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杀菌剂处理对大麦种子萌芽和出苗影响的室内试验研究

2020-03-02 16:20黄建华李慧敏夏红芳
种子科技 2020年24期
关键词:杀菌剂

黄建华 李慧敏 夏红芳

摘    要:为了筛选出防治大麦条纹病的新药剂,在室内采用皿测法和盆栽法,测定了5种杀菌剂进行种子处理对大麦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25%吡唑醚菌酯EC、50%咯菌腈WP、25%戊唑醇WP、10%苯醚甲环唑WDG、12.5%烯唑醇WP、25%腈菌唑EC处理的大麦种子,对其发芽率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发芽率抑制作用较小的有50%咯菌腈WP、25%戊唑醇WP、10%苯醚甲环唑WDG。试验表明,选用杀菌剂对大麦条纹病进行防治,要注意对农药品种和用药量的科学选择。

关键词:大麦种子;杀菌剂;萌芽;出苗;影响试验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24-0008-04       中图分类号: S435.123       文献标志码: B

大麦条纹病是大麦生产中重要的种传病害[1],在我国春麦区、冬麦区和青藏高原裸大麦区普遍发生,通常病株率可达30%~40%,产量损失高达30%以上[2]。

大麦条纹病是以种子内寄藏病原菌作为重要的初次侵染来源[3-4],以药剂拌种和包衣防治为主,为了筛选出可安全高效防治大麦条纹病的新药剂,在室内测定了5种杀菌剂对大麦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为选择大麦种子处理剂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供试药剂:25%吡唑醚菌酯EC(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50%咯菌腈WP(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25%戊唑醇WP(江苏双宁农化有限公司)、10%苯醚甲环唑WDG(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12.5%烯唑醇WP(江苏辉丰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25%腈菌唑EC(允发化工(上海)有限公司)。所有供试药剂均购于市场。

(2)大麦品种:苏啤3号。

1.2   种子处理

称取100 g大麦种子置于塑料袋中,按表1的药剂用量(制剂量)用1 mL移液器吸取或称取0.000 1 g药剂,按种子量4%的清水稀释药剂,并将稀释后的药液倒在种子上,扎紧袋口并充分摇匀,将药液与种子拌匀后打开塑料袋口,在室内自然晒干后,用于试验测定。以清水拌种作为对照处理。

1.3   种子发芽率测定

在直径9 cm的培养皿中垫2层滤纸,用8 mL灭菌水湿润滤纸;从各处理数出50粒籽粒饱满的种子,均匀排列于滤纸上,盖上培养皿盖,在25 ℃恒温箱中暗培养条件下萌芽。各处理重复3次。萌芽处理后2~7 d,每天记录萌芽的种子数,计算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

发芽势(%)=(萌芽3 d的发芽种子数/总种子数)×100

发芽率(%)=(萌芽7 d總发芽种子数/总种子数)×100

发芽指数(GI)=∑(Gt/Dt)

式中:Gt为在不同时间(7 d)的发芽数;Dt为发芽日数。

1.4   幼苗素质的测定

在8 cm×10 cm塑料盆中装入盆栽土(土∶肥∶植物基质=6∶2∶2),高度达盆高的2/3,从各处理的大麦种子中取20粒籽粒饱满的种子,均匀排列于盆钵的土壤上,用细土盖籽0.5 cm左右。各处理重复3次,以底部供水的方式保持土壤湿润。播种后的盆钵置于25 ℃光照生长室中(16 h光照,光强2 400 lx)。播种14 d后,计算各盆钵中的出苗数,洗去根部泥土,测量植株的株高和根长,分别称取植株的地上部和根部鲜重,并折算成单株根重和苗重。

2   试验结果

2.1   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1)表明,供试的5种杀菌剂的不同药量对大麦种子的发芽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对发芽势的抑制率更为明显。用供试杀菌剂拌种后,大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均低于对照处理。

比较25%吡唑醚菌酯EC、50%咯菌腈WP、25%戊唑醇WP、10%苯醚甲环唑WDG、12.5%烯唑醇WP对大麦种子发芽情况的影响,25%吡唑醚菌酯EC对发芽势的影响最大,抑制率在90%以上。

不同杀菌剂对大麦种子发芽率的抑制作用,以25%吡唑醚菌酯EC对发芽率抑制作用最大,1 kg种子用药量在0.25~4 mg时,对种子发芽的抑制率为20.41%~64.63%;10%苯醚甲环唑WDG对种子发芽率的抑制率最低,1 kg种子用药量在1~8 g时,对种子发芽的抑制率为0.68%~12.93%;50%咯菌腈WP,1 kg种子用药量在0.1~0.8 g时,对种子发芽的抑制率为3.40%~7.48%。

不同杀菌剂对大麦种子发芽指数的抑制作用,50%咯菌腈WP,1 kg种子用药量在0.1~0.8 g时,对种子发芽指数的抑制率为8.04%~16.50%,抑制率最小;25%吡唑醚菌酯EC,1 kg种子的用药量在0.25~4 mg时,种子发芽指数的抑制率为41.79%~79.51%,抑制率最大。

2.2   对出苗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2)表明,采用供试的5种杀菌剂进行拌种处理后,对大麦种子出苗率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各供试药剂随着用药量的提高,对种子出苗的抑制作用也越大。在供试的5种杀菌剂中,50%咯菌腈WP,以0.1~0.8 g/kg种子用药量拌种,对大麦种子出苗的抑制率在-1.72%~6.90%,是供试药剂中抑制率最低的。

总体上分析,25%戊唑醇WP以0.2~0.8 g/kg、10%苯醚甲环唑WDG以1~2 g/kg、12.5%烯唑醇WP以0.5~2 g/kg的药量拌种,对大麦种子出苗的抑制率均在10%以下,可在田间应用。

2.3   对幼苗株高和鲜重的影响

由表2可知,供试的5种杀菌剂中,抑制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的杀菌剂烯唑醇、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对大麦幼苗的株高和鲜重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用药量提高,对幼苗株高和鲜重的抑制率也越高。50%咯菌腈WP以0.1~0.8 g/kg、25%吡唑醚菌酯EC以0.25~1.0 mg/kg种子用药量拌种,对大麦幼苗株高和鲜重的影响较小,幼苗的鲜重甚至稍高于对照处理的苗高和鲜重。

2.4   對幼苗根长和根鲜重的影响

在供试的5种杀菌剂中,杀菌剂拌种处理对大麦根长均没有明显影响,有些处理的根长和根鲜重还高于对照处理(见表3)。

3   结论

(1)在实际生产中,对大麦条纹病的化学防治主要依赖杀菌剂进行种子处理或种衣剂包衣处理,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烯唑醇等是一般生产中经常用于防治大麦条纹病的药剂,且有报道其对于大麦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安全性较好[5-10]。然而笔者在室内试验中的测定表明,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烯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均对大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一不同研究结果的差异也可能与相同药剂的拌种药量不同有关,还可能与田间和室内土壤质地不同有关。

(2)在比较5种杀菌剂对大麦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的安全性试验中,50%咯菌腈WP、10%苯醚甲环唑WDG及25%戊唑醇WP,对大麦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的安全性较好,但需要严格控制用药量,拌种时药量偏高或拌种不匀,仍将对大麦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 1 ] 杨瑞.大麦条纹病病原生物学及药剂防治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0.

[ 2 ] 吴宽然,杨建明,朱靖环,等.大麦条纹病抗性及防治研究进展[J].浙江农业学报, 2013,25(4):903-907.

[ 3 ] 牛小霞.河西地区大麦条纹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J].现代化农业,2014(2):2-4.

[ 4 ] 郑果,王春明,洪流,等.大麦条纹病侵染研究[J].大麦和谷物科学,2012(3):45-47.

[ 5 ] 刘猛道,曾亚文,赵加涛,等.戊唑醇和三唑酮拌种防治大麦条纹病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0,22(5):666-668.

[ 6 ] 许佳君,盛海安,刘敏.10%二硫氰基甲烷EC 等不同药剂拌种防治大麦条纹病试验[J].上海农业科技,2012(2):132.

[ 7 ] 董泽成,张云飞,孟亚雄.不同药剂拌种对大麦生长及条纹病防治的影响[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7):73-74.

[ 8 ] 闫佳会,姚强,郭青云,等.4种种衣剂对青稞条纹病的防治效果[J].植物保护,2016,42(2):233-236.

[ 9 ] 曹方元,姚善良,蔡红俊.使百克浸种对大麦种传病害的预防效果及技术要点[J].大麦科学,2004(2):39.

[ 10 ] 刘荣斌,杜文芳,左磊丽,等.苯醚甲环唑等6种药剂拌种对大麦条纹病的防治试验[J].中国植保导刊,2012,32(9):51-53.

猜你喜欢
杀菌剂
不同喷药时期对甘肃陇南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葡萄杀菌剂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技术
不同杀菌剂防治水稻立枯病试验分析
不同杀菌剂防治长白鸢尾叶斑病试验
2015中国植保市场杀菌剂畅销品牌产品
墨西哥使用生物杀菌剂提高芒果出口量
杀菌剂处理对采后甜瓜品质的影响
冰水预冷复合药剂处理对哈密瓜贮藏品质的影响
12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毒力测定
万州区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药剂室内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