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在来华留学生中传播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2020-03-03 06:00翟京云周庆杰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武术留学生

翟京云,周庆杰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体育部,北京 100029;2.外交学院体育对外交流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万多名留学人员来华学习。因此,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数量众多的来华留学生,如何适时传播中国文化,使来华留学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中国,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是世界了解中国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宝贵纽带,在来华留学生中有着广泛影响。因此,以武术为载体探索中国文化在来华留学生中传播的适宜方法和路径具有现实意义。

1 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武术的知晓情况

本文调研了14个省、直辖市的70所高校,考虑来华留学生来源群体多元的特点,调研的1 638名来华留学生来自于95个国家。统计发现,仅有1.3%的来华留学生表示自己在来中国之前学习过武术;有61.7%的来华留学生表示自己在来中国以后没有学习过中国武术,学习中国武术的留学生基本上是通过学校开设的武术课接触武术的。从对“武术”一词的认知来看,有79.4%的来华留学生表示知道“武术”(Wushu)一词,但100%的来华留学生都知道“功夫”(Kungfu)一词,其中仅26.2%的留学生知道“武术”和“功夫”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也是多年来,在国际社会“武术”和“功夫”二词混用所导致视觉认知混乱的真实反映。此外,高达63.5%的来华留学生认为太极拳、少林功夫不是武术。由此可见,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武术的一些基本常识尚缺乏了解。

2 传播渠道

2.1 高 校

高校是来华留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调研表明,有29所高校(41.4%)的来华留学生通过参加学校武术课程学习武术,并有相应学分要求。而在其他学校,来华留学生学习武术的渠道是学生武术社团、社会武术组织等,同时高校外事部门也会举办一些包括武术在内的中国文化“第二课堂”活动。此外,教育行政部门、共青团系统等部门也通过与学校合作的方式来建立武术文化体验基地和举办相关武术文化活动,从而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学习武术的渠道。

2.2 武术协会

调研发现,各级武术协会是开展来华留学生武术活动的重要渠道。例如,中国武术协会举办的2019年厦门国际武术大赛有160余名来华留学生参赛、2018年峨眉山国际武术节有120余支外国代表队参赛。调研进一步发现,高校学生武术协会有留学生参加武术学习、训练、比赛或表演等活动,但整体数量较少。

2.3 媒 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过网络和自媒体开展宣传活动,已成为当今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网络化生存已经成为当今各国青年所呈现出的共同特点。2015年5—6月举办的“武动北京——留学生武林大会”通过在网络和自媒体上开展的系列活动,引发首都高校来华留学生的普遍关注。同时,功夫电影也是中国武术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中国功夫电影与中国武术、伦理、宗教和哲学都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是大众了解中国社会与历史的重要文化范式。调研发现,有100%的来华留学生看过功夫电影。

3 传播形式

(1)口头传播作为一种传播方式,具有很强的感染效果和传播效果。来华留学生武术传播所接触到的口头传播者主要有教师、同学和亲友等,其中武术教师无疑是最重要的武术文化传播者。(2)图像传播在来华留学生武术传播方面具有直观和生动的特点,通过网络、手机、影视、报刊、杂志等所载的武术图/影像可以让来华留学生直观、快捷地获取武术文化信息。(3)文艺演出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调研发现,75.8%的来华留学生表示曾在学校文艺演出中观看过武术表演,武术表演节目很好地向来华留学生传播了中国武术。(4)访问活动也可以帮助留学生了解武术文化,如2014年北京体育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20余名留学生参观访问了河南少林寺,增强了留学生对中国武术的了解。(5)文字传播方面,我国外文版武术图书的出版集中于改革开放之后,虽然时间跨度近40年,但仅出版了三十余本,这反映了我国武术外宣工作严重滞后的现状,其中所有的双语版武术图书所使用的语言都是中文和英文,且迄今尚未出版来华留学生专用武术图书或教材。

4 传播内容

调研发现,中国武术在来华留学生中的传播内容主要涉及以阴阳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哲学理论、影视武侠文化、舞台武术文化、民俗武术文化和以少林武术为代表的宗教武术、传统武术、竞技武术等。由于来华留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使得武术在来华留学生中的传播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本文对来华留学生正在学习的武术内容调研结果表明,其学习内容仅仅是技术教学,基本不涉及武术文化。

调研表明(表1),文化程度越低的留学生学习武术搏击的比例越高,而文化素质越高的留学生学习传统武术的比例越高,表明高校在传播武术时要制定针对性策略,不能“一刀切”。

调研显示(表2),不同地区的来华留学生普遍对传统武术感兴趣,希望通过学习传统武术了解其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此外,不同地区的留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

表1 来华留学生文化程度与想要学习的武术内容调查表

表2 不同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所选择学习的武术内容

5 主要问题

5.1 思想认识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表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强调国家交往中民众交往的重要性。但调研发现,负责来华留学生工作的有关部门对自身工作的公共外交属性思想认识不足,对通过以武术为载体开展来华留学生“知华、友华、爱华”工作缺乏深入见解,在实际工作中流于形式的现象普遍存在,工作方法乏善可陈,缺乏能够与来华留学生身心特点相适应的新思路、新举措。

5.2 传播理念存在偏差

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韩国首尔大学时表示,文化在增进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方面可以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中国武术文化对来华留学生有着很强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但调研发现,中国武术在来华留学生中的传播在传播理念上存在偏差,即重技术轻文化。其具体表现为:组织观看武术表演或体验的多但武术文化讲座或论坛缺;开展来华留学生文化宣传的专业部门多但武术文化宣传的专业部门缺;文化教材多但武术专用教材缺。

5.3 缺乏专门的管理

调研发现,关部门都没有专门负责来华留学生武术文化传播的专署部门,没有相关的工作制度和计划。这使得中国武术文化在来华留学生中传播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乃至瓶颈得不到及时关注和解决。由于管理缺失,来华留学生武术传播从业人员没有相应的资质认证、岗前培训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等学校教育必需环节。近年来,教育部和体育总局联合开展的武术进校园工作,取得了不小成绩,但来华留学生却是被忽视的群体。

5.4 语言障碍

调研表明,有73.6%的来华留学生认为语言交流障碍对学习武术有影响;与此同时,有65.8%的武术教师认为语言交流障碍会对来华留学生学习武术有影响;能够用双语进行教学的武术教师仅占12.5%。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我们教外国留学生,如果懂得它的母语,在教授他汉语的时候,就能了解他的需要,提高教学的效率”。武术教师要通过适当的语言讲解和动作示范等手段,向留学生传授武术文化和技能,并在此过程中及时收集和捕捉留学生反馈的学习信息,再将最佳信息传送给留学生,逐步改善留学生的各种学习状态,从而达到武术教学的最佳效果。

6 对 策

蓬勃发展的来华留学生教育为广泛开展中国武术传播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相关部门对中国武术在来华留学生中传播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由于行政管理和的缺位,造成力点分散,以致无法形成合力,无法积淀出相关品牌活动。师资梯队建设和教学管理缺乏应有关注。因此,提高思想认识,落实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把来华留学生中国武术传播作为开展公共外交的组成部分以及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加以重视。由教育部牵头并联合相关单位设立来华留学生中国武术传播的专门管理机构,从而整合资源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引领和导向作用。制定长效机制,做好制度保障工作。不断凝练特色,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项目。

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武术的认知处于“过眼、过耳”的浅层面,缺乏“过心”的深入了解。中国武术文化在来华留学生中的传播以技术为主,较少涉及文化内容。传播形式也很多样,主要以文艺汇演、影像、参观访问等形式呈现,但鲜见中国武术的专场演出或展示等活动。因此,应从全面打通中国武术在来华留学生中的传播渠道入手,不断拓宽空间,搭建来华留学生武术的专属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来华留学生中国武术传播活动;充分利用好网络、自媒体等传播渠道,及时、便捷地传播相关信息。

另外,从事来华留学生武术教学的教师在外语水平及跨文化交流能力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可以依托北京体育大学等具有雄厚武术专业资源的体育院校建立专门的师资培养基地,做好来华留学生中国武术传播师资队伍建设;制定相应的考评、培训及认证体系,加强来华留学生武术课教学管理;同时找准中国武术文化元素与来华留学生需求之间的切入点,用来华留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武术故事”。通过动人的“中国武术故事”,承载理念,传递魅力,感动世界。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武术留学生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中国武术,中国魂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郑睿:我是奶粉“小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