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降低儿科患儿腕带佩戴缺陷率中的应用效果x

2020-03-02 11:33朱传爱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期
关键词:缺陷率腕带品管圈

朱传爱

【摘 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儿科患儿腕带佩戴缺陷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模式,抽查我院儿科2018年10月1日-10月31日期间接收的患儿2790人次腕带佩戴情况,存在问题例数1593例,作为对照组;改善中2018年11月1日-11月30日期间接受的患儿2933人次腕带佩戴情况,存在问题例数1218例,改善后12月1日-31日期间接收的患儿1695人次腕带佩戴情况,存在问题例数467例,改善中、改善后腕带佩戴情况,共存在问题例数1685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数据儿科患儿腕带佩戴缺陷率,及缺陷原因,进行相应的改善方案,进而使得儿科患儿腕带佩戴缺陷率有效降低,更好的保证患儿护理的安全。结果:对比两组数据,进行品管圈活动之前的对照组儿科患儿腕带佩戴缺陷率是57.1%,进行品管圈活动之后改善中的观察组儿科患儿腕带佩戴缺陷率为41.53%,以及行品管圈活动之后改善中的觀察组儿科患儿腕带佩戴缺陷率为27.6%,说明通过改善后的品管圈活动使得患儿的腕带佩戴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我院的儿科住院患者间进行管圈活动,利用相应的管理工具,可以达到降低儿科患儿腕带佩戴缺陷率的效果,正确且规范进行腕带佩戴,提升医护人员的腕带核实观念,进而更好的确保儿科患儿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品管圈;儿科;腕带;缺陷率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1--02

品管圈是一种效率很高的品质管理方法,其是采用相近或者能够产生互补的医院工作人员,经过自发性做组织形成的多人为圈的工作团体,利用大家的通力合作、急中生智,依照规定的工作模式,又或者是采用科学化化的工具和品管方法,来处理工作场地、工作管理等所出现的障碍。准确的区分儿科患儿的身份,是保障患儿治疗护理安全的重要基础,是确保患儿人身安全的保障措施,医护人员在进行身份核对的时候,会因为患儿年龄太小,容易哭闹,无法进行沟通,不愿积极配合工作,患儿家长容易听错信息,或者误答了信息等问题。因此,为了能够更加精准的辨别患儿的个人身份,我院对住院患儿实行了运用管理方法识别患儿身份,对新生儿实行双腕带管理。因为护士对腕带使用重视不足,宣教不到位,家长不配合,护士对腕带佩戴流程使用不规范,患儿带哭闹、啃咬、撕扯,护士佩戴过松或过紧,致使腕带佩戴缺陷率不断提高,由此,本院儿科一病区成立了品管圈,对护士进行腕带管理制度、腕带使用佩戴流程进行培训考核,患儿住院期间适时对患儿及家长宣教,并对患儿的腕带佩戴方法进行了改进,腕带佩戴后舒适感增强,以此更好的降低患儿的腕带佩戴缺陷率,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次研究调查数据是我儿科一病区在2018年10月1日-10月31日期间接受的患儿和2018年11月1日-12月31日期间接收的患儿,分别采用改善前、改善中及改善后的腕带佩戴模式的效果和影响展开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模式,抽查我院儿科改善前在2018年10月1日-10月31日期间接收的患儿,2790次腕带佩戴情况,存在问题例数1593,以及改善中2018年11月1日-11月30日期间接收的患儿2933人次腕带佩戴情况,存在问题例数1218例,改善后12月1日-31日期间接收的患儿1695人次腕带佩戴情况,存在问题例数467例,改善中、改善后腕带佩戴情况,共存在问题例数1685,对比两组数据儿科患儿腕带佩戴缺陷率有效降低及缺陷原因,进行相应的改善方案,进而使得儿科患儿腕带佩戴缺陷率有效降低,更好的保证患儿护理的安全。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我院儿科在2018年10月1日-10月31日期间接收的患儿,2790次腕带佩戴情况。

1.2.2 观察组:我院儿科2018年11月1日-12月31日期间接收的患儿4628次腕带佩戴情况。

1.3 观察指标: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腕带佩戴情况,两组患儿腕带佩戴情况SAS评分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录入数据方法,进行分析,计算数据用(%)表示。

2 结果

品管圈活动前后腕带佩戴缺陷率比较,表1。抽查我院儿科在2018年10月1日-10月31日期间接受收的患儿,2790人次腕带佩戴情况,存在问题例数1593,以及2018年11月1日-12月31日期间接收的患儿4628次腕带佩戴情况,经过改善中、改善后的存在问题例数1685,对比两组数据,进行品管圈活动之前的对照组儿科患儿腕带佩戴缺陷率是57.1%,进行品管圈活动之后的观察组儿科患儿腕带佩戴缺陷率为27.56%,说明通过改善后的品管圈活动使得患儿的腕带佩戴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本院的儿科把品管圈工具作用在患儿腕带佩戴缺陷改进当中,很好的降低了儿科患儿腕带佩戴缺陷率,并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效果,因此,对品管圈的质量创新改善工具在儿科的使用推广上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很好的提升了医务人员采用其管理工具,来处理儿科患儿的临床问题的能力,本院儿科在改善患儿护理质量上正好采用了品管圈工具,着重探究和分析了儿科患儿腕带佩戴缺陷的原因,并且以降低缺陷率为主要问题,经过解决目的设置、缺陷率现状分析等部分来提高儿科医务人员核查腕带制度,提升医务人员核查腕带的意识,同时也提升患儿家长对腕带的重视程度。根据患儿的群体特点对患儿腕带佩戴的方法进行规范化,医护人员要针对重点患儿及和重要时间段进行重点督查和把控,发现腕带查对规则上需要及时改进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进而降低患儿腕带佩戴的缺陷率。

综上所述,在我院的儿科住院患者间进行管圈活动,利用相应的管理工具,可以达到降低有儿科患儿腕带佩戴缺陷率的效果,正确且规范进行腕带佩戴,提升医护人员的腕带核实观念,进而更好的确保儿科患儿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I]张雯.身份识别腕带在儿科病房的应用和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4):406.

周丽萌,徐建萍.品管圈活动在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4):73—76.

魏巍,郑芹,卢彩霞.老年肝癌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1):30—31.

高樱,罗顺清,李晓君,等.运用品管圈降低儿童病房腕带佩戴缺陷率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6):709—712.

猜你喜欢
缺陷率腕带品管圈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及新生儿缺陷率观察
一种新型新生儿腕带在新生儿身份核查中的效果观察
降低高速机内衬缺陷率
PDA系统及二维码腕带提高PICU患儿输液安全性探讨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品管圈在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前脐部准备缺陷率中的应用
儿科有陪病房标识腕带佩戴依从性调查及护理对策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