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教育对伴有情绪障碍的老年2 型糖尿病病人血糖、心理压力、情绪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0-03-02 09:25魏洁董浩宇
实用老年医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组员同伴障碍

魏洁 董浩宇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DM 的患病率越来越高,根据2013 年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成年人T2DM 患病率已经高达11.6%,老年T2DM 患病率更高,已经达到22.5%[1]。 老年T2DM病人多数具有病程长的特点,由于需要长期药物治疗并按时监测血糖变化,生活中还需要注意饮食、运动,这容易导致病人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2-3]。 据统计有超过40%的DM 病人伴有情绪障碍,这种情绪障碍会增加病人的心理压力,降低治疗积极性,严重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所以加强对DM 病人的自我管理教育是至关重要的[4-5]。 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是由医务人员向病人提供咨询、讲座以及发放宣传材料等的健康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在病人的自我管理以及代谢指标改善方面效果有限[6]。 近年来,同伴教育在DM 健康教育领域开始推广,均证实了其有效性以及可行性[7-8],同伴教育是通过对同伴组长进行DM 知识以及沟通技巧等培训,从而对组员病人进行个体化的经验分享的模式[9]。 本研究通过探讨同伴教育对伴有情绪障碍的老年T2DM 病人血糖、心理压力、情绪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伴有情绪障碍的老年T2DM 病人的健康教育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018 年1 ~6 月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老年T2DM 病人进行情绪障碍筛查,共有168 例伴有情绪障碍的老年T2DM 病人纳入研究。 纳入标准:(1)病人年龄>60 岁且确诊T2DM 超过5 年;(2)SAS评分为50~69 分,或者SDS 评分为53 ~73 分。 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的精神、心理障碍性疾病,不能进行沟通,并具有攻击倾向;(2)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肾脏等并发症,生活不能自理。 将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教育组和同伴教育组,每组各84 例病人。 病人均获得知情同意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同伴组长纳入标准:(1)病人年龄>60 岁,且确诊T2DM 超过5 年,近半年以来HbA1c 低于7.0%;(2)文化程度较高,积极热情,语言表达能力良好,沟通能力强,善于组织群体活动,能够积极主动承担责任。 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肾脏等并发症;(2)预计完成本研究可能性差者。 本研究经过筛查、培训以及考核以后,共有35 名同伴组长纳入研究,根据年龄、性别、居住地临近、爱好一致等特点,同伴组长和组员形成同伴小组,共分为22 组,每组1 名同伴组长,3~4 名组员,剩下13 名同伴组长作为候补备用。

1.2 健康教育方法 本院内分泌科医师对2 组病人进行每周1 次共计4 次的常规DM 健康知识教育,以让病人对DM 形成正确的认识,内容包括DM 健康饮食、合理运动、正确使用药物和如何进行血糖监测,以及出现高血糖、低血糖以后的处理方法,并发症对人体的危害,控制心理情绪等因素、戒烟酒的必要性。 同伴教育组增加同伴教育方式,由同伴组长对组员完成6个月的同伴教育,同伴组长每个月组织组员参加一次集体活动,以分享血糖控制经验和体会。 主要内容包括如何进行饮食控制、运动、合理使用药物、心理疏导调节、血糖监测、戒烟酒的经验等等,同时同伴组长采用各种形式和组员沟通联系,了解组员DM 控制情况、心得体会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等,鼓励组员形成正确的行为生活方式。 同伴组长详细记录每次活动的内容和发现的问题,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和研究者进行沟通解决。

1.3 评估方法 对纳入的研究对象在纳入研究前、研究结束时分别进行血糖、SAS、SDS、生活质量评估。 血糖检查:抽取病人的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葡萄糖氧化酶电极法进行FPG 检测。 SAS 评分采用Zung[10]制定的量表,用于评估焦虑状况,包括20 个条目,无焦虑:SAS 得分<50 分;轻度焦虑:SAS 得分为50 ~59 分;中度焦虑:SAS 得分60 ~69 分;重度焦虑:SAS 得分≥70分。 SDS 评分采用Zung[11]制定的量表,用于评估抑郁状况,包括20 个条目,无抑郁:SDS 得分<53 分;轻度抑郁:SDS 得分为53 ~63 分;中度抑郁:SDS 得分为63~73 分;重度抑郁:SDS 得分≥73 分。

生活质量评估采用周凤琼[12]制定的DM 病人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以及治疗共计27 个条目,总分共计135 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低。

1.4 统计学分析 调查资料采用Epi Data 3.0 软件进行录入,核对无误后采用SPSS 20.0 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一般情况 本研究在试验过程中,常规教育组有1 例病人失访,同伴教育组有2 例病人由于病情原因不能继续参加本研究而退出,最终常规教育组纳入研究对象83 例,同伴教育组纳入82 例。 2 组性别、年龄、DM 病史、FPG、SAS、SDS、生活质量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2.2 干预前后FPG 比较 干预后同伴教育组FPG 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显著低于常规教育组干预后的FPG 水平(P<0.05)。 见表2。

2.3 干预前后心理压力、情绪变化比较 干预后,同伴教育组SAS、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显著低于常规教育组干预后的评分(P<0.05)。 见表3。

表2 干预前后2 组FPG 比较(±s,mmol/L)

表2 干预前后2 组FPG 比较(±s,mmol/L)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常规教育组比较,△P<0.05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常规教育组(n=83) 6.45±0.87 6.34±0.85同伴教育组(n=82) 6.52±0.91 5.90±0.93∗△

表3 干预前后2 组心理压力、情绪变化比较(±s,分)

表3 干预前后2 组心理压力、情绪变化比较(±s,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常规教育组比较,△P<0.05

组别SAS 总分SDS 总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常规教育组(n=83) 60.57±10.15 60.01±10.06 64.20±9.86 63.34±8.57同伴教育组(n=82) 60.92±10.21 50.15±8.72∗△ 64.51±9.90 52.09±9.12∗△

2.4 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比较 干预后,同伴教育组生活质量总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显著低于常规教育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总分(P<0.05)。 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2 组生活质量变化比较(±s,分)

表4 干预前后2 组生活质量变化比较(±s,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常规教育组比较,△P<0.05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常规教育组(n=83) 61.55±12.34 60.12±13.63同伴教育组(n=82) 62.03±13.50 50.46±12.15∗△

3 讨论

近年来T2DM 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老年人群T2DM 发病率更高,而且老年人群病史长,身体机能下降,更容易导致血糖控制不佳,而且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 为了提高伴有情绪障碍的老年T2DM 病人的治疗效果,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轻心理情绪压力,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探讨了同伴教育对伴有情绪障碍的老年T2DM 病人血糖、心理压力、情绪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健康教育对于DM 病人控制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是由医务人员向病人提供咨询、讲座以及发放宣传材料等的健康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在病人的自我管理以及代谢指标改善方面效果有限。 同伴教育是通过将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背景、人生经历或者具有某些共同爱好、特征或者面临类似压力的人群聚集在一起,进行经验分享、信息共享,互相给予精神支持或者行为技能支持,达到共同学习的一种健康教育模式[13]。 伴有情绪障碍的老年T2DM 病人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监测血糖等,这种生活方式容易导致病人很难坚持,导致血糖水平控制差,心理情绪压力不良,生活质量差。 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同伴教育,即通过血糖控制水平良好、热心参加公益活动而且愿意主动承担责任的同伴组长和其进行经验交流、心理疏导等来进行健康教育,进而达到提高血糖控制水平,疏导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本研究发现干预后,同伴教育组FPG 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显著低于常规教育组干预后的FPG 水平(P<0.05),这与Tang 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 同伴教育可以缓解病人的心理情绪压力,本研究结果显示同伴教育组SAS、SDS、生活质量总分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显著低于常规教育组干预后的评分(P<0.05)。 国外许多研究也发现同伴教育在慢性病控制中是行之有效的[15-16],其原因可能是同伴组长树立了正确的榜样作用,以及正性的暗示,再加上集体活动,都给病人提供了归属感、安全感,让病人能够正确地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应对,不再消极,减轻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困扰,积极参与到血糖的自我管理中,而且同伴教育使得病人的交际范围增大,有利于病人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伴有情绪障碍的老年T2DM 病人采用同伴教育的健康教育方式,可以显著提高病人的血糖控制水平,减轻心理情绪压力以及波动,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组员同伴障碍
为何中年婚姻障碍多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小组落幕
寻找失散的同伴
还是不错的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