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吉尔吉斯斯坦农业领域投资分析

2020-03-02 09:01文|
经济视野 2020年19期
关键词:吉尔吉斯一带一路农业

□ 文| 陈 黎

吉尔吉斯斯坦(以下简称“吉尔吉斯”)地处中亚地区东北部,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接壤,国土总面积19.99万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3月1日人口总数为650万。中吉两国历来是友好邻邦,贸易投资合作频繁,前往吉尔吉斯投资的中国投资者不在少数。希望本文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定参考。

农业概况

依靠丰富的水资源、优质的天然牧场、充足的光照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吉尔吉斯在苏联时期就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现在也是该国支柱产业。根据吉尔吉斯国家统计委员会数据,2019年,吉尔吉斯国内生产总值共计84.53亿美元,农业总产值约合32亿美元,占比约45%,全国60%以上的人员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业服务相关工作。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为小麦、大麦、玉米、水稻、燕麦、黑麦以及高粱等,经济作物为棉花、甜菜、烟草、花生等。2019年,吉尔吉斯可使用耕地面积128.76万公顷,主要集中在北部的楚河州和伊赛克州,南部的贾拉拉巴德州和奥什州,这几个地区土地肥沃、雨水充沛,尤其是南部的费尔干纳盆地,是最主要的农业产区。

不可使用耕地主要集中在纳伦州和塔拉斯州,这两个地区交通较不发达,山区地形复杂,以畜牧业为主。吉尔吉斯拥有900多万公顷优质牧场和天然割草场。畜牧业是吉尔吉斯传统优质产业,牛、羊、马是最主要的养殖品种,最大的养殖基地分别为:牛——奥什州,绵羊和山羊——贾拉拉巴德州,马——纳伦州。活动物、牛羊肉、皮、奶等畜牧业产品产量丰富、品质优异,具有极强的出口优势,且出口量逐年增长。

投资现状

根据吉尔吉斯国家统计委员会数据,2019年,吉尔吉斯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为8.76亿美元,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加工业、信息通讯、科技领域,农业领域投资额仅为14.01万美元,占比不足0.02%。主要原因在于,自1991年独立以来,吉尔吉斯爆发了两次颜色革命,执政联盟数次重组,政府更迭成为常态,贪污腐败丑闻频发,该国已成为中亚地区政治经济最不稳定的国家。而农业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的产业,资金回收周期一般在5年以上,不稳定的政治经济对于农业投资者来说风险较大。再者吉尔吉斯经济总量小,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业化程度低,农机、化肥、农药等必要物资长期依靠进口,使得投资者投资成本高,而产出效益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外国投资者的信心。此外,吉尔吉斯市场体量有限,若发展大型农业产业园,本国市场无法消化,大部分产品必须出口。但是吉尔吉斯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尚不成熟,加工、运输、保鲜、储藏等领域技术水平仍然较为落后,农产品仍旧以国内消化为主。

投资价值

首先,农业是吉尔吉斯政府重点扶持的优先行业,被定位为具有战略重要意义的行业。吉尔吉斯政府在“2013-2017年国家稳定发展战略”中拟定5年内农业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实施金额达1.4亿美元,用于对耕地灌溉系统现代化改造、农机租赁、建立化肥厂等领域,取得了初步成效。近年来,吉尔吉斯政府多次下达融资支持农业计划,并将计划纳入行政法规。《融资支持农业计划》已刊发至第8版,旨在通过国家预算、优惠贷款方式直接支持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业。政府领导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对农业的重点关注。世界银行、亚洲银行、伊斯兰复兴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以及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国家长期向吉尔吉斯提供低息无息贷款和无偿援助,用于支持其农业发展。2018年,吉尔吉斯政府发布国家发展战略,计划2040年之前投资208亿美元实施244项国家级项目,涵盖能源、农业、水利和民生等多个领域。未来至少20年农业仍将是吉尔吉斯的重点发展领域。

同时,吉尔吉斯农业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市场,在技术升级、生产理念更新、人员培训等方面亟需新鲜血液的注入。吉尔吉斯是中亚地区的贸易集散中心,销售路径畅通,地理位置优越,在技术完善的前提下销售网可以辐射周边多个国家。此外,该国人工费用低,2019年月平均工资仅为246美元,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较大优势。

此外,农业发展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开展“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提高农业对外合作水平,符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和愿景,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农业国际合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河南贵友集团吉尔吉斯“亚洲之星”农业产业合作区是截至目前中资企业在吉尔吉斯投资最大、最完整的农业合作项目,于2016年8月被国家商务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级“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成为中吉两国合作框架下的标志性项目。

投资建议

对于寻求海外发展的企业来说,吉尔吉斯农业有待开发,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拟前往吉尔吉斯投资的中资企业,除了密切关注政局和安全形势以外,建议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投资环境方面。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吉尔吉斯在190个参加排名的国家中位列第80位,在财产登记便利度、获得贷款便利度方面表现最好,在与电网连接便利度、合同执行保障方面表现最差,整体营商环境居中上水平。吉尔吉斯投资相关法律主要包括《投资法》、《自由经济区法》、《土地法》、《劳动法》、《税法》、《海关法》、《公司法》等,对外商投资的法律规定整体较为宽松,对于在优先经济行业和国家发展规划中规定的行业、地区进行的投资给予一定优惠,明确了对外国投资者财产安全及撤出自由的保障,赋予外国投资者国民待遇且无行业限制,实行外汇自由兑换和自由汇入汇出。税收方面,中吉两国于2002年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吉尔吉斯共和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适用于吉尔吉斯对所得征收的所有税收。吉尔吉斯政府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投资环境,但是部分政府人员依靠强权勒索中资企业的现象并不少见。此外,吉尔吉斯政府公信力低,民众反抗意识强,因为环境污染、利益分配不均等原因冲撞、破坏企业资产、干扰企业生产的事件频发。中资企业在享受投资便利之前,应聘请专业团队,了解法律、环保、税收、劳务各个方面的政策,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二是融资方面。吉尔吉斯融资较为便利。根据吉尔吉斯人民银行数据,截至2019年末该国有效注册的商业银行共计24家,包括两家全资国有银行,分别为RSK银行和农业银行。RSK银行是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成员行,也是当地规模最大的银行之一,在政府《融资支持农业计划》框架下为农业领域提供优惠贷款。农业银行是政府成立的专门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2019年,吉尔吉斯商业银行本币贷款平均利率为18%、美元贷款平均利率为10.1%,贷款成本较高。同时,吉尔吉斯银行规模较小,24家银行总资产约合35亿美元,贷款余额约合20亿美元,几乎没有能力支持大型项目。为降低资金成本、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投资者可以向中国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寻求支持,但是相对来说对于借款人的实力、信用结构等方面的要求会严格得多。

三是汇率风险方面,吉尔吉斯经济对外依存度高,本币汇率受外部因素的影响非常明显,尤其是主要贸易伙伴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对其影响最大,卢布、坚戈汇率贬值大概率也会直接或间接导致索姆贬值。2014年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经济形势恶化,卢布、坚戈持续贬值,索姆也随之大幅贬值。投资者可以通过及时兑换货币、购买金融衍生品等方式,或要求付款方直接支付美元或人民币,以对冲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结论

农业作为吉尔吉斯支柱产业,是未来政府大力发展的方向,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中吉两国政治友好,贸易往来频繁,开展农业合作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双赢,符合“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支持方向。但是,吉尔吉斯政治经济较不稳定,投资者应聘请专业的咨询团队,深入了解当地法律法规政策,评估各项风险之后谨慎前往投资。

猜你喜欢
吉尔吉斯一带一路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