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楼镇:依托绿水青山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2020-03-03 09:53杨启平杨元彬
理论与当代 2020年7期
关键词:养蜂林地基地

杨启平 杨元彬

岑巩县客楼镇按照岑巩县林下经济“村有百亩、乡有千亩、县有万亩”的工作要求,落实林下思州鸡1个千亩基地和2个百亩基地建设,1个300亩以上林下黄金基地建设和5个林下蜂100亩基地建设。

在客楼镇土黄村,五十岁的村民钟占香在家照看孙子,不能外出打工,她说在黄金栽种基地务工,一天80块可以贴补家用。脱贫户陈军说,今年村里发展新产业,我们多了一份务工收入,还可以分红。

土黄村以种植传统烤烟产业为主,为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今年该村流转林地320亩,建立林下黄精种植基地,以“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运行模式为村民创收。

“我们基地由合作社与农户签订15年林地租赁合同,种植黄精每周期为5年,预计亩产至少5000斤,按照现在市场每斤10元计算,基地总产值达1600万元,可带动112名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土黄村支部书记肖吉发说,“打造我们村林下经济种植示范点,总投资276万元,其中扶贫资金222万元,合作社自筹54万元,涉及土黄、安山、丰坝3个村脱贫户,即2014年建档立卡户196户775人。”

在陀子坳村“祥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院子头思州鸡养殖基地,只见一群群鸡在林间、在草丛、在翻犁的土地上觅食、嬉戏……

“我的鸡卖价不错,上个月就卖出2000余只,产值16万余元。”合作社负责人高存祥说,“多亏政府给我们找技术、拉资金,为我们搭建平台,思州鸡才卖到凯里和贵阳等地。”

该基地采取“十户一体”抱团发展,按照因户施策2万元,18户贫困户入股资金36万元,合作社自筹资金55万元,才打造了年出栏2万羽思州鸡规模的陀子坳村示范基地,占用林地500亩。

“我月工资平均在5000元以上。”高存武是入股户也是养殖工人,主要做犁土、种植玉米和蔬菜等杂活,以保证养殖的鸡具有高原“铁公鸡”的原汁原味。

据了解,客楼镇建成林下养殖思州鸡基地3个,利用林地1650亩,4月中旬投放第一批鸡苗完毕,达到年出栏思州鸡7万羽以上。

在林下蜂方面,客楼镇立足原有产业规模,积极探索“党建+合作社+贫困户”工作方法,抱团养蜂产业市场,实现富民增收。

今年杨军散养蜜蜂100余箱,计划产值达10万元以上。说起养蜂,杨峰说寨上的村民通过易地移民搬迁到县城安置点亚坝小区居住了。他家是2017年搬迁的,是岑巩县第一批搬迁对象。

分管林下蜂建设工作的该镇副书记王崇鼎介绍:“我们以养蜂户为载体,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上半年完成养蜂600箱,全面完成5个100亩养蜂基地规范化建设,促进更多贫困群众增收。”

猜你喜欢
养蜂林地基地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图片新闻
养蜂人用上养蜂专用车
养蜂女状元
我的基地我的连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林地流转模式的选择机理及其政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