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王:逼出来的胆量

2020-03-02 06:55赵宝娣
莫愁·时代人物 2020年1期
关键词:枪支设计师设计

赵宝娣

95式枪族,当前中国解放军主力装备之一,它以精度最高、重量最轻、尺寸最小、有效射程最远四个第一,称雄于世界枪支之林。朵英贤,正是这一枪支系列的总设计师。

挂帅研究新型枪

17岁时,朵英贤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华北大学工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这一年,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华大工学院设立了自动武器专业,该专业主要研究步兵自动武器、40毫米以下口径的高射自动武器、航空自动武器设计。朵英贤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专业,师从自动武器著名专家余道文。

1960年秋,华大工学院接到了攻克国家重点技术项目——67式两用机枪的秘密任务。当时,朵英贤已经留校担任教员,而且在全国兵器界小有名气,学校信任地把该项目交给了他。

朵英贤接受任务后,克服重重困难,多次完善67式两用机枪的设计,使其功能大大提高。眼看胜利在望,设计方案即将定型,朵英贤却因故被调离,研制任务由他的学生接手。虽然离开了研制岗位,朵英贤仍念念不忘机枪的研发设计,提出很多合理建议。最终在朵英贤等人的努力下, 67式两用机枪生产图纸设计定型。研制成功后,当即被投入生产并列装全军。

1971年,我军为提高战斗力,决定研制第一代5.8毫米枪族系统。经过多次实战演习,到1989年设计定型,总体性能仍与国外的枪型差距明显。1991年,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正式任命朵英贤为该枪族的总设计师。

逼出来的胆量

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枪族系列是苏联的AK-47和美国的M16。在接到任命之前,朵英贤就曾对以上枪型进行过分析,得出了一个结论:美国的精度高,可靠性不强;苏联的可靠性强,精度不高。

为了求证自己的判断,1988年和1989年,朵英贤先后以兵工学会的名义,把美国著名兵器专家M16的总设计师尤金·斯通纳,以及苏联著名武器专家AK-47系列枪族设计师卡拉什尼科夫请到了北京。

来到中国的两位枪王,并没有把朵英贤放在眼里,他们之所以来中国,都是想给自己“打廣告”。他们拿出自己的新式步枪,将其吹得天花乱坠。朵英贤说:“不能不信,他们的广告有些地方确实说出了一些原理;也不能全信,全信就会上当。”

两位枪王对他们的核心技术闭口不谈,但通过与两位枪王的交流,朵英贤还是证实了自己的判断,摸到了制作新型5.8毫米枪的门路。

新5.8毫米枪族项目正式启动后,朵英贤提出了“发扬优势,缩短差距,创出新路”的思路。一方面,他组织专家从不同角度实践和论证设计方案,另一方面不断了解国外的先进设计,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改进并超越。

朵英贤带领他的团队,日思夜想,反复研究。短短数月,他的头发全熬白了。有人提出:咱们就仿美国的M16 枪支来造。朵英贤坚决不同意,他说:“仿造,只会仿造出二流枪,在战场上,肯定没有竞争力。咱们必须自力更生,设计出最优质的枪支。”面对现实,朵英贤被逼出了胆量,他要带领团队突围,闯出一条枪械制造的新路。

95式枪族

朵英贤相信实践出真知。他不光研究美国、苏联的先进枪支,还将奥地利、比利时以及法国等国家的先进武器纳入研究中。当时国外的枪械设计已经比我国先进了二三十年,但朵英贤的目标是不仅要赶上,还必须超过美苏两大国的枪械技术。

朵英贤和团队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当时国内兵工产业的技术储备不足,在技术、材料和工艺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兵器强国,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成了众人的难题。经过几个月的调研和试验,最后朵英贤大胆出击:“我们不靠技术取胜,不以材料、工艺争先,我们靠结构方案超越他们。”

随后,朵英贤带领团队运用动力学原理,设计出上千套结构方案,然后在方案里百里挑一,逐一试验,一直改进出最完美的方案:精度好,可靠性好,结构上更好!

由于朵英贤团队不断超越自身的创新精神,我国新一代5.8毫米枪族仅用了不到5年时间,就以惊人的速度全系统设计定型了。随后,经国家有关部门严格检测,新枪族的性能全面达到预先设想的技术指标,总体性能甚至超过了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朵英贤因此被誉为“中国95式枪族之父”和“中国枪王”。

从1997年伴随着驻港部队官兵初次亮相,到2019年在建国70周年阅兵仪式上大放异彩,95式枪族一直是我军装备的先进轻型武器。朵英贤院士,也一直奋战在科研第一线。他常说,自己研究了一辈子枪支,并不是为了造出威力最大的枪,而是为了让爱好和平的人有能力来维护和平。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

猜你喜欢
枪支设计师设计
我是小小设计师
BUBA台灯设计
创意设计师
“枪支共享”
澳大利亚民众上缴逾5.7万支非法持有枪支
有种设计叫而专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天才设计师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