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黄的调解笔记本

2020-02-28 20:21
江淮法治 2020年12期
关键词:余某栽树界址

近日整理书柜,偶然看见一本厚厚的泛黄的工作笔记本。

信手翻来,工整而又略显稚嫩的文字记录了我上个世纪末的一段工作过往。看着笔记,突然一段文字进入我眼帘:“1999年7月24日,晴。枧溪村邵某来反映:同组余某盗了他家树。据邵某说,昨天看到余某运下山一板车树,有一根像是他多年前标记过的界址树,应该是他家的。而且他也上山核实了,两家山场间界址树确实被砍了,界址也被毁了。明天我得去现场看看……”

我至今还记得,这起纠纷很有代表性。看山场那天,天气特别热,作为调解员的我和双方当事人、林业站工作人员、村干部翻了好几座山才到达争议山场。顾不得已经浑身汗透,我们立即展开了调查工作,发现该山场确实有一些树被砍了,但不能确定是不是界址树。

看到我们一筹莫展,又看着满山的树,余某一口咬定他砍的就是自己90年代初栽的树,没有砍过界。邵某一听,显得很着急,认为余某昧了良心,双方为此发生了激烈争吵。忽然,我眼睛一亮,想起树木是有记忆的,那就是树的年轮。既然界址树和补栽树相隔八九年,树木年轮肯定是不同的。于是我让邵某、余某再次作笔录,确定双方补栽树和栽下界址树的时间,经双方签字后,我才将自己想法和盘托出。经核实年轮,最终确定余某确实将界址树砍掉了,而且砍过了界。为此,我们就在山上重新为两家进行了山场构图,制作了调解协议。当然,余某所砍的树也还给了邵某,并接受了林业部门的处罚。

事后,我在笔记本上记下了这么一段:纠纷调解,第一要学会讲感情,要主动向群众招呼一声,拍一下肩,到院子里坐一坐。只有日常与群众熟识了,一旦发生纠纷,就能很快说上话,劝和也快。第二,法律知识要熟悉,依法调解是根本,要多与法院、公安同志们探讨一些案例,毕竟熟悉的病灶多,看病才能快。第三,要鼓励村里老人参与我们的工作,年轻人之间发生纠纷时,往往血气方刚,不听劝、易激化,让村里老人参与进来,老人骂一句比我们说半天都管用。第四,要多动脑,纠纷调解虽都是鸡毛蒜皮小事,但处理不好会酿成大事,要多了解双方经历、多动脑子想办法,才能开对锁、处理好……

看着、翻着,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转眼间,这本笔记本已保存了18年,而我也快奔50了。

这些年,我们这里的调解工作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调解组织已经建到村,网格信息员已建到组。群众遇到纠纷再也无需跑几十里路才能反映,或一个电话、或告知网格员一声就能很快息纷止争了。调解方式也很多样,诉调对接、公调对接、裁审对接有很多。下乡再也无需坐“11路车”了,水泥路、柏油路四通八达。

这些时光岁月,让我体味到了这个时代变化的力量。沉思中,我重新翻到这本泛黄笔记本的第一页,上面写着当年我鼓励自己的一句话:“来自农村的你,怕了吗?只要心往中间摆,不偏不废,应该不难!”这句话可能文理不通,但它却一直激励着我,在此后的工作中不管面临多少困难,我都能勇敢向前。

猜你喜欢
余某栽树界址
“闲鱼”销售假冒名牌首饰近20万元
遇他人寻衅滋事防卫案
CASS地籍图中界址信息批量转出方法研究
基于VBScript的EPS平台勘测定界自动化成图研究
胡丘陵《栽树》
献给抚育大山的人们
小猴栽树
在ArcMap中实现对金图建库系统中界址线属性的便捷录入
城镇土地调查项目中界址点测量的方法及实现
要当“富翁”快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