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效果分析

2020-03-02 11:33江洁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期
关键词:时间段糖化血脂

江洁

【摘 要】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血脂检测应用在2型糖尿病(T2DM)检测中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9月-2019年3月为时间段,选择此时间段内40例健康体检者设置对照组,并选择此同时间段内40例T2DM患者设置实验组,全部入选者均接受HbA1c检测与血脂检测,比较两组的HbA1c、HDL-C(高密度胆固醇)、LDL-C(低密度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指标。结果:(1)实验组的HbA1c是(8.41±1.23)%,大于对照组(5.32±0.48)%,P<0.05;(2)实验组的HDL-C、LDL-C、TG、TC指标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T2DM患者应用HbA1c检测与血脂检测,可对疾病确诊提供可靠性依据,所以此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检测;2型糖尿病;检测效果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1--02

T2DM起病隐匿,但患者往往同时存在血脂代谢异常与高血糖表现,所以若是能够明确血脂检测与HbA1c检测的效果,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本文分析了HbA1c与血脂检测应用在T2DM检测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9月-2019年3月为时间段,选择此时间段内40例健康体检者设置对照组,并选择此同时间段内40例T2DM患者设置实验组。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50-77岁,平均年龄(64.6±3.1)岁,病程2.3-6.5年,平均病程(4.3±1.5)年,空腹血糖小于5.6mmol/L;实验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6.2±3.4)岁,病程2.5-6.8年,平均病程(4.2±1.2)年,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纳入标准:①实验组入选者均在接受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后确诊为T2DM,且有糖耐量异常表现;②全部入选者均在知情研究活动的前提下,表示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器官功能障碍;②慢性疾病。对照组与实验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并无明显差异,P>0.05,所以可以分组对比与研究。

1.2 方法 全部接受检查者均需禁食12h,并于次日清晨采集5ml空腹静脉血,然后在实施抗凝剂处理后,先行分离血清,再于规定时间制成标本,逐一检测HbA1c与血脂指标。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指标为HbA1c、HDL-C、LDL-C、TG、TC。(1)HbA1c:借助金标全血定量法完成检测[1];(2)HDL-C、LDL-C、TG、TC:其中HDL-C、LDL-C需借助直接清除法进行检测,而TG、TC需借助酶联显色比色法予以测定[2]。

1.4 统计学方法 需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与处理本次研究活动中产生的观察数据,其中HbA1c、HDL-C、LDL-C、TG、TC的数据表示方法均为(),需行t检验,P<0.05代表有对比意义。

2 结果

对比与分析数据后可知:(1)实验组的HbA1c是(8.41±1.23)%,大于对照组(5.32±0.48)%,P<0.05;(2)实验组的HDL-C、LDL-C、TG、TC指标均大于对照组,P<0.05(具体内容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因高血糖而引起,高血糖则与胰岛素功能受损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患者长期受高血糖影响,容易损害神经、肾、肝等器官组织,最终出现功能障碍,导致残疾或是死亡等不利后果。另外,若是从发病机制或是病因着手,对糖尿病进行划分,此病又可以分为T1DM(1型糖尿病)与T2DM[3],两种类型疾病表现不同,检测方法也有所区别,其中T1DM多表现为消瘦与多尿,遗传因素是主要致病原因;而T2DM通常表现为疲乏无力与肥胖,由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诱发此病。

通常来讲,T2DM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并且T2DM患者人数约占全部糖尿病患者人数的90%[4],此病患者胰岛素功能虽未完全丧失,然而作用效果却不佳,所以属于相对缺乏胰岛素的疾病类型,当通过口服药物等途径为患者补充胰岛素后,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另外,T2DM往往伴有血脂异常,而导致血脂异常的原因主要是:第一,机体不能正常分泌所需的胰岛素,所以出现了血脂代谢紊乱;第二,机体内血糖浓度过高,但是却难以分解利用,所以机体会自动合成血脂,为机体提供能量。此外,当机体血糖浓度在大于正常数值后,长寿组织蛋白与血红蛋白会出现糖基化,促使糖化终产物合成,并对血管壁造成损伤,继而增大动脉粥样硬化出现的概率;且胰岛素在机体内的存在对脂蛋白脂肪酶活性有一定的激活效果,可生成大量游离脂肪酸,使得总胆固醇水平上升,所以血脂升高的后果十分严重,不仅会增加血管壁沉积物数量,阻碍血液正常流动,还会引发其他疾病。因此,血脂异常实则与糖尿病密切关系密切,通过检测血脂指标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类并发症。本次研究也表明,实验组的HbA1c、HDL-C、LDL-C、TG、T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提示HbA1c检测与血脂检测均能用于糖尿病诊断。

综上所述,基于血脂检测与HbA1c檢测均对检测T2DM效果明显,所以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管园园.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0):63-64.

李华.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0):50-51.

耿继儒.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J].中外医疗,2018,37(12):183-185.

李秀华,周黎.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06):62-63.

猜你喜欢
时间段糖化血脂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夏天晒太阳防病要注意时间段
你了解“血脂”吗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不同时间段颅骨修补对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
不同时间段服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31例
胆宁片治疗胆囊摘除后血脂升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