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设计安装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0-02-28 14:01覃开强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22期
关键词:桥架交底电气设计

◎覃开强

一、我国建筑电气设计安装存在较突出的以下几个问题:

1.电缆桥架安装问题。在电气安装设计中,电缆桥架安装是关键环节,其合理性与后期电缆敷设、运行质量具有密切关系。但是当前设计深度不够,安装各专业协调不好,在电缆桥架安装中却存在一些问题:(1)桥架长短不一,横担弯曲,感观差;(2)桥架的转弯、三通、支架未采用成品配件,连接处不美观;(3)电缆桥架转接处未设置支架,各支架长短不一,桥架安装扭曲,接缝过大;(4)现场存在电气桥架与水专业、风暖专业等管道空间位置冲突碰撞较多,需耗费大量时间、工、料处理解决各专业管线冲突碰撞问题,且冲突碰撞处易发生运行安全隐患;(5)桥架过墙、过楼板处,土建未预留空洞,增加较多临时开孔的工序。

2.电管敷设的不足。在电气安装设计中,电管敷设的质量关系到后期电线、电缆敷设质量,电气设备通电运行稳定。当前建筑设计布置和电气专业配合不够,施工人员对施工规范不熟悉,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1)电缆管多层重叠,有些地方高出钢筋的面筋;(2)电线管2根或2根以上并排紧贴;(3)管口插入箱盒长度不一致,管口不用保护圈,未紧锁固定;(4)暗敷管保护层的厚度不够,造成墙面、地面顺管路裂纹;(5)吊顶内配管、配线混乱不规则。(6)相关材料质量不合格,比如说钢管的管壁厚度较小,而且有许多的钢管内部表层存在着较多的毛刺,管径的设计也不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7)没有及时地处理好焊接金属管道对接口处的毛刺,而是直接进行对口焊接,经常会出现“点焊”以及焊穿管道的现象,这也是因为在进行镀锌管敷设的时候没有使用丝扣连接,而是直接使用了焊接的方式进行安装。除此以外,在进行金属管丝扣连接的时候,由于没有使用焊接跨连钢筋,所以出现焊接长度较短等问题;(8)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没有根据相关的规定以及具体施工情况对过渡盒进行设计,造成穿线管的弯曲程度较小,经常出现夸瘪以及夸皱等问题,更甚至会出现“死管”的问题;(9)在将配线管安装到混凝土中的时候,管理工作不到位,没有对其进行充分的保护工作,经常出现两根或者两根以上的管道交叉安装的现象。

3.防雷接地问题。建筑电气设计安装中,对于建筑安全比较关键就是防雷接地的问题。实际的设计中主要以文字描述居多,特殊要求未提供详细做法。安装施工中,一些施工人员,自身素质的不过关,施工人工责任心不强,凭经验施工,导致建筑电气安装中存在着很大的防雷接地质量问题。其主要表现是:(1)接地装置的搭焊接,焊接质量、搭接长度不符合要求;(2)引下线、均压环、避雷带搭接处夹渣、焊瘤、虚焊、咬肉、焊缝不饱满等缺陷,避雷带的焊缝处搭接长度不足且不刷防腐漆;(3)接地干线安装不规范、标示颜色错误、产品保护不到位;(4)利用直螺纹主筋作引下线时未做跨接处理(利用电渣压力焊主筋做引下线时可不做跨接处理);(5)在建筑物变形缝、沉降缝,电气安装施工未进行补偿处理;(6)在进行主体焊接时,一些钢筋的接搭过程中应该使用的圆钢被偷换成不符合施工标准的螺纹钢,在进行防雷引线的安装直接采用对接焊接方式处理,严重的影响到防雷的效果。

二、建筑电气设计问题解决对策

在建筑电气施工前,通过应用BIM技术可以有效建立关联数据库,最为主要的环节就是管线的碰撞检查。采用碰撞检查,对建筑电气设计当中相关专业的内部冲突矛盾能够很好的处理,使得建筑电气设计更加的合理。其在实际的操作中主要就是对建筑电气桥架、电气管线敷设和水、风暖等各专业管线实现碰撞,在发现问题之后采用BIM软件来对碰撞的位置实施标注,这样就能够将设计修改方案的速度优化。有效避免和预防施工阶段可能发生的电气施工问题和返工,避免了电气桥架安装、电气管线敷设空间位置冲突的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工程成本。通过BIM三维技术,可以在电气工程初期,准确判断出工程项目的可行性,从而调整和完善电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质量。利用BIM系统来可以预设施工过程,有利于施工单位提前掌握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协助相关工作人员提前做好应急预案,有效的整体提升施工质量的感观。

三、建筑电气安装问题解决对策

1.编制施工方案。施工组织施工方案非常重要,对保证工程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在施工之前,工程技术人员应重视对设计图纸的自审、会审,对线路复杂和或交叉口多的部位进行重点审查。施工人员位应该重点注意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实用性及对工程质量的预控能力,从施工方案编制的深度、广度入手,严格确保工程质量。

2.严格技术交底。因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技术交底将直接影响施工中各个指标完成的好坏,在技术交底中应对涉及规范、图册、图纸等形成正确的理解和融汇贯通,并使交底具有针对性,即在交代工作任务时不应千篇一律,而要根据各个单体特点因地制宜的进行交底,真正实现交底对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3.加强设备材料管控。在电气工程安装设计中,设备材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硬件支撑,如果设备材料存在质量问题,不仅会影响电气工程的后期使用,同时还会为建筑项目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加强设备材料管控工作。首先,针对所有施工设备材料要加强采购管理,安排专职采购人员开展市场调查,选择市场信誉好的供应商进行长期合作,保证材料设备质量优异、供应及时;其次,对于所有进场的施工材料要进行质量检测,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要发挥自身的监管职能,保证质量检测工作的及时性以及效率性,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同时,不影响电气安装;最后,在设备材料使用中要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其质量进行检查,防止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应用于电气施工中。

4.控制预埋质量。水电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阶段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抓好该阶段的质量管理也是保证整个安装工程质量的基础,在预埋施工中应检查图纸说明是否齐全、清晰,建筑结构与设备管线等有无矛盾冲突,设备层尺寸、竖井尺寸以及楼板厚度等是否能够满足水电安装要求,各线路标高及管线交叉点是否相符,器具安装、设备安装基础、空间是否合适,预留孔洞等是否齐全、尺寸标高位置是否正确,施工中采用的新材料品种、规格等是否能够满足要求等。

5.做好防雷接地工作。为了更好的防止建筑电气设计安装中出现防雷接地质量问题,在建筑电气设计安装中,应当根据建筑物的具体功能与结构合理的对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进行设置;其次,应增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和落实施工技术交底,保证防雷焊接的效果,对于焊接处应当做好平整均匀、焊缝饱满,特别是仰焊、立焊等应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工作;第三,在对避雷引线进行焊接,应当采用的焊接方式为搭接焊接,选择的搭接长度应当为不小于钢筋直径的六倍,且应双面施焊,所以,应当选择圆钢材料而并非螺纹钢材,此外,在避雷引线的主钢筋位置,若采用的是对头焊接的方式,应当在焊接的位置补焊一根圆钢;第四,应当增强对建筑避雷线的管理工作,增强焊接人员的责任感,同时对焊接位置进行及时的检查,对出现问题的地方,应当及时进行重新焊接或者补焊,当焊接了之后,应将产生的焊渣及时的清除,同时,对焊接位置应刷防锈漆。

6.遵循既定操作流程。在电气设计安装中,正确的操作流程具有指导价值和作用,想要保证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所有人员需要遵循既定的操作流程进行安装设计。首先,在电气工程施工前期,设计人员和操作人员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配电箱施工,针对配电箱的坐标和高度进行技术交底,在完成配电箱定位后,使用钢筋进行加固,防止配电箱出现位移以及变形等问题,在完成安装后,要将配电箱清扫干净,防止其内部出现腐蚀问题;其次,在完成安装作业后,对配电箱的底盘、箱体和电气设备进行加固,保证安装稳定性,防止由于振动情况而诱发噪音,为用户带来不良体验;最后,针对厨房以及浴室等区域,需要按照既定的流程和规范进行电气安装和设计,提升其工程安装设计质量。

7.严格执行质检“三检”制度。每道工序施工完毕后,先经班组施工技术员自检合格后,报项目经理部专业质检员进行复检,合格后申请业主、监理、设计代表及时进行终检,终检合格后,各方面有关合格证上签字确认,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确保每道工序符合质量要求,并及时进行质量评审。坚持执行工程施工质量“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质量否决权制度”,正确处理质量、进度、成本三者的关系,当三者之间存在抵触时,一切必须服从质量,施工中若发现违反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的现象,质检员有权行使质量否决权,责令返工整改。

结束语:电气系统是建筑工程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电气设计安装与整个建筑工作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时刻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要想保证电气系统的应用质量,就需要保证建筑电气设计和安装的科学合理。但是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建筑电气设计和安装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着建筑电气的应用效率,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以此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猜你喜欢
桥架交底电气设计
基于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机器人自动车桥架塞焊
基于问卷调查的施工技术交底现状分析与对策
建筑电气设计常见问题解答
腐蚀性环境桥架的选型分析
浅析水利工程技术交底的内容及应注意的事项①
施工交底标准化探讨
节能技术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
电缆桥架安装的若干质量问题及对策
探析安全技术交底
对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节能措施的几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