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地理乡土案例教学设计研究
——以广州市“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课时)为例

2020-03-03 02:33刘晓恒
科学咨询 2020年46期
关键词:乡土思维能力案例

刘晓恒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体育运动学校 广东广州 510650)

一、新时期地理课程标准改革在地理学科的新要求

新时期地理课程标准的改革中,地理的学科核心素养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在地理课程的总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够形成空间—区域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格局有较强的观察力,并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区域关联等方法认识区域,简要评价区域现状和发展[1]。这种种的要求都体现出新时期地理课程标准的改革新方向,而地理核心素养包含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本文着重乡土教学与综合思维培养相结合,探讨乡土案例教学对综合思维培养的方法研究。

二、基于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地理乡土案例教学设计研究——以广州市“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课时)为例

(一)以广州市“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为例的课堂综合思维的培养方法

利用乡土案例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先要让学生对所学章节的关键概念进行基本的掌握。第二,利用广州市的乡土地理案例与本章节课的主题相结合,合理设置导学问题,让学生根据材料当中的关键字提取,分析出本区域的实际情况。从本区域所拥有的不同要素从多角度对地理事物的整体性、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关系进行认识及分析,得出基本结论,从而实现要素的综合。第三,在学生拥有地理基本要素分析能力的基础上,合理设置新的材料及导学问题。让学生利用关键词提取法,结合时空纬度,让学生不断根据导学材料当中的关键词,对不同时空纬度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合理的解释,从而提升学生的时空综合能力。从以上的三个方面体现学生综合思维培养的三个方面进阶,分别是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形成能运用于实际地理问题解决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教学具体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知识认知主体和课堂主体。在导学案及课堂的设计中设置学习的前置自主学习环节,该前置环节的设置目的是引导学生对课堂知识有初步了解,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这样对学生深度掌握综合思维能力有较大的铺垫作用。课堂中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乡土情景作为依托,合理设置导学性问题,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将探究的成果呈现。这样有利于学生用多角度分析问题,并且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能够以综合思维来多角度考虑和分析问题,从而有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着重开发乡土案例教学资源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对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有深远的影响,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乡土地理是区域地理当中基本的地理单元,学生对本地区的自然、人文资源熟悉程度较高,当老师开发了相关背景的乡土案例资源,必定会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更好的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热情,也能够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从不同要素、不同时空及不同方向综合考虑问题,形成更高层次的综合思维素养。

在课堂教学上多用图表,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梳理。 本节课在广州市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案例中,设置诸多的图表,让学生在完成导学问题时习惯看图,学会看图,让学生形成看图习惯。在本节课的最后,会让学生最后做一份思维导图,梳理自己的知识状况,并向同学们展示,老师最后做点评,让学生有更好的掌握。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高中教材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中,第一节内容是工业的区位选择,在工业的这一章内容中,本节属于承上启下的作用,表述了工业集聚和分散的成因及基础,让学生了解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工业”活动的最新发展,让学生学会利用地理是视角分析工业活动是本节课的核心。

(四)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理性的思维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受感性思维的影响相对较少,空间感有一定基础,但仍然需要不断提升,能通过文字材料及图表相结合的方式来分析问题,但是在形成自己的主观意见能力较弱。在课堂中,利用乡土案例情景及图表、文字的材料,促进学生分析能力、总结能力的提升。

(五)课程目标:根据乡土案例情景,分析工业地域形成的过程、条件及特点

(六)教学目标

1.区域认知

结合广州市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地理位置图,初步了解增城开发区的位置。通过材料和书本知识,结合学生对广州市的已有地理知识,对增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分析,培养学生从不同空间尺度增强区域的认知。

2.综合思维

通过导学背景材料,在了解增城汽车产业联系的基础上,理解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区别和成因。并且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工业集聚和形成工业地域后所产生的优势,通过将增城汽车产业的状况与美国苹果公司所在的硅谷相比较,得出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区别和发展过程。运用乡土案例与外国案例分析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联系的关系。

3.地理实践力

课前让学生收集增城区的自然人文状况,对其有基本的区域状况了解。在材料分析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跟同学分享,并且寻找类似的因素,让学生可以用已有的知识迁移至新材料中,对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地理实践力有深远的影响和作用。

4.人地协调观

通过对广州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汽车工业案例的分析,理解当地工业发展与地理自然、人文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倡导鼓励在发展的同时注重节能排污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提升学生的发展观与人生观。

(七)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结合实例分析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形成的原因,重点探究工业集聚的意义。

2.难点

掌握工业联系的类型;理解从工业地域联系到工业分散的过程及原因。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前自主学习联系上节课工业的区位因素,收集关于增城区的工业状况,并且分析增城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工业集中的类型课前自主学习时,通过网络、报纸、新闻等收集相关知识并作出分析通过资料收集,对增城区的基本工业状况进行初步的了解,以更好地开展课堂中的合作探究研讨,也能够提升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力新 课导 入: 播放福特汽车生产的视 频, 内容主要是1900 年,亨利福特在汽车生产中创造性的发明流水线生产模式,同时也介绍了福特汽车制造厂园区内的各种配件生产厂,以及基础设 施、 生产过程等教师提示:工业的联系是指在一个地区内,工厂之间、工厂内部的各个生产过程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不同的关系彼此联系在一起。在本视频中,福特汽车的生产过程当中,汽车的生产与钢铁的制造、玻璃的制造等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它们之间是存在工业联系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学生认真听讲、体会帮助学生通过视频直观的了解基本的概念,提升了学生对的知识迁移能力。一、工业集聚与工业 地 域 1.工业的联系教师引导学生看图1 布的生产过程、图2 某工业区的基础设施及组成企业示意图,从而分析工业联系的类型。教师提问:通过以下两幅图,你们能分析出来,为何这两种工业会选择几种在一起?学生回答:图1 的“布的生产过程”是收集棉花—纺纱—织布—印染—成品布,他们之间属于生产工序上的练习,集中起来可以节约生产时间和运输成本,属于书中所说的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图2“工业区的基础设施及组成企业示意图”通过此图可以看出不同企业在基础设施的需求上基本是有共同点的,都是需要铺平道路、通电、通水以及员工宿舍等,这样的工业属于空间利用上的联系有助于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和图文分析能力的运用从而提高问题分析能力,也能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续表

三、对基于综合思维能力的高中地理乡土案例教学设计的思考

第一,基于综合思维能力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必须以基础概念为中心,先让学生掌握本章节的基础知识概念之后,利用乡土案例作为背景材料,由浅入深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进行阶梯式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

第二,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课堂当中的积极作用。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概念后,设置合理的导学问题,发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多互动,给予适当的提示。让学生利用已有只是进行要素综合思维分析和时空综合思维的分析,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本身的主观能动性有重要作用,也可加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加强学生的思维深度。

第三,对学生所得出的结论进行及时的合理的评价。可引用SOLO 分层评价理论和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对学生思维水平及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及时反馈教学效果[2]。只有对学生及时的、合理的评价,才能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第四,鼓励学生将地理综合思维运用到实际地理现象中,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分析、解决。对于学生的综合思维的能力会有显著的提升,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知识的迁移能力,让学生在交流过程当中寻找与实际相似的例子,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进行进阶。

猜你喜欢
乡土思维能力案例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培养思维能力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