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专业技术理论助力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探索

2020-02-28 04:02柯志浩
交通财会 2020年11期
关键词: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试点

柯志浩

(福建省漳州市长运集团有限公司,福建 漳州 363000)

从1999 年开始,我国企业实施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和广域推进的过程。2002 年2 月,财政部颁发了《关于企业实行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对国有企业实施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提出明确要求。2010 年,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 号——全面预算”等规范文本,对上市公司实施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进一步进行了规范并阐明了必要性。实施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成为上市公司必要的先决条件之一,同时推动和引导各种类型的企业实施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经过近20 年的发展,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在制度层面不断健全和完善,在技术层面也日趋成熟,成为财务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被国内各种类型企业广泛应用,尤其近几年在大中型民营企业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笔者以之前在企业实施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为例,简述在推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以及如何运用多专业技术理论的思路去解决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供同行参考借鉴。

一、在推行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初期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企业在推行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之初,最常遇到的困难是决策层和管理层的不理解,而且在一些行业,比如在建筑行业本来就有独立的工程预算体系,再增加一套财务预算体系,会让大多数人不理解。因为实施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看似没有显而易见的效益,却增加了显而易见运营成本,更重要的是还增加了企业全体职员(包括管理层和决策层)的工作量,增加了人力资源成本。人的因素成为推行实施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初期阶段遇到的最紧要的问题。

如果我们以强制执行的思路去推广,只能是满步荆棘,困难重重,甚至在没有法规约束的条件下还可能半途而废。尤其在未上市的民营企业,这一阶段的困难更加明显。如何破解,值得深入思考。

在这一阶段可能更需要的是我们与领导层、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进行语言交流沟通的技巧与技能,而不是我们的会计专业技术能力。当然我们必须能把我们的专业技术术语转化为对方可以理解的语言,所以会计专业技术能力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这一阶段无法要求每一位财务人员都同时也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但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具备一些心理专业技能与技巧,去解决推行中遇到的问题:

(一)比如运用心理学中的共情理论。我们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尽可能的以对方的思维方式、可能有过的经历等去看待问题,去理解我们关于实施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提案,那么我们就可以找到对方对该提案的抵触点,从而解决对方对实施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提案抵触的心理障碍。

(二)应当避免出现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心理情形或洽当运用从众心理。因为提案的最初阶段大多会受到普遍抵触,但有的人是主动思维抵触,有的人是从众心理行为抵触。因此我们应逐个解决主动思维人群对这个提案的心理障碍,在赞同人数达到一定比例时运用从众心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需要发挥人的第三本能,也就是人的成功本能。我们需要向他们阐述现行的国家政策,鼓励并推动决策层和管理层让企业向上市公司发展。因为上市公司有别于普通企业,它是公司治理结构比较完善的公众企业,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上都会优于同等体量的企业,在社会公众面前上市公司决策层和管理层就是社会精英,人成功的心理感受会优于简单的物质获得感。而实施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又是上市公司所必要的先决条件之一。所以当激发人的第三本能后,有助于推动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实施。

(四)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的是倾听,尤其是反对意见。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对方很有可能是在发泄不满情绪,当然这种不满情绪不一定是你的原因造成的,很有可能是由对方生活中或其他事物、事件等造成的。大多数人在不满情绪发泄后,都很可能会直接赞同你的提案。即使你的提案未被赞同,你也能从反对意见中找到自身提案应该改进的地方。

二、在试点实施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企业推行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到了试点实施阶段,遇到的关键问题不再仅仅是人的因素。虽然还是会遇到与人沟通的问题,但由于我们已经历过推行初期阶段与各方的沟通,所以这将不再是主要问题。但主要的沟通对象已由原来重点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转换为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人,所以了解对方的专业技术成为我们突破对方心理障碍的关键点。因此我们要为此付出更多的脑力劳动和社会实践以了解对方的专业技术。

在这一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就像我们遇到的双浮点函数,繁杂多样,多如牛毛。但如果拨开多如牛毛的问题,你就能找到这些问题的两个关键难点。而我们解决这一困难的过程,就像我们在画一个椭圆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找到两个同轴关键点:沟通与技术。同时,时间作为限制性牵引线,我们必须在沟通、技术、时间上找到平衡,画出每个企业在这一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不同椭圆。

(一)时间是试点实施阶段的限制性要素,同时也是沟通和技术这两个基点的牵引要素。

时间是试点实施阶段的限制性要素。在试点实施阶段,试点时间段会因为各种企业的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不应超过一年。因为如果试点时间太长,会增加企业运营成本,会导致加重试点实施的负面影响,严重的还会因此终结。但也不能太短,试点时间不应少于半年,如果太短,发现不了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如果发现不了问题,试点也就失去了意义。

时间在试点阶段同时也是沟通和技术这两个基点的牵引要素。在试点阶段的限制性时间范围内,要么花时间沟通,要么花钱投入技术,但我们应当找到沟通成本和技术成本的平衡点,才不会导致成本的盲目扩大,最终导致试点失败。

(二)需要了解和掌握企业运营各环节的关键性专业技术,进行有效沟通,不断提高预算精度。了解和掌握企业运营各环节的关键性专业技术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为了沟通,二是为了提高预算精度。只有了解了对方的专业技术,才能和对方进行有效沟通,最终才能有效实施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掌握了企业运营各环节专业技术,我们的预算精度才能有效提高,预算才不会悬置空阁,预算执行才有实质意义。

(三)要与企业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联动试点。实施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是整个企业的大事,是企业的未来,要把企业各职能部门带动起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要充分运用企业整体联动的优势,发挥企业内部信息共享的优越性,调用其他部门的数据信息与财务预算信息相融合,成为可相互验证的信息源,以提高预算精度。比如,建设施工企业的工程预算数据、工业企业的统计系统数据等等,都是可以成为相互验证和引用的数据源。

(四)要充分运用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所学,把自己的能力提高到极致,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发现并解决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比如你对数据库感兴趣并有所学,那么在这个时候就是你发挥个人价值的最好时刻,因为你可以构建一个最有价值的数据库;假如没有什么别的爱好就喜欢唱歌,那么你的节奏感能告诉你在试点的每个节点你应该要做好什么工作,因为试点阶段就是你自己谱写的一首歌。总之在这个阶段,你必须尽己所能。

三、在企业整体正式实施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阶段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推行实施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到了这个阶段基本不会再出现什么常规问题。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无非有两种类型。

(一)新的问题。就是因为新的事物出现,我们不了解所以成了问题,因此才给我们了解、认识、熟悉、掌握的机会。新问题的出现,说明技术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又可以掌握一项新的技能。我们不应去惧怕它,按之前解决问题的思路,或者可以有更多创新的思路去解决它,总之它代表新的希望。

(二)系统性问题。系统性问题,又分内部系统问题和外部系统问题。

内部系统问题:比如在财务预算管理之初对公司的战略定位、部门定位、产业定位等出现的细微偏差,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在经过若干年后发现原来建起来的小楼变成了比萨斜塔。在这个时候一定不要慌,因为比萨斜塔还在。调整期初预算不是明智之举,因为它会让整个比萨斜塔轰然倒下。要是不怕难看就打个支架,直接做当期预算调整,把塔撑起来。如果怕难看,那么就要舍得花钱花时间,从塔顶到地基在塔心重新做个弹性贯通基柱,从最早的期初到当期及未来修订弹性预算。

外部系统问题:比如在财务预算之初对公司的企业定位、行业定位、社会定位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同时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要有敏锐嗅觉,在比对财务预算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可以从国家依法公布的数据、其他同类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行业协会数据中找到发生偏差的可能性,及时向决策层和管理层汇报,并及时作出调整。此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及时,发现得越早就越能规避外部系统风险。

企业在实施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要我们不畏困难,紧紧跟上国家法律法规制度更新的步伐,运用专业技术手段,用心去思考,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猜你喜欢
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试点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
试论国有林场财务预算绩效管理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