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畅读文言复述感悟文化

2020-02-26 01:54陈佃红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女娃精卫填海精卫

陈佃红

《精卫填海》作为《山海经》中一篇描写人物悲怆经历的神话故事,被编入了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这是一篇人物类文言文,内容简短,语言凝练,适合小学生阅读学习。教学《精卫填海》时,教师要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语文知识、人文素养双线要求为指导原则,引导学生识字寻源、正音解词、熟读成诵,在畅读文言与复述感悟文化中促进知识与素养的双提升。

一、识字寻源,说文解字

教学《精卫填海》时,教师要抓住音、形、义,让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从而深入学习文言文的内容。本课的会认字和会写字中有“曰、溺”两个字,“曰”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且意义较为抽象,“溺”字则笔画较多,学生理解和书写这两个字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重点讲解。其中,“曰”是文言文中的常见字,学生懂得“曰”的意思可以帮助其更好地阅读文言文,“溺”字古今字形演变较明显。抓住“曰、溺”两个字,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并认识不同形态的字体。通过认识它们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到楷书的字形演变过程,学生可以对这两个字的字形变化有清晰的认知。认识“曰”字,可以从口、舌之形的组合演变说起,出示“名曰”,引导学生明白其是今天所说的“叫作”的意思;如果“曰”出现在“子曰”中,则是“说”的意思。借助具体语境帮助学生理解“溺”即淹没、淹死的意思。至于“少女”“女娃”等词语的理解,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在古今观照中记牢字形,初步感悟中国汉字的象形表意功能。

二、正音解词,熟读成诵

语文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使命,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学习文言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学习文化,并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认同。教好文言文,教师要从读正确字音和停顿、读懂字义入手,熟读成诵,引导学生在正音解词的学习过程中汲取文言文的营养,渐次形成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第一,正音学调。坚持古今比照,感知平仄,让学生对语言文字声韵及意义的变化有初步的认识。教学中,要以读准字音与读流畅为目标,通过教师范读、学生互读、竞赛比读、师生评读等方式,抓住“之”的延长调、“于”的上扬调、“而”的转折调、“故”的顿挫调,重读“溺”“故”“常”,循序渐进,形成抑扬顿挫的朗读效果,让学生读得流利、轻松。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其中,“/”是正常的停顿符号,“~”是表示节奏停顿后声音适当延长的符号。

第二,解词入文。文言文中不少词语的意思已经发生了很大變化,如何准确把握这些词语的意思呢?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词语意思离不开具体的语境,文言文词语的理解更需要结合语境。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朗读、讲解、图文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少女”“女娃”“不返”“精卫”的意思,学生通过学习便会明白“少女”意为小女儿,“女娃”不是女孩子,“不返”就是淹死了,“精卫”本义是鸟的叫声,后来成为这个小鸟的名字。教师要提醒学生避免望文生义,例如学生读到“少女”一词,就很容易认为是年轻的女孩子的意思。此时,教师要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再辅以查找工具书、小组交流等方式,切实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这样一来,学生紧紧把握住了具体语境,有的放矢,做到精准理解词意,学习的效果会明显地增强。

三、复述感悟,理解主旨

李振村曾指出,“儿童对于文言意义的认知是整体性的,他们把新知作为整体,迅速地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而掌握其整体特征”[1]。文言文因其语言文字意义的差异性,导致其教学方式也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无论文言文还是现代白话文教学,教师都要充分认识文言文的重要地位。通过学习《精卫填海》,学生在理解课文主旨的同时,还能感悟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教师可以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这篇文言文主要介绍了精卫溺水身亡、矢志填海的感人故事,故事中出现了精卫和炎帝两个人物形象。教学时,教师要紧扣“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这一句话,首先发问“‘少女指谁?是什么意思?‘女娃是什么意思?炎帝与精卫是什么关系?”学生弄懂这些问题后,教师再次向深层提问“仅仅有决心管用吗?渺小的精卫长年累月地衔木石填埋无边无际的大海,更需要什么?”上述问题可以在学生熟读后提出,也可以在讨论中提出,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启发性的提示,使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作出判断。接着,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介绍炎帝与精卫是父女关系,还可以叙述作为父亲的炎帝在失去爱女精卫后的悲痛心情。在适当的时机,教师可以补充介绍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女娃乃是中国女娃,强化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身份认同。这种教育缘起文言,比说教的灌输效果要好得多。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感悟精卫的精神。教学《精卫填海》时,教师要把文本中的人物姓名、故事背景、关键词语、叙述方式以及文化渊源等作为基本要求,解析生僻词语,讲述人物故事,说明叙事方式,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中蕴藏的文化精神。《精卫填海》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弄清楚精卫溺海、填海的故事内容,并能复述。精卫作为本文的主要人物,学生读懂故事后对她尤为关心。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文本,抓住“溺”“不返”“常”“堙”等字词,引导学生边朗读边思考边想象,条分缕析,逐字逐句地理解课文。学生很快就会厘清精卫在海边玩耍,不幸溺水、魂魄化鸟、鸣叫精卫、木石填海的行文线索,弄清楚完整的故事,理解课文就会更加容易,复述更易实现,对精卫形象的把握也会更加准确。此时教师可以拓展呈现清代顾炎武的诗作《精卫》(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引导学生了解精卫的精神。由于这部分内容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学生学习起来没有障碍,教师可组织学生朗诵。教师要注意将精卫溺海前后的语句,结合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充分读、用心品。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仿佛看到汹涌澎湃的东海,头脑中好似浮现精卫的形象,好像看到矢志不渝的精卫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衔木石填东海的画面......用这样优美的文言文浸润童心,学生不仅会对精卫这个形象有更深入的理解,还会喜欢上阅读这样的人物类文言文神话故事。学生在教师多层次、多角度的引导中,可以尝试运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学生的复述水平不一,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评价与鼓励,学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会很快地再次投入复述。

四、结语

人文素养的形成是语文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水乳交融的过程,不能割裂认知、书本与生活的关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实践,紧扣文本。一方面,呈现包括图、文、声等认知学习的生动信息,文言文知识素养得到全新生成。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认读生字,了解“曰”“溺”的演变过程,读懂故事所表达的内容,厘清精卫填海的行文线索,这些都成为学生从《精卫填海》中学到的语文素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拓展补充些上古时期人少兽多、生活艰难的场景图片,并配以“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的佐证文字,师生在一起探讨、交流对“上古”“人民”“禽兽”“不胜”等词语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明白精卫乃是中华民族先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体现和勇敢的象征,而此时女娃化身为鸟鸣叫的精卫之声与其形象,会深深地刻在学生的头脑中。

参考文献

[1]张华杰.寻找母语教育的源头:访《当代教育家》杂志总编辑李振村[J].人民教育,2012(18).

猜你喜欢
女娃精卫填海精卫
精卫的烦恼
精卫填海
诗词鉴赏论述题答题技巧实例分析
女儿们的永生
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7年第一站冠军揭晓
精卫与乌鸦
“撕名牌”大战
2014年第一站冠军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