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多甙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2020-03-02 11:33谷敬欣赵振军左惠芬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期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甲氨蝶呤

谷敬欣 赵振军 左惠芬

【摘 要】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单独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1%、压痛及肿胀关节数分别为(2.6±1.3)个及(10.2±0.9)个、晨僵(31.0±2.0)min、IL-1(90±4)pg/ml、IL-4(120±5)μg/ml、IL-6(74±5)pg/ml、IL-17(9±2)pg/ml、CTX(0.2±0.1)ng/ml、PINP(40±1)μg/L,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够减轻关节压痛、肿胀症状,缩短晨僵时间,减轻炎性反应,提高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甲氨蝶呤;雷公藤多甙片;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

【中图分类号】R5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1--02

前言:类风湿性关节炎为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一种,病因未明,患者症状以晨僵、关节畸形为主。随着病程的延长,疾病可累及心血管、呼吸及肾脏系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临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药,以甲氨蝶呤为主。有研究指出,将雷公藤多甙片联合应用到治疗过程中,效果更佳。本文于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作为样本,阐述了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疾病的方法,观察了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n=34)性别:男/女=19/15,年龄(53.90±10.15)岁,病程(3.84±2.09)年。对照组(n=34)性别:男/女=20/14,年龄(54.16±9.74)岁,病程(3.95±2.14)年。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 (1)患者均已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且合并骨质疏松。(2)无药物使用禁忌症。(3)依从性良好。(4)无肝肾功能障碍。(5)自愿参与。

1.3 方法 对照组单独给予甲氨蝶呤(10mg/次,1次/周,口服)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雷公藤多甙片(30~60mg/d,1次/d,口服)治疗。4周为1疗程,连续均连续治疗4疗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有效率97.1%,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患者症状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压痛及肿胀关节数分别为(2.6±1.3)个及(10.2±0.9)个、晨僵(31.0±2.0)min,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 实验室指标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IL-1(90±4)pg/ml、IL-4(120±5)μg/ml、IL-6(74±5)pg/ml、IL-17(9±2)pg/ml、CTX(0.2±0.1)ng/ml、PINP(40±1)μg/L,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炎性反应严重,且多伴有关节压痛、肿胀及晨僵,患者痛苦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低[1]。疾病的常规治疗药物,以甲氨蝶呤为主。该药物进入人体后,能够与双氢叶酸还原酶结合,抑制二氢叶酸形成。此外,该药物的应用,对嘌呤的合成同样具有抑制作用,这对患者关节压痛、肿胀的减轻,具有重要价值。临床研究发现,甲氨蝶呤用药,抗炎效果同样值得肯定[2]。本文研究发现,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疾病后,患者有效率73.5%。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者压痛及腫胀关节数分别为(6.1±0.6)个及(17.5±0.2)个、晨僵(60.3±10.3)min,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症状有所减轻,本组患者治疗后炎性反应同样有所改善。

为进一步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本院将雷公藤多甙片应用到了治疗过程中,该药物为中成药,功效在于抗炎、抑制免疫反应,使患者的病情得以减轻。故将其与甲氨蝶呤联合应用到疾病的治疗中,可取得显著的效果。本文研究发现,采用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率97.1%,与单独给予甲氨蝶呤治疗相比,有效率更高。通过对患者症状的观察发现,本组患者治疗后压痛及肿胀关节数分别为(2.6±1.3)个及(10.2±0.9)个、晨僵(31.0±2.0)min,与未给予雷公藤多甙片者相比,症状明显减轻,提示病情好转。对比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发现,采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者,治疗后IL-1(90±4)pg/ml、IL-4(120±5)μg/ml、IL-6(74±5)pg/ml、IL-17(9±2)pg/ml、CTX(0.2±0.1)ng/ml、PINP(40±1)μg/L与单独给予甲氨蝶呤者相比,优势显著(P<0.05)。本文的研究成果,证实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值得注意的是,甲氨蝶呤用药,易诱发恶心呕吐、口腔溃疡、脱发、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因此,用药期间,应适当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并对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积极补充营养,在增加骨密度、减轻压痛等临床症状的基础上,提高疾病治疗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采用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够减轻关节压痛、肿胀症状,缩短晨僵时间,减轻炎性反应,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可于确诊后,给予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上述药物治疗疾病,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张文娟.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短期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129-130.

刘敏,王培蓉,马方伟.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VEGF、VEGFR2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J].陕西中医,2016,37(01):72-74.

猜你喜欢
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甲氨蝶呤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分析及防治
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