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科护士职业标准的全国专家共识

2020-03-02 14:43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创面修复科标准化建设专家委员会
感染、炎症、修复 2020年3期
关键词:烧伤科专科护士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创面修复科标准化建设专家委员会

烧伤是常见的意外伤害,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我国烧伤医学经过6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治疗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和疾病谱的改变,专科不断细化,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烧伤治疗与护理的终极目标不仅是提高烧伤治愈率和降低伤残率,还应最大限度使患者重返家庭和社会。因此,对烧伤科护士开展规范化培训,培养高素质的烧伤专科护理人才成为迫切之需。为了更好地规范和加强烧伤科护士队伍的能力和体系建设,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创面修复科标准化建设专家委员会特制订本职业标准的专家共识,供全国同行参考。希望全国同道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以便在申报国家标准时更加完善。

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1 烧伤科护士 英文术语Nurses of Burn Department。在烧伤护理专科领域,具有一定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并完成了专科护士所要求的教育课程学习及考核而被认定合格的护理人员。

1.2 初级烧伤科护士 英文术语Junior Nurse of Burn Department。经过初级烧伤科护士培训并考核合格,具备烧伤基本护理技能的护理人员。

1.3 中级烧伤科护士 英文术语Intermediate Nurses of Burn Department。经过中级烧伤科护士培训并考核合格,具备较高专科护理技能和较多专科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

1.4 高级烧伤科护士 英文术语Senior Nurses of Burn Department。经过高级烧伤科护士培训并考核合格,具备全面的专科护理技能和丰富的专科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

2 通用条件

2.1 基本要求 ①身心健康,无精神病史,无色盲、色弱,无双耳听力障碍[1]。②无影响履行护理职责的其他疾病、残疾或者功能障碍[1]。③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2]。④持有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本人近6个月内的健康体检证明[2]。⑤语言交流顺畅,善于与烧伤患者交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⑥通过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授权的烧伤科护士培训基地学习,取得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颁发的烧伤科护士等级证书。

2.2 素质要求 ①热爱烧伤护理工作,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②举止端庄,文明礼貌,态度和蔼,自尊自强[3]。③严谨求实,奋发进取,精益求精,虚心好学,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3]。④尊重和维护烧伤患者合法权益,不泄露护理对象隐私[[2,4]。⑤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5]。

2.3 申请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无从业不良记录,可申请相应等级的烧伤科护士职业鉴定考试。①初级烧伤科护士:具有护理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证书,经过初级烧伤科护士培训考核合格者;具有护理和相关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证书,且实际从事烧伤护理工作3年及以上者。②中级烧伤科护士:取得初级烧伤科护士资格后从事烧伤护理工作5年及以上,经中级烧伤科护士培训考核合格者;具有护理和相关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证书,且实际从事烧伤护理工作10年及以上者。③高级烧伤科护士:取得中级烧伤科护士资格后从事烧伤护理工作5年及以上,经高级烧伤科护士培训合格者;具有护理和相关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证书,且实际从事烧伤护理工作15年及以上者。

3 职业要求

烧伤科护士需要满足以下职业要求:①掌握烧伤科基本护理技能,协助患者进餐、更衣、排便等生活护理,为患者提供五官护理、皮肤清洁、翻身换垫等基础护理。②熟悉烧伤科不同病种的临床表现,了解疾病相关医学知识,为患者提供创面、用药、围手术期、营养、疼痛、心理、康复等护理。③掌握患者的病情观察要点,如意识、生命体征、尿量、伤口、管道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通知医师。④熟悉烧伤科疾病护理常规,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健康教育。⑤掌握烧伤科常见护理操作技术、急救技能。如吸痰、鼻饲、翻身床治疗、心肺复苏等。⑥熟悉烧伤科疾病的用药知识,包括用药种类、名称、用法、剂量和不良反应,遵医嘱用药并观察不良反应。⑦掌握专科常见设备、仪器的使用方法,如悬浮床、烧伤辐射治疗仪、护架、小儿床等,熟悉其维修与保养。⑧掌握护理风险正确评估及预防、处理技能,如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非计划拔管、血栓、窒息、皮瓣血运障碍、大出血等。⑨熟悉护理工作制度(包括职业安全),认真执行岗位职责。⑩熟悉医院感染相关知识,严格执行医院感染与消毒隔离制度。⑪了解患者心理状况,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给予心理支持。⑫熟悉康复相关知识,协助、指导烧伤患者的功能锻炼、康复训练。⑬掌握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时、准确地完成记录。⑭具有临床带教能力,圆满完成教学任务。⑮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如护士管理办法、护士条例等,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⑯不断更新烧伤专科护理知识与技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4 技能要求

本标准对各级别烧伤科护士的工作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4.1 初级烧伤科护士技能要求:掌握烧伤科基本护理技能。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基本操作及健康教育等。①掌握烧伤科患者基础护理,协助患者穿衣、进食、排便、清洁、翻身换垫等。②掌握烧伤科基本药物知识,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③掌握烧伤科常见护理风险预防与处理的技能,如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窒息、导管脱落等。④熟悉烧伤科一般护理常规,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健康教育,如常见疾病护理、创面护理、围手术期护理、饮食护理等。⑤掌握烧伤科基本护理操作,如吸氧、吸痰、静脉输液、雾化吸入、五官护理、保护性约束等。⑥掌握烧伤科治疗基本仪器与设备的使用,如输液泵、注射泵、营养泵、血糖仪、心电监护仪等。⑦熟悉烧伤科常见生化检验和检查的护理要点、注意事项、指标意义,如血、尿、粪常规检查,肝肾功能,血气分析,痰培养和床旁X线检查等。⑧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制度,如无菌操作、手卫生等。⑨熟悉疼痛相关知识,并进行有效干预来减轻疼痛。⑩关注烧伤患者营养,了解相关营养知识。⑪具备基本临床沟通技巧,理解、尊重烧伤患者,减轻其心理压力。⑫掌握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正确及时地完成护理记录。如生命体征、出入水量、意识、瞳孔、创面、病情变化及护理措施等。⑬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提升科研能力。

4.2 中级烧伤科护士技能要求:掌握烧伤科常用护理技能、急救基本技能。在提供基础护理、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增加急救知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①掌握烧伤科常规护理操作,如鼻饲、吸痰、口腔护理、会阴抹洗等。②掌握烧伤科常用药物知识,了解药物的种类、名称、剂量和主要不良反应。③掌握休克期补液原则,合理安排输液种类和速度,观察液体复苏效果,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④掌握烧伤科危急护理风险预防及处理技能,如过敏性休克、血栓、血管危象等。⑤熟悉各类复杂、疑难创面的护理,如溃疡、糖尿病足、压力性损伤等。⑥掌握烧伤科重症护理操作,如气管切开护理、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中心静脉置管维护、中心静脉压监测、有创血压和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等。⑦掌握烧伤科常见仪器及设备的使用,如翻身床、悬浮床、排痰仪、红外线治疗仪、光子治疗仪、血栓防治仪等。⑧协助医师使用烧伤科仪器及设备,如负压引流装置、清创刀、支气管镜、激光治疗仪等。熟练配合医师完成气管切开、深静脉置管、焦痂减张等技术操作。⑨熟练掌握烧伤专科常见镇静镇痛护理,如镇静镇痛评估、药物选择、观察及护理重点。⑩熟悉烧伤患者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技能,如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急性肾衰、肺水肿、脑水肿等。⑪掌握烧伤科急危重症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技能。如心脏骤停、窒息、大出血、休克、心力衰竭等。⑫熟悉烧伤科常见生化检验和检查的护理要点、注意事项、指标意义,如血气分析、内毒素检测、脑钠肽测定等。⑬熟悉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等的预防与控制,保障患者安全。⑭运用疼痛评估量表对疼痛进行评分,并评价疼痛干预效果。⑮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提供个体化的心理支持,协助实施心理健康计划。⑯掌握正确的营养评估方法,给予营养支持如肠内营养、肠外营养。⑰尽早指导与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减少瘢痕增生等引起的功能障碍。⑱做好临床带教工作,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⑲不断更新知识与技能,具有独立完成科研论文的能力。

4.3 高级烧伤科护士技能要求:掌握烧伤科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在提供基础护理、基本操作及专科护理、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急危重症护理、健康促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等。①掌握烧伤科整体护理知识,运用护理程序,能够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提供优质护理。②掌握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药物的使用知识,包括药理作用、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等。③掌握烧伤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如大面积烧伤、重度吸入性损伤、化学烧伤、严重电烧伤、脓毒血症以及烧伤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等。④熟练掌握成批伤员收治的流程及预案,具有指挥、协调能力。⑤掌握重症及康复仪器、设备的使用,如呼吸机、持续肾脏替代治疗仪、膝关节活动仪、上肢推举训练器、超短波治疗仪等。⑥熟练掌握烧伤科常见危急症的临床意义、观察要点及处理方法。⑦熟悉导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和血栓等。⑧熟悉烧伤科康复评定和常用康复疗法,如加压疗法、瘢痕内注射、可塑夹板的使用等。⑨熟悉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为患者提供营养测评、营养咨询及营养指导。⑩熟悉病房管理制度,协助或参与病房管理。⑪主持或指导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提高护理团队业务水平及护理质量。⑫掌握烧伤专业国内外发展动态,能解决本专业疑难问题,组织和指导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护理。⑬具有临床教学管理、为护士提供继续教育的能力,并促进学科发展。⑭熟悉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创新护理服务模式,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能力和水平。⑮具备牵头开展烧伤专科领域护理科研的能力,促进烧伤专科护理的发展。⑯具有促进患者和社会人群保健知识的能力,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6]。

5 培训要求

5.1 培训机构及职责 烧伤科护士培训基地需要具备医学人才培养资质,原则上应该是国家或地方政府认定的医学院校或专科培训基地。学校需有优厚的教学资源,完善的教学体系设置,先进的实验教学环境设备及临床技能训练中心。学校还需有高水平临床教学基地,且基地需具备良好的带教力量,充足的实践动手机会等,课程应该包含烧伤相关基础理论和烧伤专业理论2大部分。

5.2 培训内容及开展 ①培训教材。采用相关规划教材,选取与教学目标和课程特点相适应的培训内容。各级烧伤科人才培训基地制定标准化统一培训计划,设置培训课程。②培训地点。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标准教室和实操训练室。③培训期限。初级烧伤科护士不少于6个月;中级烧伤科护士不少于3个月;高级烧伤科护士不少于1个月。

6 考试、考核及颁证

经考试、考核合格的参训人员,由国家认定的权威机构统一颁发烧伤科护士等级职业证书。烧伤科护士等级职业证书信息在国家认定的权威机构网站发布。获得烧伤科护士等级职业证书后,如有违法行为,将取消其所获资质证书并予以公布。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专科知识及技能。取得烧伤科护士等级职业证书者,每年须参与国家级的烧伤专科培训或继续教育学习,且不少于1次,每2年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资质审核。

《烧伤科护士职业标准的全国专家共识》编写组

顾问:付小兵(解放军总医院)

夏照帆(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孙永华(北京积水潭医院)

陈 璧(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组长:黄跃生[深圳市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专家组成员(单位名称以拼音排序,姓名以姓氏笔画排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庆连,北京积水潭医院沈余明、张国安,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王德怀,甘肃省人民医院周军利,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李宗瑜,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唐洪泰,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冯建科、张庆富,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高庆国,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吕国忠,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原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程飚,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杨红明、姚咏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胡大海、费舟,陆军军医大学(原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家平,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光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张逸,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姜笃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陆树良,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李小兵,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谢卫国,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姜玉峰,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韩春茂,《中华创伤杂志》刘国栋,《中华烧伤杂志》王旭、梁光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吴英、张丕红、黄晓元

猜你喜欢
烧伤科专科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PBL联合EBL教学在临床外科教学中的效果研究
优质护理在烧伤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有效性分析
PDCA循环法在烧伤科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应用效果
烧伤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方式及价值评估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