京〕《求是》2019年第12期。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如何摆脱文化自卑,超越文化自负,成为中华民族必须面对的问题。实践证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与中华文化的自觉和自信紧密相关,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无法找到中华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开启了中国化的伟大历程,成为中华文化从衰微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2014 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首提文化自信,要求“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4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要求“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0页。,成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提炼升华,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使命担当。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35页。

新时代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是对历史发展某一阶段的文化而言的,而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中华民族、中国人民有着强大而深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其底气就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在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指引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支撑下,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充满信心。

3.战略主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是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文化大国,当前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是与“硬实力”相比,作为“软实力”的文化却还没有形成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国际影响力。在此背景下,党中央立足中国实践,把握时代大势,深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内涵和重要作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提“文化强国”大战略,清晰擘画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中国逻辑。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要求:“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2页。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要求实现从文明古国、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的跃迁。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和精神凝聚力。从国内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与使命担当,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从国际来看,在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主题,是顺应世界潮流,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进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对激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文化活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文化改革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满足人民多样化、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凝聚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力量得以彰显。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文化领域的改革也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中央及各相关部门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助推新时代文化建设,文化资源供给能力迈上新台阶,使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显著增强。无论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还是国际上“中国文化年”“中国文化周”的举办,都必将极大增强文化力量,更好展示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念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指导下,实现文化强国的路径越来越清晰,国家文化软实力也同步提高。

二、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做大做强主流舆论,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指引。

1.彰显价值: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必须彰显正确的价值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新时代文化建设,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32页。。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呈现方式之一,新时代文化建设必须实现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性、统一性。

一方面,新时代文化建设必须维护核心,即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就总体和本质而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领导是推进新时代文化繁荣兴盛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只有发挥文化自信的示范、表率作用,才能以马克思主义为利器,不断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宣传思想工作者“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139-140页。。同时,只有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使全体党员形成坚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自觉抵御落后和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另一方面,新时代文化建设必须践行宗旨,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3]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日报》2020年9月23日。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源于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基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亮点纷呈。广大文化工作者扎根人民火热的生活实践,贴近人民生活,反映人民心声,创造出一系列文化精品,承载着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判断,实现了“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结合与统一。此外,我国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让群众广泛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4]《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24-25页。,目的是使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制度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文化需求。

2.恪守原则: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历史、人类社会、思维方式的发展规律,并且在与时俱进中不断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实践,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和无穷力量。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75页。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和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开拓性探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得出的正确结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更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引领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旗帜和灯塔。

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决定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每一种文化都代表着一种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价值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3页,第181页,第106页。作为一项具有政治指向性的活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20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形势下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的要求和布置的任务,也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基本原则。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加以明确,将其从思想层面的原则要求上升为制度层面的刚性约束,为文化建设确定了“定海神针”,以期确保我国文化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伟大的时代需要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对生活和人的本质有科学的界定,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然而,“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29页。。面对这种现象,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保证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恪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要以新的文化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这是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出的新要求。当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第一要务是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这一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从而不断凝聚和激励起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

3.凝聚共识:做大做强主流舆论

舆论历来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遵循和衡量文化建设成效的标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5]《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22页,第23页。在当前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中激发社会成员团结奋进的精神状态,迫切需要“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16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所在,“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3页,第181页,第106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3页,第181页,第106页。党的十九大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3页。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10]《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22页,第23页。确立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的引领性地位和作用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意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夯实共同的思想基础、拉紧共同的精神纽带。

“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深刻改变人类交往方式,社会观念、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发生深刻变化。”[1]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日报》2020年8月25日。新媒体时代,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主流思想舆论的巩固壮大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06页。如何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变成文化发展的最大增量,最重要的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网上主流舆论。为适应并引领新形势新技术的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3]《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3-4页。,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供了有力支撑,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和独特优势,也要激发网络创作的活力,还要引导网络文化的正能量。

三、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立足于中国实践,着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激发革命文化的新时代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使中华文化的“中国特色”更加鲜明。

1.涵养根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沃土。离开了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文化建设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和培育者。“支撑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支撑5000多年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的,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4]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特征,就是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与经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根”和“魂”的高度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结合实践发展和时代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不仅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形成了继承、阐发、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战略资源的科学方法论,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5]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9页。。这一方针与中国共产党历来倡导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等世代相承,又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做出了新的概括,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核心要求。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与时俱进的品质,反映了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连续性、空间广延性和价值普遍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深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党和政府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明的当代特色,推动其开拓前进。作为一种国家文化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润物无声地进入了治国理政新实践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实践证明,“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实现民族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

2.传承初心: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的重要源头,对于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调研时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1]《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再访西柏坡侧记》,〔北京〕《人民日报》2013年7月14日。革命文化既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直接来源,在中华文化发展中承上启下,发挥着不可代替的精神引领作用。

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孕育形成了承载共产党人初心本色的革命文化,这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与道德理想。这种革命理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群众进行武装斗争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内化为无产阶级革命思想、革命文化,在寻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实践中成长,伴随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不断走向胜利而不断成熟和发展。正是这种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和复杂环境下依然保持坚定信念,顽强奋斗。

革命文化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理想目标的忠诚,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深切的爱国情怀。从广义来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所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革命文化是近代中国社会寻求社会出路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先进文化,……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2]郭凤志:《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发展脉络研究》,〔北京〕《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年第21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形成的“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亦是新时期革命文化的重要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革命文化内蕴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境界,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纪念活动中,均高度评价无数革命前辈所展现出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对社会主义的不懈追求,以及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团结一致、顾全大局、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革命文化依旧是唤醒激情燃烧的岁月记忆的独特精神财富,也是我们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精神资源。“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正不断续写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对于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捍卫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3.扎根时代: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代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0页。我国来之不易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绩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再次从一个侧面彰显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结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与心血,是引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面对风险挑战勇毅前行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用“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1]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日报》2020年9月9日。高度诠释概括了伟大抗疫精神。抗疫斗争赋予中国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伟大抗疫精神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文化禀赋一脉相承,进一步突显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刻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一是不能没有,一是不能混乱。”[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22页,第333页,第328-329页。首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大力发展文艺工作,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铸造中国精神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文艺创造力是如此强大、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50页。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将文艺事业上升为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并对文艺工作和文艺工作者寄予厚望,鼓励文艺界从“高原”迈向“高峰”。在此指导下,我国文艺创造数量激增,一大批思想深邃、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力作对于展示人民的精神生活、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发挥了独特作用。其次,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夯实思想阵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越发认识到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7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方略,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指导方针、发展原则以及政治保障等,都做出了清晰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最后,“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22页,第333页,第328-329页。,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将之看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把握铸魂育人这一关键环节,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22页,第333页,第328-329页。。

四、文化建设的国际视野

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不断相互冲击、交汇、融合,要求我们必须拓展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国际视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国际视野论对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文明互学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1.发出声音: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

作为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例如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中华民族历代志士仁人不远万里,为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做出突出贡献。时至今日,全球范围的联系和交往更加紧密、便捷,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也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传播首先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加强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1页。。我们要在世界文化传播中寻找中华文化的新定位,形成文化发展“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传播新路径。

在全球经济日益融合的时代趋向中,文化传播已经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在高水平的文化开放格局中不断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染力,凝聚世界发展的新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要求“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12页。。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均讲述中国故事,推介中国文化,不仅让世界人民感受到总书记深厚的文化涵养,也拉近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距离。文化纽带将中国与世界的命运联系得更加紧密。

党中央提出要致力于以“文化走出去”为主体的文化传播,做好中国精神的对外宣传工作,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首先,创新文化载体。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不断深化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一带一路”倡议、G20峰会、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都成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魅力、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新型平台。其次,创新传播方式。以往的文化传播通常借助互访考察、语言文字、节日慰问等方式,频率和深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而以互联网等为主要渠道的新媒体推动着文化传播快速、深度融合发展,要充分加以利用。最后,创新文化符号。医药、武术、民乐、书法、烹饪、戏曲、国画等都是传统的中华文化代表符号,能够展现中国神韵。与此同时,国家积极创新以文化符号为依托的品牌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时代特色和感染力的文化传播新品牌。

2.交流方案: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所构成的,其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重要过程,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深入开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各领域人文合作。”[2]习近平:《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6-7页。文化交流中的“以我为主”并非“以我为尊”的相互隔膜、相互排斥,而应秉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文明互学互鉴理念,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也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加强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

文明是民族发展历史印记与时代精神的融合,是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文明互学互鉴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指标和实现“民心相通”的有效途径。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形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契机。在中国与世界深度交融发展的新局面中,较之于经济领域,文化交往相对滞后,这种滞后往往会带来以偏见、冲突等为具体表现的误解和排他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59页。一方面,文明互学互鉴是发展中华文化的内在要求。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中华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因此,文明互学互鉴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另一方面,文明互学互鉴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共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繁荣。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引用费孝通先生的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9页。新时代的文化交流,更要吸收全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和文明方案,不断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力量。

3.贡献智慧: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本国,放眼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思考并洞察人类前途命运、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聚焦国际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超越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以时代的敏感和文明的担当,创造和建构出能够有效思考当今世界的新的概念框架和价值原则,提出要“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2]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7页。,为国际体系整体框架的调整和创新奠定了深刻的文化基础和学理支撑。这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为世界谋大同的决心,诠释了一个发展中大国对世界的独特贡献。

发展之路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当今世界的发展使各国联系越发紧密,各国面临的共同利益、共同挑战也日益增多,比如贫富差距扩大、环境污染加重、单边主义膨胀等,这都考验着中国共产党处理和化解世界矛盾与危机的智慧和胆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成功经验,使得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政党、政要希望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经验,从而找到破解本国发展难题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奥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3]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6页。党中央以政府间官方会晤、战略对话为契机,促进民间文化交流,加强国际高端智库学术研讨会机制化建设,组建国际发展智囊团,并建立长效体制机制。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不竭的思想资源和文化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创造力,不仅给中国带来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包容胸怀和历史担当,使中华文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这是中国共产党为世界贡献的宝贵财富。基于此,中国共产党积极向世界贡献中国发展智慧,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发挥“稳定器”作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现代化发展之路的新选择。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9页。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立意深远,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交汇点上,明确了今后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发展路径,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时代航标。背倚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精神养分,传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扎根伟大实践的丰沃土壤,聚合十四亿人民的磅礴之力,拓展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引领的国际视野,中华文化正在习近平总书记文化铸魂思想脉络的指引下继往开来,走向新的辉煌,必将为人类文明进步书写充满中国智慧的绚丽篇章。

猜你喜欢
建设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