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电八焊:红色基因代代传

2020-03-02 02:09大唐延安热电厂毛一岚周延峰汪筱楠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20年1期
关键词:焊枪热电厂大唐

大唐延安热电厂 毛一岚 周延峰 汪筱楠

他们一手拎焊枪,一手举面罩,或站、或蹲、或趴,神情专注地焊补着每一处漏点,飞溅的火花、明亮的弧光、优美的焊姿,“延电八焊”成为大唐延安热电厂生产现场一道别样的风景。

“为了建立新中国,我们的先辈献出了青春,甚至生命;为了建设老区,我们用焊枪服务乡亲。”在大唐延安热电厂,由8位平均年龄25 岁的革命后代组成了一支焊工团队,他们携带着“红色基因”,埋头奋斗在发电企业最艰苦的岗位,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延电八焊”。

他们一手拎焊枪,一手举面罩,或站、或蹲、或趴,神情专注地焊补着每一处漏点,飞溅的火花、明亮的弧光、优美的焊姿,“延电八焊”成为大唐延安热电厂生产现场一道别样的风景。

大唐延安热电厂是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大唐集团)最著名的“红色电厂”。她的前身是备受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亲切关怀的延安发电厂。2015 年,大唐集团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径,通过“红色招聘”,优选50 名延安地区老红军、老八路、老干部、革命烈士后代入职大唐延安热电厂。“延电八焊”便“诞生”于这群革命后代之中。

初入大唐显峥嵘

入职前,“延电八焊”的每名成员都有家庭困难,经济拮据,大唐集团推出的“就业扶贫”让他们和家人绽出了笑颜。当得知焊工是火电厂最苦、最累也是非常重要的岗位后,他们主动申请到焊工岗位工作。看到企业为他们支付的培训费,他们暗下决心,唯有用自己的勤奋才能回报社会、回报企业。在大唐集团为他们量身定制的“红色培训”期间,“延电八焊”全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如今,他们中的两人已经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入职之初,“延电八焊”来到陕西渭南西北电建一公司焊接培训中心,接受了近一年的专业技术培训。人们常说,好焊工是拿焊条烧出来的,对于这些零基础的学员,无疑需要付出更多。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关中平原的夏季炎热而漫长,高温天气加上受热后的铸件,让“延电八焊”实实在在置身于火炉中,汗水在年轻的脸庞肆意流淌。即便如此,8 个小伙子依旧在工位上一蹲就是一天。长时间从事焊接作业,使小伙子们的眼睛干涩红肿,整夜睡不着觉。“延电八焊”之一的汪占洋一出汗脖子就出现很多红疹,痛痒难忍,吃药不奏效,他就利用晚上时间到诊所打吊瓶。22 岁的李哲哲在“延电八焊”中年纪最小,入职前,父亲生病,妹妹上学,全家仅靠母亲每月一千多元的收入维持生活。在培训中,他的勤奋程度丝毫不逊色于7位“大哥哥”。“是国家的好政策改变了我的家,何况企业还为我们交了那么多培训费用,我只有更加努力学习,才能回报国家,回报大唐!”

焊花飞舞铸精品

2017 年2 月,学成归来的“延电八焊”,立即投入到延安热电厂的建设攻坚之中。打造精品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他们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焊接任务,最难的是那场“烟风道之役”。

“延电八焊”成员合影。 资料图

烟风道是一个直径约3 米而没有底的“碗”,按照工程要求必须把内外两侧焊结实,而外侧由于无处站立,焊接非常吃力,弯腰跪地都是常态,有时候躺不是躺、站不是站。面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老师傅们见了都发怵,但“延电八焊”不怕,他们主动请缨,并立下军令状说:和长辈们浴血奋战的岁月相比,这些困难算不了什么,他们有信心完成任务!就这样,在狭小的空间,他们每天一干就是10 几个小时,整整11 天,完成了老焊工需要15 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量。满脸汗渍,浑身是土,但是他们脸上却绽放出满足的微笑。

焊接之余,“延电八焊”发现楼道里堆放着一些年久失修的破椅子。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利用午休时间,把无人问津的破椅子拉到组合场地焊接完整,变废为宝。

张海旭是“延电八焊”中的老大,曾因为没有稳定工作,到了谈婚论嫁年龄却迟迟找不到对象,入职大唐集团后,他很快就找到了“另一半”。2018 年9 月,为建成延安市供热工程,延安热电厂进入冲刺阶段,主管道焊接工作压力巨大,偏巧张海旭的婚礼定在了国庆节。“我觉得应该学习革命先辈,关键时刻做表率、当先锋。”就这样,张海旭和其他小伙伴吃住在工地,每天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焊枪,走向工作点。而张海旭的老父亲只能登门向亲家道歉,说服亲家将婚期推迟了一个多月。

11 月1 日,大唐延安热电厂全面向延安城区供热,2 台35 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取代了地方所有的3 台1.2 万千瓦机组和236 台小锅炉,50 万老区人民享受到了期盼已久的清洁热源,“延电八焊”也实实在在践行了“感恩大唐、回报家乡”的拳拳初心。

志愿行动传爱心

“用延安精神感召人,让‘红色基因’代代传。”工作之余,“延电八焊”还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播撒爱心,传递温暖。

在“延电八焊”之中,最早加入大唐延安热电厂“新动力”红色志愿者服务队的是蔡保柱。他常说,能够进入大唐集团,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总觉得应该做点什么,才能对得起这样的幸运。正是基于这样的感恩之情,他总是尽最大所能积极参加厂里的志愿活动。建军节、国庆节、中秋节……在传递爱心的第一线,蔡保柱和志愿者们通过“红色家访”,一起走进八一敬老院,深入周边山村,走进困难革命家庭。

“每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对我们青年来说都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成长!”在汪占洋的眼里,“红色家访”不仅能走进革命前辈的生活,重温革命奋斗历程,还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意义重大。在“延电八焊”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红色家访”的队伍中来。

3 年来,“延电八焊”先后与5 户革命后代家庭结成对子,帮扶慰问,解决困难,一同奔向小康。

从“红色招聘”到潜心钻研技术,从回报企业到参加志愿服务,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延电八焊”坚毅前行,成为延安“红色电厂”一张靓丽的名片,成为弘扬革命传统精神的一面旗帜,在延安老区熠熠生辉,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焊枪热电厂大唐
基于Solidworks 的蓝莓采摘车焊枪夹持机构设计
寻迹大唐
梦回大唐
如何在大唐朋友圈优雅炫富
Arplas焊在白车身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焊接空间的一种计算方法
智能化焊接制造设备
热电厂采购预算管理分析
某热电厂风机电机节能技术改造
风华绝代的大唐音乐剧:菩萨蛮与破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