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在强直性脊柱炎家庭康复中的应用

2020-03-03 06:13徐宏莲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依从性

徐宏莲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安徽 合肥 230022

强直性脊柱炎是慢性炎症性疾病中的一种,常发生于青年男性群体中。一般情况下,该疾病起病较为隐匿,在早期时,患者并没有临床症状出现,有的患者在早期时会出现轻度全身症状,比如轻度贫血、厌食、间断或者是长期低热、消瘦、乏力等[1-2]。若患者及时得到诊断以及合理的治疗,不仅能够控制临床症状,而且还能有效改善预后情况;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治疗,随着病情逐渐发展,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我国传统医疗模式中,主要应用门诊指导或电话随访的方式,然而由于严重缺乏专科医生,且日常工作较为繁忙,不能抽出足够的时间及时对患者进行教育与监督,容易导致患者治疗信息错误,且治疗成本较高,无法达到理想治疗效果。目前,智能手机普及率较高,且大多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时青年人群,故而应用移动医疗模式来进行治疗,可行性较高。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强直性脊柱炎家庭康复中应用移动医疗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我院共收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4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74例。常规组男性49例,女性25例,最高年龄为45岁,最低年龄为13岁,平均年龄为(25.4±9.5)岁;实验组男性51例,女性23例,最高年龄为44岁,最低年龄为12岁,平均年龄为(24.7±8.8)岁。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患者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自愿加入到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门诊指导方式。

实验组:应用移动医疗模式,使用智能疾病管理系统手机APP软件(由中国风湿病数据库直报平台官方软件与上海哥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在患者安装完该软件之后,由专人负责引导患者掌握该软件的使用方法。而主管医生则通过该软件定期为患者发送消息,并督促患者完善对于药物的使用记录,完成软件中评估病情的调查表。在随访过程中,主管医生可依照患者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所有药物的调整都应当按照要求录入至系统中,在研究半年之后,告知患者到医院进行全面评估病情[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2个月至20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依从性。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用χ2进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常规组(n=74):自行停药/减药为32例,占比率为43.2%;临床症状加重或控制不佳为29例,占比率为39.2%。

实验组(n=74)自行停药/减药为9例,占比率为12.2%;临床症状加重或控制不佳为7例,占比率为9.5%。

实验组患者自行停药/减药发生率为12.2%,临床症状加重或者是控制不佳发生率为9.5%,明显低于常规组43.2%、39.2%,其中自行停药/减药与临床症状加重或控制不佳的X2值分别为17.8464、17.7659,P值均为0.0000,P<0.05,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时,着重强调治疗规范性与治疗依从性。据相关文献显示,在我国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延迟诊断时间超过70个月,最长的延误时间已达到30年,且误诊率为66%。虽然在治疗过程中,多次强调“充分告知患者治疗目标、达标治疗策略的风险和获益”这一理念,然而从以往研究上来看,很难确保患者具有治疗规范性与依从性,且患者自行将治疗方案改变的现象较为常见[4]。在我国传统医疗模式中,应用门诊就诊-服用药物-医院复查的模式,患者对于疾病管理的参与度较低,很容易受到偏放或者是虚假消息的误导,故而加大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依从性,寻找一个合理、有效的随访模式是尤为重要的。而移动医疗模式,通过在线上对患者进行培训与教育,促使患者能够掌握自我健康管理的技能,有利于患者对自身病情进行记录、检测与评估,还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复中应用移动医疗,不仅能够提高患者治疗规范性与依从性,还能够间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强直性脊柱炎依从性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中药治强直性脊柱炎有优势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7例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
壮督除痹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6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