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与《楚辞》中渔父形象异同之处

2020-03-02 02:18黄晓晴
现代交际 2020年2期
关键词:渔父楚辞屈原

黄晓晴

摘要:《庄子》和《楚辞》是两部先秦时期经典著作,各有一篇名为《渔父》的文章,两篇文章中“渔父”的形象有异有同:有着相似的外在形象而又扮演着不完全一致的角色。“渔父”形象的构造各有千秋,同时也奠定了“渔父”于中国文学史上的睿智洒脱的形象特点。对比两部著作中的“渔父”篇,总结了二者“渔父”形象的异同之处。

关键词:庄子 楚辞 屈原 渔父

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2-0093-02

“渔父”的形象最早出现于《庄子》和《楚辞》中,《庄子》与《楚辞》塑造了“渔父”在中国文学作品中洒脱的智者形象,对比两部著作中的“渔父”篇,总结了二者“渔父”形象的异同之处。

一、“渔父”形象对比分析

1.《庄子》中“渔父”形象的分析

《庄子》中“渔父”形象多通过渔父与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展现。开篇对渔父的外貌作了简单的描写:“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从外貌上可见其山林隐士的气质;而在与孔子对话时,渔父所展现的是一名说教者形象,他毫不留情地批判孔子的行为是“苦心劳形以危其真”,是“远哉其分于道也”。

文中通过孔子的谦虚求问衬托了渔父的智者、圣人的形象,渔父其实是老庄思想的载体,对于孔子劳其心神,毕其一生精力去倡导礼教这一行为给予了否定性的评价。渔父认为,“天子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而孔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渔父给予的评价是“不泰多事乎”!这一观点完完全全体现了道家各安其职、不越本分、“老死不相往来”的“无为”思想。

渔父认为孔子所做的事情是“八疵四患”,这样的人离“道”非常远——“外以乱人,内以伤身,君子不友,明君不臣”,也無法达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逍遥”境界。

紧接着孔子继续向渔父发问:“丘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围于陈蔡。丘不知所失,而离此四谤者何也?”渔父用“人畏影恶迹而疾走,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这个充满哲理的比喻来告知孔子:要想真正免于祸,其实只要归隐山林(处阴以休影),不问世事(处静以息迹)即可。

继而孔子向渔父进行第三次提问:“请问何谓真?”对于这个问题,渔父通过一个类比得出“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的结论,来为孔子指明“求道”的根本途径就是效法自然本真,不拘于世俗。同时,渔父代表道家学派严厉地批评孔子的终日所操劳倡导的仁义礼教都是庸碌无谓的,否定了孔子积极入世的做法。

在《庄子》中,“渔父”是道家思想的载体,作为道家的发言人,其在作品中是处于主体地位的;而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接受批判的对象,在作品中处于从属地位。作品通过渔父对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的批判,衬托出道家思想的正统性及其合理性,通过描述孔子对渔父的谦卑恭敬之态,凸显道家思想的高深,借孔子来确立道家思想的“圣学”地位。

2.《楚辞》中“渔父”形象的分析

《楚辞》中“渔父”形象,完全依靠渔父与屈原的对话展现的。文中对渔父的外貌没有任何描写,却成功地将渔父的形象传神地展现出来。首先是渔父偶遇屈原后的第一次提问:“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细思可知,渔父这里的提问并不是真的一无所知的,首先他一眼就认出屈原并对他的身份了如指掌,继而提出反问,可见其对世事的了解,短短一句发问,一个洞察天下事的智者形象就跃然于纸上了。

《楚辞》中的“渔父”是一个等待者,等待着屈原的到来,引导他抒发内心郁结。屈原饱受流放之苦,形容枯槁地游于江潭,他需要一个发泄口,而此时渔父出现了。与其说渔父与屈原是偶遇的,不如去相信渔父一直在等待屈原的出现,寓意着等待屈原的并不是渔父,而是悼念屈原的楚国人,他们怀念高洁不屈、忠贞爱国的屈原,他们派来了渔父等待屈原,他们给屈原一个表明清白忠贞的机会。

面对屈原宁愿“伏清白以死直”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渔父劝其“淈其泥而扬其波”“餔其糟而歠其醨”,这样的建议,看似是在怂恿屈原去随波逐流,放弃崇高的气节追求,实则不然,如此判定渔父是不全面、不深刻的,是将渔父的人物形象扁平化了。如果说渔父真心要劝告屈原去同流合污,那么他为何不按着自己说的去做呢?以渔父的智慧,他定能纵横官场,游刃而有余,但是渔父并没有这样做。渔父的劝告只是在进一步地诱导屈原抒发内心郁结,并不是真的想让屈原去淈泥扬波,餔糟歠醨。而且渔父是在劝告屈原摆脱尘世的烦恼,归隐山林,但是屈原并没有领悟到渔父的真正劝告。

随之,屈原用三个反问句来回应渔父,表明自己坚持洁身自好的人生信条。最后,渔父莞尔而笑,唱着“沧浪歌”鼓枻而去,全文终结。渔父始终保持着一个隐士洒脱的风度,他知道屈原执着于家国事业难以解脱,因此他也不打算再做无谓的劝告。在某种程度上,渔父是在遵循道家“无为”的人生准则——履行好本份内的职责,不过多干预事态的发展。人各有志,渔父尊重屈原的选择,因此他随后并没有与之辩驳,而是淡然潇洒地离去。

《楚辞》中的渔父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在这篇悼念屈原高洁情操的文章中,受楚国人民爱戴的屈原才是主角,渔父是一笔点缀,为屈原能抒发内心郁结而存在,其对世事的“无为”态度也凸显出屈原忠贞爱国的高尚情操。

二、“渔父”形象的相同之处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两部作品中的“渔父”都有高洁洒脱的隐士风度,都是饱读诗书、学识渊博之人,对世事都了然于心,胸怀天下,但始终坚持着远离世俗,隐忍是他们的人生智慧,面对世俗的烦扰,他们莞尔一笑,乘水而去,隐身渔樵,他们的性子里都有水的特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其次,两个渔父的思想有一定的相同之处——推崇道家思想;他们都是带着使命来的,《庄子》中的渔父是来传“道”解惑的,而《楚辞》中的渔父则来诱导屈原抒发心中郁结、劝其归隐山林的,两者不谋而合的是都遵循着道家的思想,《庄子》中渔父是道家思想的传播者,《楚辞》中的渔父是道家思想的践行者。

最后,作品对渔父的“白描”手法让其形象显得尤其简单洁净。《庄子》中孔子与渔父是偶遇的,《楚辞》中屈原与渔父也是偶遇的,且最后渔父都淡然洒脱地离去。我们不知渔父来自何方又要去向何方,一个具体的人物到最后消隐于山水中,只留下其观点让人思考,犹如水墨画中的留白,给人以想象和品味的空间。

三、结语

《庄子》和《楚辞》塑造了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渔父”形象,两者在渔父形象的塑造上根据行文需求有异有同,《庄子》中渔父作为道家学说的载体承担着弘扬道家文化的使命,因此渔父处于主体地位;而《楚辞》中屈原才是要歌颂的对象,渔父则处于从属地位,是劝慰者的形象,突出屈原的高洁。渔父形象的塑造各有千秋,但都有洒脱睿智、恬淡自适的智者形象。

参考文献:

[1]徐志啸.《庄子·渔父》与《楚辞·渔父》[J].文学遗产,2009(4):137-140.

[2]杨博翔.《楚辞·渔父》中“渔父”的形象解读[J].文学教育(上),2017(8):54-55.

[3]张少杰.楚辞“渔父”形象内蕴探微[J].职大学报,2008(3):30-33.

[4]李以良.山水画中的渔父形象[J].美术观察,2018(9):95-97.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渔父楚辞屈原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言行不一”的渔父
屈原之死
爱过的人会殊途同归
渔父:一颗自由的灵魂
屈原送米
屈原的身份
朝华已披 夕秀方振
关于渔父的观察报告
以《诗》释《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