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教育结合物理治疗对1例肌少症伴颈部活动受限患者的效果

2020-03-03 06:46王卫宁朱玉连刘罡徐冬艳梁思捷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0年1期
关键词:肌少症本例骨骼肌

王卫宁,朱玉连,刘罡,徐冬艳,梁思捷

1.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200040;2.上海体育学院,上海200438

肌少症是老年共病现象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1]。其是随着年龄增长不断进展的一种疾病,常伴发骨骼肌疼痛和运动功能下降,跌倒风险增加,生存质量降低[2]。长期的骨骼肌疼痛和疲劳现象会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同时引起老年患者精神状态发生改变[3]。近年来,对于老年共病的研究逐渐被重视[4],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抗阻运动和有氧运动已被证明可改善肌肉质量和力量[5]。但是,对于老年患者,长期共病对患者精神状态造成一定影响,患者常不能接受强度较大的康复治疗,本例采用物理治疗结合引导式教育对患者进行治疗,试图探讨其对1 例老年肌少症伴颈部活动受限的治疗效果。

1.1 临床资料 患者为女性,70 岁。1年前因过度劳累导致颈部及腰背部疼痛,于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骨质疏松,曾予以药物对症治疗,患者诉药物治疗后出现四肢无力等不适症状,但未予特殊处理。患者常低头看手机,不喜活动,后出现颈部前屈症状,不能抬头,伴行走不稳,动作缓慢,面部表情减少,曾外院就诊,考虑为帕金森综合征。现患者头颈部抬起困难,为求进一步康复治疗,门诊以“肌肉减少症”收住入院。外伤史:患者于2018年11月20日不慎从椅子上摔倒,于急诊就诊行骶尾骨CT 平扫提示:S3椎体骨折可能,未予以特殊治疗。既往史:患者双膝骨关节炎30 余年,现病情稳定。

1.2 评定方法

1.2.1 常规评定 头颈部关节活动度评定,运动功能采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unction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FCA)评定,平衡功能采用Berg 量表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 指数量表评定。

1.2.2 肌少症评定 肌少症的评估主要包括3 个指标:骨骼肌质量、活动能力和力量测试。目前评价骨骼肌质量的方法很多[6-7],本例活动能力采用4 m 步行速度(4 m usual gait speed)进行测试,力量测试采用握力测试,肌肉质量检查采用磁共振观察。

1.3 影像学检查 患者颈椎序列齐,曲度轻度反弓,椎体缘可见骨质增生改变,肌肉脂肪化。

1.4 治疗过程 患者收住入院后第2 天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的功能障碍、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评估过程获取患者功能障碍和心理状态信息,了解患者对单纯被动活动存在抵触心理。因此,本例采用物理治疗结合引导式教育进行治疗,治疗7 d 后再评估,根据再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后再进行治疗7 d,之后再进行康复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进步情况,为回归家庭后制定家庭康复指导方案做基础,并做出院后定期随访。

1.5 物理治疗 手法治疗:采用Mulligan 动态关节松动术对患者颈椎进行关节松动,治疗前患者有颈椎的疼痛,患者不能抬头,去枕平卧状态头无法放平,颈部仍处于前屈位置。患者取仰卧位,首先采用I、II 级手法,治疗师双手拖住患者后枕部,同时嘱患者头部用力缓慢往后压治疗师的手,治疗师给予患者后枕部相反方向的力,到达患者能后伸最大角度时保持5 s,然后再辅助回到屈曲最大角度位保持5 s,使患者头颈缓慢上下摆动,然后再用III 级手法,逐渐降低治疗师手的位置以增加患者颈部后伸角度,但患者头部始终未离开治疗师的手,反复进行10 次,直至患者可完全将头放平置于床面,同时,患者颈部疼痛明显减轻,10 min/次,2 次/d。患者首次治疗时,除因紧张产生短暂焦躁情绪外,无其他不适症状。

运动疗法:采用四肢联动对患者上下肢进行训练,在音乐节奏引导下进行中等抗阻模式训练,提高上下肢协调能力,20 min/次,2 次/d。采用辅助步行训练,嘱患者沿10 m 走道进行适度速度步行,5 min/次,2 次/d。

1.6 引导式教育 引导式教育引导患者主动参与到康复训练过程中,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情绪[16]。本例中,治疗师利用引导式教育进行每个动作的分解。患者坐位下治疗,在音乐引导下嘱患者双手上举过头顶,举到最大角度时,做抬头动作,保持5 s,然后缓慢放到身体两侧,反复上举10次/组,4组/d。首次治疗后枕部与墙面差5 cm,2 次治疗后相差3 cm,3 次治疗后能够与墙面贴合。通过此种治疗方式,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并消除原有的焦虑情绪,逐步改善患者异常姿势。

2 结果

患者经过14 d 治疗,颈部前屈姿势明显改善,能够主动完成颈部伸直动作,能够主动完成床椅转移,能够独自步行,速度1.2 m/s。平衡功能明显改善,握力明显提升,但是患者骨骼肌质量短期内无明显提高。见表1。

表1 患者功能情况改变

3 讨论

本例患者因长期保持低头姿势,同时肌肉力量逐渐下降,颈后肌群已不能充分支撑患者抬头,为了解决颈部抬起困难这一问题,采取动态关节松动术进行改善,并通过引导式教育分解每个动作,让患者主动感觉每个动作都能够完成,而不是简单嘱患者抬头。

肌少症是老年共病中的常见疾病[8],本例描述的是因习惯保持低头姿势,活动量减少的老年性肌少症。肌少症主要呈现以肌纤维和骨质减少的发展进程,已经发展成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生活[9]。肌肉骨骼功能减退会导致机体平衡功能降低易发生跌倒风险[10],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将肌肉和骨骼作为共同的干预目标,能够同时改善肌少症和骨质疏松的症状[11]。同时,通过对患者进行姿势管理,使患者逐渐改变不良姿势。

肌少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II 型肌纤维的减少,运动系统发生改变,年龄增长会引起肌纤维数量减少[12]。本病例中,通过磁共振检查患者颈胸部,发现肌肉发生脂肪化,提示有肌少症的发生。同时,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都会受到影响,而衰老是这些系统产生变化的共同结果[13]。因此,需要及时进行康复干预,减缓生理过程向病理过程的改变。老年人容易受衰老和疾病影响卧床不起,若患者完全卧床,没有任何活动[14],肌力减退会进一步限制活动能力,引起恶性循环。因此,应尽早制定康复计划,有规律的进行活动,从而减轻肌肉状态的退化。

4 小结

本例通过物理治疗结合引导式教育对患者进行干预,能够充分调动患者参与主动训练的过程,有效改善患者抬头困难的问题,改善患者颈部活动度,提高患者平衡能力和步行速度。

猜你喜欢
肌少症本例骨骼肌
肌少症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鸢尾素(Irisin):运动诱导骨骼肌自噬的新靶点
2019亚洲肌少症诊断共识下肌少症相关危险因素评估
巨噬细胞在骨骼肌损伤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肌少症对脊柱疾病的影响
运动预防肌少症
西门子S7-1500 PLC串行通信的应用
窗外
运动与骨骼肌的重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