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农村人居环境研究

2020-03-02 13:25
理论与当代 2020年3期
关键词:贵阳市人居受访者

刘 颖 马 龙

为深入了解贵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现状、剖析整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近期选取有代表性的9个村90户开展抽样调查,通过入户调查、召开座谈会、走访相关部门等方式开展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贵阳市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整治效果明显,村民对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果满意度较高,但存在五方面问题亟须关注。

一、贵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一)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容村貌“颜值”焕然一新

贵阳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来,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当问及您觉得本村人居环境是否干净整洁有序时,96.67%的受访者认为(基本)干净整洁有序。调查中了解到九成公共基础设施(公厕、垃圾收运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等)能够使用,84.44%的公共基础设施有专人管护。村内违建、乱建现象得到治理,乱堆乱放行为基本消除,83.33%的受访者认为本村不存在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搭乱建的现象。

(二)村庄清洁行动扎实开展,群众满意度认可度较高

贵阳市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季、夏季、秋季攻势,大规模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整治工作群众配合度、满意度和认可度较高。调查中,当问及本村是否组织开展环境集中整治活动时,81.11%的回答开展过或有时开展。当问到本村是否有保洁人员定期打扫公共区域卫生时,回答有保洁人员定期打扫的占76.67%,其中每天打扫的占42.22%,一周打扫一次的占8.89%,偶尔打扫的25.56%。调查中96.67%的受访者对本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满意,其中52.22%的认为满意,44.44%的认为基本满意。

(三)农村环境卫生显著改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得到有效治理,公共区域卫生环境显著改善,村民卫生意识有较大提高。无论是示范村还是非示范村,农村垃圾均能基本做到户清、村收、乡镇转运、区市县处理,摆脱了以往农村垃圾随意堆放、随意丢弃的习惯行为,调查中80%的受访者表示生活垃圾倒入固定的垃圾堆场。

(四)农村移风易俗深入人心,六成以上知晓并遵守村规民约

农村移风易俗深入人心,农村居民主体意识增强,主体地位提升,从“要我干净”变成“我要干净”。调查中96.67%的受访者认为村庄环境质量重要,其中88.89%的认为很重要,7.78%的认为比较重要。群众配合及参与意识较高,95.56%的受访者愿意投入一定资金改造自己的居住环境。88.89%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参与到本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其中55.56%的认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并愿意出钱,33.33%的愿意为改善环境出力。当问及本村村规民约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内容且村民是否知晓并自觉遵守,65.56%知晓并自觉遵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缺乏统一规划引导,基础设施覆盖面不足

由于农村多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条件较差,地势平坦的坝区面积较小,农户居住分散,加之缺乏统一的村庄布局规划引导,导致农房建设盲目性、随意性大,尤其是靠近城镇的村庄,甚至存在较为突出的违建现象,调查中超过12%的村民认为本村存在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搭乱建等现象。农户居住分散,导致饮水、公共照明、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加大,仍然无法达到全部覆盖。调研中发现基础设施配置与乡村旅游发展不匹配,限制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给当地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生活垃圾处理设备配备不足,倾倒生活垃圾和污水乱排乱放仍然存在

调查中了解到20%的受访者认为本村垃圾收运设施设备不能满足需要,14.44%的回答未配置设施设备;仍然有20%受访者就近倾倒生活垃圾。30%的受访者就近倾倒生活污水,11.11%倒入沟渠河套。调查中37.78%的受访者认为本村存在生活污水乱排乱放的现象;20%的认为饮用水源水质受到污染。当问及所在乡村环境水污染最主要来源时,18.89%选择生活污水,2.22%选择工业污水,1.11%选择化肥农药过度使用,4.44%选择垃圾下河,还有73.33%认为未受到污染。

(三)环境整治成本上升,村集体经费保障不足

调研中了解到绝大部分村配置了垃圾收运设施,由于农村生活垃圾排放量的增加,以及设施设备购置价格和人工成本上涨,运行费用均在5万元/年以上。仅靠村民所缴纳卫生费用无法维持设备更新以及垃圾转运、环卫工人等费用支出,村集体需额外投入资金维持运行,个别村集体收入不足10万元/年,经费保障严重不足,个别村由于缺资金没有安排专人打扫卫生,调查中23.33%的受访者表示本村没有保洁人员定期打扫公共区域卫生。

(四)个别村民环保意识不强,相关政策知晓率偏低

一是受落后观念的影响,个别村民公共卫生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没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垃圾乱丢、污水乱倒现象仍然存在。二是调查中了解到66.6%的受访者不了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的相关内容(三清一改两拆三化),30%的不知道村规民约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内容。三是个别村民自觉性不强,环境整治参与度不高,存在“等靠要”思想,超过11%的受访者认为人居环境整治是政府的责任,超过33%的不愿意为改善环境出钱。

(五)长效保障机制不健全,乡风文明尚有差距

由于资金不足、人员紧张、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个别村垃圾收运、污水处理等机制不健全,没有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作为长期系统性工程抓,导致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打折扣。调研中,部分村干部反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已经逐步完善,但长效维护管理是难题,迫切需要建立有利于各级部门协调合作、持续推进的资金保障、长效运营管理、评估与监督等长效机制。调查中10%的受访者表示本村没有专人管护本村公共基础设施,11.11%的表示有设施但管护不到位。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规划指导力度,完善环保政策措施

一是以整体规划为引导,结合贵阳市地形、地域特点,体现民族多元化特征,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统筹各相关部门资金、人员力量,指导区县抓好建设落实。二是加强对农村房屋建筑的建设管理,重点保护特色民居和历史文化建筑,注重对影响村落整体风貌的建筑进行整治,严禁违规违章建筑。三是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完善土地、河流、林地、湿地等相关政策措施,严禁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二)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基础设施覆盖面

一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推动饮水、供电、道路、住房、垃圾收运、污水处理、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完善,提高基础设施覆盖面,不断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二是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把道路设施、垃圾清运、污水处理等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实施“三清一改两拆三化”扮靓农村人居环境,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

(三)保障整治资金投入,确保治理机制可持续

一是要加强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重复投入,重点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二是强化产业支撑,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为长期持续管护村庄人居环境打下经济基础。三是建立完善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确保人居环境治理机制可持续运行。

(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营造整治良好氛围

一是通过走访宣讲、村规民约、宣传栏、村民大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政策内容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二是着力提升村民环境整治的主体意识和环保意识,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通过开展环境“整治日”“红黑榜”排名、创优模范户和脏乱差典型户评选等活动,激发村民荣誉感和幸福感,提高环境卫生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

(五)完善长效机制建设,健全督查考核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情况纳入各级、各相关部门责任目标,以考核为抓手,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久改善。二是建立完善村庄环境治理长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和党员干部带头作用,组织村民投工投劳,把建设管护改善人居环境转化为广大村民的自觉行动。

猜你喜欢
贵阳市人居受访者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Couple's dance helps lift spirits of millions
关于贵阳市低碳交通发展路径的探讨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离贵阳市区最近的滑雪场 高坡滑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