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策研究

2020-03-02 11:33代焕焕高彦利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恶性肿瘤心理特点

代焕焕 高彦利

【摘 要】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阐述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策,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给予心理疏导,观察组采用中医方法给予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20.15±1.45)分、SDS(23.10±2.00)分、依从性97.30%、负面情绪存在率8.11%、满意度94.59%。对照组干预后SAS(35.16±2.74)分、SDS(36.44±1.59)分、依从性81.08%、负面情绪存在率43.24%、满意度78.38%。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可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其依从性。

【关键词】恶性肿瘤;心理特点;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1--01

恶性肿瘤患者,多伴有恐惧、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加之疼痛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往往较低。常规采用西医的方式给予心理疏导,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负面情绪。但有研究指出,联合采用中医方法给予干预,效果更佳。本文于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随机选取74例作为样本,阐述了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方法,观察了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n=37)性别:男/女=21/16,年龄(59.10±12.30)岁,病程(10.25±2.03)个月。对照组(n=37)性别:男/女=22/15,年龄(58.79±11.44)岁,病程(10.54±1.87)个月。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给予心理疏导,观察组采用中医方法给予心理干预。

1.2.1 西医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通过与患者沟通的方式,对其进行心理干预。与患者沟通前,需主动进行自我介绍,拉近护患距离。当获取患者的信任后,护理人员应询问其是否存在负面情绪,询问其负面情绪的表现,并从家庭、个人因素、经济、护理因素、环境等方面出发,寻找导致患者心态欠佳的原因,给予针对性的干预。如患者的负面情绪由家庭成员不支持所导致,护理人员需主动与其家人沟通,嘱家属加强对患者的关注,减轻负面情绪。如患者的负面情绪因癌性疼痛所导致,可考虑给予镇痛类药物缓解疼痛,改善心态。针对负面情绪因经济负担大所导致者,护理人员应强调依从治疗的重要性,避免患者因此而放弃治疗。如患者的负面情绪来源于护理质量低,则应根据患者的要求,给予妥善的干预。

1.2.2 中医心理干预

(1)五行音乐疗法:可将五行音乐疗法应用到患者的心理干预中,改善心态。宫商角徵羽,分别对应土金木火水,对应七情。针对焦虑者,应播放“徵”音(如:《紫竹调》),恐惧者,应播放“角”音(如:《胡笳十八拍》),抑郁者,应播放“宫”音(如:《十面埋伏》)。(2)顺情从欲:中医典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简言之,顺应患者的意愿,是减轻其心理负担、缓解负面情绪的关键。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讯问患者是否存在护理需求,并尽可能予以满足。(3)移精变气:移精变气,指通过分散注意力的方式,改变患者的精神意念活动指向,缓解负面情绪的措施。中医认为,采用“导引”、“吐纳”、“行气”的方式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干预,均可达到改善病情的目的。对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每日“吐纳”、“行气”,多与他人沟通,尽可能回归社会,参加“广场舞”等社会活动,使负面情绪得以减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对比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20.15±1.45)分、SDS(23.10±2.00)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惡性肿瘤患者,负面情绪主要体现在焦虑、抑郁、恐惧、绝望等方面。针对患者所实施的常规西医护理,内容以护患沟通、心理疏导为主[1]。护理人员虽可根据患者的负面心理来源,采取措施给予干预,但效果欠佳。本文研究发现,实施常规西医护理后,患者SAS(35.16±2.74)分、SDS(36.44±1.59)分,与干预前相比,患者心态可见小幅度改善。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者依从性81.08%、负面情绪存在率43.24%、满意度78.38%。

为进一步减轻负面情绪,本院尝试将中医心理干预措施,应用到了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本院所应用的中医干预措施,包括“五行音乐疗法”、“顺情从欲”、“移精变气”等。采用五行音乐疗法给予干预,可针对性的调整患者的心态,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通过“顺情从欲”的方式给予干预,可使患者的护理需求得到满足。通过“移精变气”的方式给予干预,则可使患者的注意力得到转移,使其能够在社会活动中获得快乐,使负面情绪得以减轻。本文研究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护理后,患者SAS(20.15±1.45)分、SDS(23.10±2.00)分,与常规护理相比,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明显减轻(P<0.05)。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者依从性97.30%、负面情绪存在率8.11%、满意度94.59%,与常规护理相比,优势显著(P<0.05)。

综上所述,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可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其依从性。

参考文献:

王静,姚彩霞.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19,43(04):664-666.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护理恶性肿瘤心理特点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脑卒中睡眠障碍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