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2020-03-02 11:33宋小龙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期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脊柱骨折老年

宋小龙

【摘 要】目的:探讨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予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中选取68例,根据计算机表法分组,各34例。对参照组行非手术治疗,对实验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分析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各指标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于参照组较高,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相比于实验组,参照组患者的伤椎后缘高度、伤椎前线高度、伤椎中线高度均较高,后凸角较低,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予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

【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1--01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在老年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其常以压缩性骨折为主,未及时治疗对患者的生存时间造成影响,使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临床常使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其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因此选择有效、合理的方法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有关研究显示,经皮椎体成形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性较小的优点[1]。现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予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效果作分析。

1 基线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在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中選取68例,根据计算机表法分组,各34例。实验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选取范围为61岁至80岁,年龄均值为(70.31±2.14)岁;参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选取范围为60岁至80岁,年龄均值为(70.54±2.31)岁。使用统计学软件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经对比组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对参照组行非手术治疗,让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和物理镇痛,休息8~10周后让患者佩戴支具进行下床活动,需佩戴4周,并予以止痛治疗。对实验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使用透视机对伤椎所在位置进行标记,保证X线和矢状面成15°角,经皮椎弓根外及上方,对其进行穿刺,使其进入椎体1/3,对穿刺位置予以确定和观察,将针芯拔出。将造影剂注射到伤椎中,保证透视无渗漏情况,使用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对骨水泥进行调和,在X线下方将穿刺针与体位50mL的注射器进行连接,随后将骨水泥缓慢注入伤椎中。下X线直视下,骨水泥从骨小梁间隙内逐渐渗入,保证边缘无毛刺状,使其逐渐散开进入骨皮质中。水泥渗入椎体后缘,需停止注射。保证骨水泥完全硬化后,进行穿刺,对伤口进行压迫。

1.3 判定指标 分析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各指标值。

1.4 统计学分析 对以上基础数据行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率(%)],行卡方计算;计量资料表示为( ),行t计算;经相关数据分析,组间数据存在差异性,用p<0.05表示,证明统计学存在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于参照组较高,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1。

2.2 分析2组患者的伤椎后缘高度、伤椎前线高度、伤椎中线高度以及后凸角

相比于实验组,参照组患者的伤椎后缘高度、伤椎前线高度、伤椎中线高度均较高,后凸角较低,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人们随年龄增大,机体骨强度明显降低,长时间骨量下降,极易出现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目的主要为减轻疼痛感,促进骨折愈合,将患者的活动功能等予以改善[2-3]。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因老年患者机体较特殊,在加之手术风险较大。非手术治疗的时间较长,效果不佳,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还会出现多种并发症[4]。对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其属于微创手术的一种,根据影像学手段,经皮将穿刺针送至椎体位置,在相关部位注入骨水泥,将椎体的稳定性和强度予以提升。经皮椎体形成术主要利用骨水泥将腰椎、胸椎的抗压强度予以提升,避免出现骨折异位情况[5]。综上所述,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予以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患者的疼痛感得到明显缓解,患者骨折恢复情况较优,生命质量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黄勇全,吴峰,童建萍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血清CTX-Ⅰ、IGF、睾酮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23):5885-5887.

易泽洪,肖波,杨国奇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对VAS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3):128-129.

陈琛,李大伟,王琦等.微创保守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成本效果评估[J].中国骨伤,2016,29(7):614-618.

彭冲,王运涛,刘兴邦等.椎体后凸成形术与经皮椎体成形术对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7,38(5):443-447.

何晓辉,王明森,汪道清等.伊班磷酸钠在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6,27(2):213-216.

猜你喜欢
经皮椎体成形术脊柱骨折老年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初步分析
过仰复位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后壁破裂的椎体压缩性骨折27例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不同方法治疗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观察
脊柱骨折应用放射平片与CT的临床诊断价值对照
后路手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价值及效果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