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及对应策略

2020-03-03 14:01
教育观察 2020年28期
关键词:小班幼儿园环境

杨 波

(张家港市港区幼儿园,江苏张家港,215631)

一、分离焦虑现象及其具体表现

分离焦虑是幼儿与平时亲近的人分离后,进入陌生环境而引起的焦虑、不安等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幼儿的心理发展与年龄有关,根据美国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1—3岁的幼儿处于自主对羞怯与疑虑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比较多疑,需要亲近的人长时陪伴。但是,幼儿心理发展并不是完全由年龄决定的,不同的幼儿有所区别。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分离焦虑是幼儿知觉和认知发展的自然产物。

小班幼儿的情绪与情感比较丰富且外显,其社会性的发展需要在群体活动中逐渐增强。小班幼儿初入幼儿园,离开熟悉的亲人、亲近的家庭,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会产生强烈的分离焦虑。分离焦虑会给幼儿的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幼儿不愿意来幼儿园、喝水少、情绪不安、长时间不上厕所等。霍妮认为,如果儿童的分离焦虑感受得不到缓解,幼儿就会对父母产生敌意,甚至把敌意投射到外部世界。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行为的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称为“直接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称为“间接学习”。有研究发现,有些起初没有分离焦虑的幼儿,看到一些幼儿通过哭闹可以换来教师或家长的关注,也会模仿学习,加大教师保教幼儿的难度。分离焦虑会给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各种问题,因此,小班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现象是教师和家长都需要关注的。

二、小班新入园幼儿出现分离焦虑的原因分析

(一)幼儿方面

幼儿初入园时出现分离焦虑表现是正常的现象。分离焦虑一般在幼儿6—8个月的时候已经出现,小班幼儿进入幼儿园,处于完全陌生的环境、人际关系中,第一次需要独立面对陌生的一切,这对他们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分离焦虑的出现与幼儿的不安全感相关。由于与关系亲密的亲人分离,幼儿急于寻找与自己亲近或熟悉的人,在寻找的过程中产生了焦虑的感受。幼儿难以找到自己亲近或熟悉的人,更加剧了分离焦虑的产生。

(二)环境方面

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大多数幼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和排斥感,在熟悉的亲人离开后,幼儿不安的感受被放大。突然要求幼儿来到一个满是陌生人的环境中,是对幼儿适应能力的考验。进入幼儿园,幼儿园的生活不再像之前一样无拘无束、随心所欲,不同的时间段应该做什么,在幼儿园内都有相应的规定。有研究表明,幼儿出现分离焦虑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生活制度的改变,包括生理需要的缺失。作息时间的突然改变,让幼儿感到无所适从。[1]

(三)教师方面

教师在幼儿的幼儿园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小班新生刚进入园,可以依靠的只有教室里的三位教师。开学初期,面对班上可能有多个幼儿同时出现分离焦虑的状况,教师很难在同一时间关注到每个幼儿,幼儿在有需求的时候没有得到及时回应,产生的不安与无助的心情会加剧其分离焦虑的感受,幼儿很容易出现第二天不愿意来上幼儿园的情况。同时,小班幼儿的心灵较脆弱,教师一些无意的行为都会让幼儿感到十分受伤。

(四)家长方面

相关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于幼儿焦虑情况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幼儿和家长的关系十分紧密,幼儿容易依赖家长。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那么幼儿在与父母分离或面临分离的威胁的时候就会增加分离焦虑感受。在家长的“过度保护”下,部分幼儿缺少社交场合的锻炼,长此以往,幼儿可能对与陌生人交往和接触产生抵触情绪,产生社交恐惧心理。同时,过度的爱与关注可能会导致幼儿适应社会的能力、独立性较差。

三、应对小班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策略

(一)积极组织有趣、温馨的游戏活动,转移幼儿的注意力

教师应当通过调查表、家访等形式提前了解幼儿的性格及喜好,设置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多样的趣味游戏活动。当幼儿专注于游戏的时候,焦虑情绪就会被分散,如有趣的故事、家庭角色扮演游戏、适宜的游戏材料都是小班幼儿感兴趣的。丰富、有趣的活动能够增进幼儿与教师、幼儿之间的互动,帮助幼儿减轻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与排斥感。

幼儿早上来园时有一定的焦虑情绪,教师可以带幼儿去娃娃家、阅读角等能够让幼儿情绪冷静的场所或让幼儿玩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游戏,帮助幼儿从焦虑紧张的情绪中缓和下来,然后慢慢引导幼儿消除分离焦虑。

(二)进行环境融合,帮助幼儿产生亲近幼儿园的愿望

进入幼儿园后,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最经常接触的环境。教师应当将幼儿园和教室的环境布置得温馨、舒适。幼儿园进门的位置可以设计成“欢迎小宝贝”之类的空间,教室可以创设成温馨的、与家庭类似的环境,如在班级的门口挂一些幼儿的照片,在教室墙面增设幼儿的全家福或幼儿与家长一起做的手工作品。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与幼儿聊一聊“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家庭”“我自己”等话题,使幼儿在幼儿园里能看到自己熟悉的元素,让幼儿愿意亲近幼儿园。教师要让幼儿觉得幼儿园是可以让自己心安的地方,幼儿园的教师是可以信赖的,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也是友好善良的。

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教师应当给幼儿时间和机会探索幼儿园户外环境。在自由的环境中,幼儿能够观察动植物,结交新同伴。这样不仅可以转移幼儿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快乐,愿意亲近教师、同伴和幼儿园。

(三)用幼儿能够理解的、真诚的教学态度帮助幼儿消除分离焦虑感

小班幼儿的认知能力有待发展,如果教师给小班幼儿讲道理,效果往往不好。小班幼儿需要的是关心和爱护。面对新入园的小班幼儿,教师需要具备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不仅要从言语上,也要从行为上让幼儿感受到教师不是“敌人”,而是关心自己的人。针对幼儿的个性特点,教师要采用适合幼儿的方法帮助幼儿缓解分离焦虑。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当多采用“表扬”“鼓励”的教学语言,鼓励幼儿的良好行为,如“你发现了玩具掉到地上并且捡起来了,你可真棒”“你在别的小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他,你可真是个能干的小朋友”等。小班幼儿听到这些激励性的语言后,会产生自己被需要的自豪感,害怕与不安便会逐渐消失。同伴拒绝水平较高、同伴关系不良的幼儿的群体归属需要的满足情况相对较差,因而容易产生焦虑,因此,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幼儿的同伴交往情况,帮助幼儿构建健康的、和谐的社会交往关系。[2]

(四)请家长配合,帮助幼儿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在小班幼儿入园前,家长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如经常带幼儿去公园等户外场所进行活动,多与他人交流,帮助幼儿结识更多的朋友,以此减轻幼儿对陌生人、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与同伴产生更多的亲近感,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以及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家长也可以提前带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帮助幼儿了解幼儿园,让幼儿从心底产生对幼儿园的兴趣。这样,幼儿在入园后就不会显得惊慌失措。

入园后,如果幼儿早上哭闹,家长切忌“悄悄溜走”,否则不仅会加剧幼儿的焦虑,还会让幼儿产生对家长的不信任。家长可以先从与幼儿短时间分离,慢慢进展为较长时间的分离,给幼儿适应的时期。家长要帮助幼儿逐渐认识到这样的情况:爸爸妈妈不是消失了,只是要工作或者有事情,即使现在看不到,也总会回来的。这样会帮助幼儿逐渐缓解分离焦虑。

帮助小班幼儿缓解分离焦虑,离不开教师、幼儿园以及家庭的共同交流合作。正确认识小班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现象,根据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小班幼儿园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我爱幼儿园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欢乐的幼儿园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