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责任伦理培育路径探析

2020-03-03 08:19戴佳鹏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伦理公民个体

郑 红 , 戴佳鹏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 400067)

社会学习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创始。这一理论认为人的品德形成与发展是通过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进行学习,进而发展出个体特性。而这一发展过程放大至人类群体中,也意味着人通过社会学习而具备了人的类属特征,使得人类社会既保证了生物学意义上的繁衍不息,也保证了群体文化在不同个体和代际之间进行传承。责任伦理作为人类文化基因传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有效传承和自我革新在个体层面从人诞生于社会之时就开始。在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颁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将道德责任建设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之一,并强调在道德教育、道德实践、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等方面对公民社会责任的引导和践行。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诸多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如观察学习、强化说、三元交互决定论等对责任伦理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 新时代责任伦理的时代意蕴

责任伦理随着人类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和活动性质的改变而变化,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责任伦理相较于传统责任伦理的范畴和内涵发生了重大转变。自西方开始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层出不穷。原则个人化消解了社会权威、底线思维盛行阉割群体道德、敬畏心态缺乏引发生态环境问题频发等等。应对人类社会在各个领域的伦理失范现象,需要全人类的总体动员。从追求个人的美好德行、到为社会,为国家付出个人努力,再到为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担负责任,“责任渗透于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一种考验和挑战,那就是对他人、对自然、对社会和自身的责任”。〔1〕

第一、以个体发展为基石培育群体责任伦理自觉

马克思曾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2〕马克思关于责任的这一内在规定从人的本质角度确定了担负责任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的天赋使命,每个人只有自觉担当,并履行个体角色所担当的责任,个体的生存发展才有坚实的道德基础,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3〕。构建责任伦理要适应当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形成具有共识的实践主体的责任伦理精神。如新冠肺炎疫情中在战役一线的医护、交管、公安、物业人员等,在危难时刻的行为根源于自己作为实践主体的应然责任和义务,而这些行为表现为社会上的多数人所崇尚的、认同,体现出了群体的责任伦理自觉。因此,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维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的要求,“社会主义的人”必然是全面发展的人,而某种意义上责任伦理则为人的全面发展定基定准。如社会上多元的价值观念客观存在并引发矛盾,但责任伦理通过强调个体的义务与责任凸显人的存在的本质规定性,为维系社会系统和社会秩序提供了社会伦理维度的行为准则。

个体与群体的责任互动对责任伦理的培育有两个维度的启示。一是将责任伦理培育作为品德塑造的内容之一从人年幼时即开始贯穿教育的全过程。人的社会角色从早期的单一走向多元,责任维度从简单走向复杂,与其成长社会化过程中所面向的社会关系网络的逐渐复杂是相同步的。因此,责任伦理的教育轨迹应与个体的角色、身份、职责相关联,并随着个体身心阶段性的发展规律而进行内容、方式、途径的转变和衔接。二是优化内在引领,将群体的宏大价值取向转变为适宜责任伦理培育的具体的、生动的、场景化的责任行为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导向决定了包括责任伦理在内的道德取向。国家、社会、公民的道德取向虽然明确而清晰,但在沉淀至现实而具体的生活层次上缺少灵活而丰富的多维引领。这对以行为结果为取向的责任伦理教育而言则呈现出口号多,共鸣少、宣传多,认同少、规定多,执行少的现实困境。基于急迫的现实,对承载责任伦理教育功能的制度设计、法制规范、机构组织、从业人员、环境打造要有多样而富有影响力的引导以提升责任伦理教育效能。总之,个体全面发展既是个体道德品行塑造的必然前提,也是群体责任伦理实现理性自觉的实践起点。

第二、以公民社会责任为核心呼应社会发展需求

责任伦理面向的实践对象有个体、他人、社会、国家等不同层次,社会责任占据其中的核心地位,这源自于社会发展依靠个体间的共生共存。个体在人类社会中承担的责任存在边界,依据不同角色,不同能力责任有大有小。个体履行社会职责,社会保障个人获得相应的权益,个体和社会全体公民相互支撑实现有序、和谐、持续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公民社会责任无疑是责任伦理体系中的核心,通过彼此对责任的共同承担,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公民社会责任起源于个体的社会角色,体现为公民对符合社会道德和法律诉求的行为担当,强调个体对社会的应尽义务。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对公民的社会责任要求也不一样。中国自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推进了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催生了多变的生活方式,多元的价值取向,扁平化的信息渠道。当下中国的公民社会责任在此背景下出现了种种偏离的现象,如全球化进程模糊了公民的国家责任意识、贫富差距拉大导致公民社会责任价值取向迷失,重视物质利益贬低法律和道德、急功近利的发展心态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的社会现实提示公民社会责任在部分群体中出现了脱轨现象,对于中国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是极为不利的。

在新时代公民社会责任的培育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和发展导向以回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公民社会责任培育则要在两个维度上呼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价值引领。其一在对责任伦理主体进行责任培育时要对中国公民身份所对应的社会主义伦理精神进行强化。公民是有政治属性的个体概念,其权利和义务的实践都受限于一个或多个政治实体,而公民所应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也应与个体所属公民群体相对应。如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具有截然不同的伦理取向。后者以个人权益为出发点,前者则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之上,并衍生出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伦理精神。中国的公民责任培育构建则要在此基础上去实现社会主义特色的责任意识塑造和伦理自觉。其二伦理实践主体在责任行为表现上要兼顾公平和正义,因为两者具有衡平社会责任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阶层和贫富分化割裂社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未来发展。公民的社会角色各有不同、能力边界有高有低、职责划分有大有小,但不论个体差异如何,在履行公民社会责任和义务时,公平和正义应作为原则纳入行为准则中。这对于克服和消弭发展不均衡、利益分配不公平等现实冲突时具有牵引平衡效果。在责任伦理的教育过程中,家庭、学校、媒体、社会等各方参与教育过程中的组织和个人也将公平、正义的原则运用在每一处生活和教育场景中。用风清气正、和谐有序的道德风气引导个体道德品行的塑造,也将有利于实践主体对于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

第三、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取向强调整体发展

当代的责任伦理所指向的不仅是当下人类社会的责任,还包括对于自然和未来人类永续发展的责任。科技的发展推动人类探索的步伐越走越快,越走越远,进入到广袤的未知领域,在这些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会给自然和人类的未来发展带来何种影响,并不是留给未来人的课题,而是现在的人应该思考的问题,责任伦理所具有的“预防性”、“前瞻性”、“开放性”与这一需求正相契合。当代人类社会生活错综复杂,体系庞大,社会生活与自然关系紧密,人类的未来发展与当下行为相互关切。责任伦理所面向的自然和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责任意味着责任对象客体要扩充,责任行为结果要指向未来,在时空上的整体强调是责任伦理在当代的“应然”取向。由此,责任主体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的重大决策和行为必然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未来人类社会的蓝图、自然和人类的未来走向由全体人类共担责任。

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取向的责任伦理首先要以关爱一切生命为主线引导责任主体对自然存敬畏。通过关爱生命、敬畏自然的伦理责任教育培育个体的责任取向,让其意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产生的破坏已经通过很多种方式反馈到人类自身。在利用和合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类在行为选择上应当更加审慎。其次是对人类未来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视野扩展。了解自然资源在枯竭,物种灭绝的速度在加快,化工污染反噬人类自身,凡此种种的人类行为都会给未来的世界打下烙印。将责任伦理的覆盖领域在人类生活的各方面进行充分扩展,明晰责任伦理的主体,避免狭隘认知。第三、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上形成共生共存的共识。人类社会由于种族、文化、国家和意识形态的现实差异,在目标协同、均衡发展的认知上将有一个长期、复杂和曲折的过程。责任伦理的倡导将为最广泛的人类群体提供基本的道德品质基础要求。

2 社会学习理论对责任伦理培育的启示

社会学习理论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之上,认为学习可以通过观察来实现,而学习要转化为行为表现,则依靠主体的自我效能感,这对于责任伦理的培育,尤其是学历教育阶段的责任伦理培育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第一、以榜样示范作为责任伦理培育的主路径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社会化不仅可以依靠直接经验的获得也可以依靠观察别人而习得。这种观察学习过程复杂,从产生注意过程开始,进而保持过程,再进行动作复现和动机保持。观察学习的以上四个子过程相互联系,通过对四个子过程的有效设计和干预可以实现对所观察行为的获得。其中的注意过程阶段,既观察主体对观察对象产生了兴趣并进行注意的阶段是观察学习的起点,在注意过程阶段可以引导观察主体主动选择示范者作为观察对象启动观察学习的过程。观察对象可以分为榜样和偶像两类示范群体,低龄儿童的模仿对象以前者居多。此类模仿对象主要包括家长、教师、同龄人、大众传媒等等被动选择的观察对象。随着社会关系的逐渐复杂,社会角色的叠加,以及个体的成长,逐渐增加更多个体主动选择的观察对象。因此,在责任伦理培育的过程中,要对这些示范群体优先做好分类引导,净化培育环境。如家长群体对教育过程积极参与并更新教育理念、大众媒介传播正面榜样、教师的职业素养的全面考察、社区环境打造等等。

在对示范对象进行观察学习的具体情景创设中,创设的榜样群体的责任行为要结合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将其分解为责任认知、责任行为的高低层级。如对于儿童而言,懂文明讲礼貌、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管理好个人物品、不伤害小动物、不浪费粮食、为老师和同学服务等等是责任认知和责任行为中的低层级,易于接受,也力所能及,而且为高层次的责任伦理培育进行了理性铺垫,如家长要求不浪费粮食对儿童而言是遵守规则以对自身行为负责,绘本图片中非洲饥饿儿童形象则引发其产生珍惜资源的认知甚或对粮食危机的简单思考。新冠肺炎期间儿童运用防疫知识保护自己是对自己负责,对医生和警察在肺炎疫情期间树立起的正面形象的认知和感受则是对角色社会责任的初步体验。随着个体的成长和社会角色的增加,个体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更多的社会互动责任。尤其是从中小学到高中再到大学的学历教育阶段,责任情感、责任意志、行为水平发生了快速且明显的提升,示范对象的选择也更加集中,优秀朋辈、企业明星、流行偶像、政治人物等开始产生更强大且持续的影响力。对这些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社会公众人物,“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引导他们承担社会责任。”〔5〕而互联网媒介改变了示范对象传统的影响模式,渗透力度也前所未有地加大。将传统教育模式下对示范对象的可控性降低,观察主体被动接受的时机变得更多。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互联网媒介传播的有效操控可以是实现正面示范对象更广泛的传播、分级分类制度规范净化不良示范、官媒平台的合理打造宣扬社会正能量等等。由此,榜样示范在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榜样分类引导、区分责任伦理教育的层级,营造榜样示范的现实场景,让观察主体能认同榜样并主动学习。

第二、重视个体认知因素作用,实现知情行的联动。

社会学习理论的实证研究表明个体观察到社会行为后并不一定转化为行为表现,或者行为表现并不一定与所观察到的行为相一致。因此,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通过适度的强化对其进行干预。目前的责任伦理教育在大多数的应用过程中更多是以他律为主,应用方式更偏向于用行为结果影响行为的发生,通过对行为的正负向强化影响行为出现的频率。但社会学习理论流派通过实验验证了认知作为不可直接观察的心智活动可对个体的行为结果产生影响,学习行为也不必须要被强化。学习行为的获得,通过对示范原型被强化的过程的观察也可实现。这类班杜拉所认同的强化是以认知为中介,并通过个体的自我调节来实现。虽然在孩童阶段的个体存在理性思维能力不足的情况,但通过对所观察行为的抽象和概括,以及对语言、图像等符号所传递信息的理解和加工,孩童可以学到思维和行为的一般规则。随着年龄的加大,对责任伦理的原则和规范的理解将进一步走向深刻和抽象。社会学习理论通过解释人的行为发生过程中认知因素的运作过程为个体的责任伦理教育提供了另一个思考方向,即他律作为当下责任伦理教育的显著特征,其所依赖的“外部必然性”也并不全然决定个体责任行为的产生,责任行为并不仅仅产生于环境约束之下。这对责任伦理教育所惯常认同的“行、情、知”顺序做了重要的提醒。按照惯常的“行、情、知“的形成过程顺序,责任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容易走向重视权威、忽视解读;重视行为反馈,忽视认知引导的结果。而社会学习理论通过对认知因素的强调和实践验证,表明在个体责任伦理教育中,责任行为的实现可以通过前置人的感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认知因素的作用,实现“知-情-行”的联动效应。如在家庭和学校中增加语言互动,强化个体对语言符号的认知、强化思维逻辑实现对社会认知的更进一步理解;在教育活动的组织中结合个体兴趣和需求模拟社会游戏,尤其是针对年纪较小的孩子,协助其积累社会性认知,掌握社会规范和行为规则。推广绘本阅读帮助儿童获得经验学习和建构基础能力;在学历教育过程中,既可在既定的课程体系中增加责任伦理教育的内容,在所有课程中渗透责任伦理教育的素材,也可以在社会实践中推进认知引导。

第三、强化责任行为的习惯养成,唤醒群体责任伦理自觉、

在强化个体责任行为养成教育方面,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三元交互论、自我调节和自我效能等理论对其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行为的发生是人、环境、和行为交互作用的结果。人的主体因素、行为、环境因素实际上是作为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决定因素产生作用的。人的因素主要包括人的认知能力、使用符号的能力、自我调节的能力、自我评价的能力、预测的能力等。个体在面对具体的环境事件时,这些人的因素将对行为目标的实现起到主导作用,并在人、环境、行为的三元交互中将人观察学习或者经历到的内容转化为稳定的个人行为模式。其中自我调节和自我效能感是其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自我调节关乎行为之前的目标设定,是否要做、做到什么状态,自我效能感则影响行为动力的强弱和具体行为方式的选择。自我调节需要被激活才能设定目标从而影响行为,因此要给个体合理的刺激以激活这一机制,具体的方法是给予正面环境支持和正向的能力评价。提升自我效能感的主要方法则是给予个体成功经验,这种经验可以是个人的直接经验也可以是替代经验。直接经验包括真实发生的成功体验和模仿中可获得的成功体验等。替代经验则比如个体看到帮助别人能获得赞扬,则会想以同样的行为为自己获得赞美;遵守秩序可以获得奖励,则减少破坏举动等。成功经验的获得能树立个体的自信心,而自信心则是自我效能感增强的直接体现,提升了行为再现的可能性。通过对自我调节的激活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其感知和接受了外在的行为规范和社会规则,利用这些规范和规则进行正向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进一步的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标准,促进责任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责任人行为从他律转向自律,并走向对责任的自觉担当。

3 结语

责任伦理长期以来作为信念伦理的补充,在宏大价值取向与现实需求之间摇摆。回归到责任伦理的行为归宿本质来看,为人提供个体生命行动方向和行动指南就是责任伦理意义和价值的实现。即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立足于责任伦理的时代需求,以责任行为的实践为诉求,以具有社会主义伦理特色的规范和原则指导现实生活中问题解决。通过对社会学习理论所蕴含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深度的挖掘、科学的使用,对于责任伦理的实现,核心价值观念的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水平提升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伦理公民个体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十二公民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