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与使命: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历史逻辑与时代价值

2020-03-03 07:19
丽水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西南革命精神

李 薇

(丽水学院 中国青瓷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史、革命史在 资政育人中的重要作 用,要求把握党的历史发展主题、主线、主流和本质,“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①选自习近平在 2018年 1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我们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②选自习近平2014年12月在视察南京军区机关时的讲话。。新时代下用中国革命历史联结起 我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和实现中国梦伟大征程的使命,是全力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有力思想武器和重要历史话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浙西南革命斗争 的旗帜 屹立 23年不倒,由此形成的“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在新时代下愈加彰显出其 初心的时代价值与使命的历史担当,是浙江乃至全国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的重要精神力量[1]。

一、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历史溯源

1.浙西南革命的历史萌芽

1926年,在打倒列强、打倒军阀的大革命浪潮下,中国共产党开始在浙西南开展活动。1927年初,浙西南地区 最早的中共地方组织——中共遂昌支部在遂昌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建 立,在丽水大地播下了第一颗革命火种。同年 10月于遂昌成立浙西南第一个中共县委,并相继发展了宣平、缙云两个县委和七个区委、数十个支部以及党员近 700名。在大革命时期,浙西南的中共组织和党员同志在浙西南地区开展革命教育工作,积极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发展为领导工农武装斗争、推动土地革命和协调国民党地方组织内的 派系斗争的重要力量。

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大革命成果惨遭破坏,浙 西南中共组织的革命领导者受到迫害,地方革命组织解体。自此,浙西南革命骨干转入遂昌北部山区领 导工人罢工运动和农民斗争,并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在浙西南的第一支革命武装——遂昌县工农革命军。以此为基础,改属浙西特委领导的遂 昌县工农革命军发动了中共在浙西南首次武装暴动。但是,浙江省作为国民党统治的腹地,革 命环境极其恶劣,省委和地方几易领导人,浙西南革命的红 色力量遭到严重摧残。中共的革命力量依然艰苦卓绝地开展革命活动,坚持开展武装斗争和游击活动以牵制国民党军队。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面临失利后,根据中央电令组建中国工农红军挺 进师,创建浙江苏维埃根据地,战略上配合主力红军战略转移。

2.浙西南革命的星火燎原

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由粟裕任师长、刘英任政治部主任,以大无畏的精神誓死挺进国民党统治的浙江腹心地区,遭遇电台被炸、与中央和上级失去联系等孤军奋战的困境,粟裕和刘英等挺进师领导人独立自主地担当起挺进任务。在国民党浙江当局“进剿”的压力下,以 松(阳)龙(泉)遂(昌)江(山)浦(城)五县边境为中心方圆百里的浙西南革命根据地逐渐建立。在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内,挺进师先后提出“打土豪,开仓济贫,帮助群众战胜饥荒”“以查田造册、插标分青苗”等口号,积极开展土地革命,获得了地方群众的积极响应和拥护,形成了全国革命低潮中 的一个局部高潮。国民党当局对此极为忌惮,开展大规模“清剿”工作。在中心区域遭受破坏、大批革命人士相继牺牲与被俘的情况,挺进师在师长粟裕带领下改建浙西南独立师,继续开展游击战以牵制国民党军。

随着全国抗日形势的发展和党中央抗日主张的转变,浙西南挺进师及时转变革命理念,将“ 穷人不打穷人”的口号改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但是仍然受到国民党当局“双面”政策的 加紧“清剿”部署。粟裕和刘英分率各部在浙西南地区分散打游击,坚持“反清剿”直至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在国共合作抗战的过程中,根据时局的发展,浙西南逐步成为浙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发展为中共浙江省委的机关驻地,为推动战时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革命力量得到极大发展。

3.浙西南革命的浴火涅槃

浙西南革命的急速发展再次引起国民党当局的 仇视,1940年上半年国民党当局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与方式排挤中共工作,并于皖南事变后再次掀起反共高潮。日军发动的浙赣战役对 浙西南区域的破坏性入侵使不少城镇沦陷,加之国民党顽固 派对浙西南地区开展“ 剿共清乡”军事行动,刘英等大批革命领导人和群众惨遭杀害,革命成果遭到极度严重的破坏,处属特委领导机关以及浙西南革命群体不得不转移至青田、景宁、龙泉等地,隐蔽地坚持革命工作,并积极开辟革命新区。在此过程中,处属特委机关积极推动群众工作和经 济生产,化被动为主动,化隐蔽为半公开,化自我发展为群众支持,逐步走出困境。自此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和解放战争胜利,浙西南革命再无重大挫折。浙西南革命历经艰苦卓绝终于迎来了胜利。

二、浙西南革命精神的核心要义

1.忠诚使命,是伟大工程在浙西南的区域创新和历史动能

浙西南地区始终保持定力和决心,忠诚于党的领导,忠诚于革命使命。无论时局如何紧张、内忧外患如何严重,挺进师与中 共地方领导人始终坚定革命信心、坚守政治站位、坚持决胜信念,毫不动摇推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坚定不移地推动革命发展。如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浙西南革命精神是我党革命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在浙西南地区的集中表现和区域创新,是浙西南地区的革命发展和历史进步的持续动能[2]。

2.求是挺进,是北上抗日在浙西南的前线坚守和后方支撑

根据革命时局,浙西南革命的直接使命是“经过闽北到浙江,长期行动,发动广泛的游击战争,扩大党与苏维埃的政治影响,发动群众斗争,直到分配土地,创立苏维埃新的根据地,以及 建立党的组织,配合友军行动,调动 和牵制大批的敌人”,在战略上配合主力红军的行动。浙江是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区域,在这种白色压力下,挺 进师和中共地方领导人坚持在国民党统治的 最前线开展艰苦卓绝的斗争活动,成功创建自主 力红军长征后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在大后方坚强支撑主 力红军战略转移,在革命逆境之中提振了中共革命党人的信心[3]。

3.植根人民,是红船初心在浙西南的一脉相承和继往开来

中共一大后,红船初心的 红色力量迅速洗礼了浙西南的土地,对浙西南乃至整个浙江的革命启蒙作出了重要贡献。植根人民是浙西南革命的初心,是浙西南革命自红船精神一脉相承而来的精神核心,是粟裕、刘英等革命先驱 领导下的浙西南挺进师与浙西南群众鱼水相 依、荣辱与共的坚定信念。在浙西南革命面临全面“清剿”“清乡”的极度白色恐怖下,挺进师以及地方特委依然坚持领导地方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推行“二五减租”“开放粮仓、救济灾民”等政策,帮助浙西南地区群众渡过难关,调动他们参与革命的积极性,在危难中顺民心、在患难中见真情[4]。

三、新时代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的重大意义

1.政治价值:深刻凸显党是领导一切的核心力量

浙西南革命在如此复杂和紧张的政治、军事环境中能够取得胜利,根本 在于坚持了党的领导。这是浙西南革命、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更是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国梦新征程的历史判断。“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①选自党的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浙西南革命精神在新时代愈加深刻凸显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的核心地位,坚决维 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政治站位有意识、政治责任有担当、政治纪律有底线、政治学习有觉悟。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发源地——浙江的发展经验再一次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在“八八战略”这一习近平同志留给浙江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的指引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再深化、再出发、再发展,才开启了浙江发 展的新时代。新时代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深刻凸显了党是领导一切的核心,强调和突出浙西南革命精神的政治价值是必要的也是首要的,否则它将失去活力和生命力[3]。

2.社会价值: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话语权威

新时代下国际强权政治依然咄咄逼人,国内外意识形态交流与交锋愈加激烈,世界舆情愈加复杂,用好经受历史和实践检验的革命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信念、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话语权威的意义愈加重要。浙西南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结晶,是中国革命精神一脉相承的能动力量,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 宗同源。新时代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本质上就是中国革命思想和现代建设思想的古今碰撞与经典融合,就是立足于浙西南实际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地方阐述与区域应用。能动性、内生式地彰显其理论光辉和科学内涵以 及在社会意识形态引导中的话语权威,有助于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群体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核,建立明辨是非的价值认知标准,心灵不蒙灰,擦亮眼睛看世界。

3.经济价值:为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赋能

转化通道赋能作为浙西南革命主战场的丽水多年来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的重要嘱托,浙西南革命精神天然带有绿色基因和“两山”转化使命。新时代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是加快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题中之意,是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生产力的实干力量,为打通“两山”转化赋能。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经济发展新范式下,浙西南革命精神能够破除当下经济发展的刻板偏见,创新传承地方优势发展资源,强化“红”对“绿”的引领与支持,帮助全体经济工作者重构由绿色生产要素驱动的全新生产函数,以在绿水青山中所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推动供给侧改革,充分释放“两山”转化的发展动能,实现从“绿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

4.教育价值: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增添红色亲和力

“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②选自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9年 3月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上的重要作用,他多次在全国高校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场合做出重要讲话,要求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浙西南革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革命,发生在身边的革命感人事迹为广 大群众口口相传、代代歌颂,特别是在浙闽赣皖地区建设了 刘英纪念馆暨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刘英小学等地方纪念工程以及开展的一系列纪念活动,使浙西南革命精神在人民群众中更加根 深蒂固,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凝练的浙西南革命精神激励了 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开展艰苦卓绝的建设工作。新时代下,党和国家的事业需要更多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能力强的社会主义工作者,具象化、形象化的浙西南革命精神教育形式有利于打造“金课”,有利于培养武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大国工匠。

四、浙西南革命精神新时代价值的实现路径

1.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物质输出

实现浙西南革命精神的新时代价值 不应忽略其对经济发展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作用。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交互作 用的基础和派生 关系 上 看,天然带有绿色基因和“两山”转化使命的浙西南革命精神能动地服务于经济发展范式转变,“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 ”发展又进一步赋予其以新时代内涵。这里的核 心在于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谈到浙江丽水在推动生态产品价 值转化、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协同推进方面的成绩,此外还在党的十九大、全国 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等多个重要场合的讲话中 强调了生态产品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上的重要作用。加强生态产品的价值转 化和输出是完成浙西南革命先驱代代嘱托,更是实现中国梦伟大征程的题中之意。

2.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社会认同

从当代发展来看,宣传浙 西南革命精神需要把握好广大群众的特性及其媒介素养,以深入推动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社会认同建设,只有广大群众充分认同和接受,浙西南革命精神的价值 才能得以实现。广大群众存在显著代际 差异和角色分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媒介素养差异。特别是在区域认知上,浙闽赣皖以外地区对浙西南革命及其精神认识甚少。基于此,分层分类、有重点地向广大群众有效传递浙西南革命浴血奋战 的感人事迹和鱼水与共的军民深情,冲破认知隔阂,在边际效用递增的价值扩散中逐步扩大传 播浙西南革命精神的规模效应,让浙西南革命 精神与其他 革命精神一道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3.浙西南革命精神的传承演化

从历史传承来看,传承浙 西南革命精神须时刻把握党的执政要求和时代发展趋势,使其完成自我更新和动态演化,这是浙西南革命精神不忘初心、持续完成时代使命的必然要求。“听党话,跟党走”,是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历史经验,也是其持续发展的根本遵循。要实现浙西南革命精神价值,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观点来看 待浙西南革命精神和党保持与时俱进的问题,深挖其时代内涵并推动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完成代际传递。在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研究和教育工作 上,必须首先回答好为谁立说和为谁培养人这个 根本问题,让党的旗帜和人民的意志推动浙西南革命精神传承。在此基础上,用好发源地浙西南地区的发展素材和发 展经 验,坚定地以“八八战略”发展蓝图指引的经济社会发展范式提炼浙西南革命精神的最新时代内涵,让浙西南革命精神在历史的传承中永久地闪耀革命光辉。

猜你喜欢
西南革命精神
古城西南两座桥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潮”就这么说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Country Driving
拿出精神
一路向西南——然乌湖、米堆冰川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