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之谜藏在这10个地方(五)

2020-03-03 14:09
奇闻怪事 2020年3期
关键词:反物质中微子液态水

自138亿年前的那一场大爆炸中诞生以来,我们的宇宙经历了一个波澜壮阔、异彩纷呈的演化历史。虽然许多细节已为我们掌握,但正如苏格拉底所说“你知道得越多,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宇宙中依然有许多事情谜一样让人困惑,让人抓痒……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以连载的方式介绍宇宙中10个最大、最激动人心的谜团,它们涉及行星、恒星、星系、黑洞以及其他奇怪而有趣的话题。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9、地球

它是什么?

围绕一颗G型恒星公转,主要由硅组成的岩石质行星

它在哪里?

在你脚下

涉及的谜团

地球之外还有其他生命吗?

1990年12月8日晚上,一艘飞船在地球上空960千米高处掠过。它一边飞,一边扫描地球表面,试图寻找能显示生命活动的迹象。

这不是外星飞船。这艘名为“伽利略”号的飞船是我们地球人自己的,正被派往木星执行任务。但是在飞往木星之前,美国宇航局根据著名科学家卡尔·萨根的建议,让它先绕地球半圈,进行一场模拟实验,看看如果一颗星球上存在生命,那么在太空中,飞船能探测到哪些能显示生命活动的迹象?果然,“伽利略”号探测到了丰富的水、氧气、甲烷和一种吸收红光的色素。这些综合起来,“强烈暗示”地球上有生命活动。

地球仍然是我们迄今所知宇宙中唯一拥有液态水的地方。我们现在寻找外星生命有一个默认的假设:它们类似地球生命,也需要液态水。但是,考虑到银河系中的行星数量(更不用说整个宇宙了),有水的地方应该不会独此一家。

在太阳系中,首位候选者是火星。几乎可以肯定,火星表面过去有过海洋,可能至今地下都保留有少量的液态水。其次,还有土星和木星的一些冰质卫星,尤其是土卫二和木卫二。虽然它们的表面是冰,但冰下却是液态的海洋。它们还富含矿物质,对于生命的诞生十分有利。

在太阳系外,主要的搜寻目标是那些围绕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转的岩石质行星;或者是黯淡的红矮星系统中,那些位于“适宜居住带”上可能存在液态水的岩石质行星。

但是,液态水真是生命诞生必不可少的条件吗?对于这一点我们并不敢十分肯定。我们只知道,有液态水存在对于生命的出现是十分有利的,但这只是充分条件,是不是必须得如此呢,我们可不知道。因为对于什么是生命的出现和延续所必需的这一问题,依然有待研究。生命的特征无非是能新陈代谢和繁衍后代。像生命的繁衍,以前认为离不开DNA,但现在科学家用别的材料合成出有别于天然DNA的人工DNA(你可以不把它叫DNA,叫别的名字),一样可以完成这项任务,那你还认为生命离不开DNA吗?

所以在寻找外星生命的时候,我们应该放弃“地球中心主义”,扩大搜寻范围。那些环绕棕矮星、白矮星和红巨星运转的系外行星;同时环绕两颗恒星运行的环双星行星;没有大气层的行星;甚至环绕气态巨行星运转的系外卫星;都应该成为我们的光顾对象。

我们自己的太阳系也有这样一些类似的目标。比如土星的卫星泰坦,它上面替代液态水的是碳氢化合物的湖泊,那里也可能成为另类生命的家园。更进一步的目标还包括金星,甚至冥王星的大气。随着我们对土卫二、泰坦和木卫二的探测提上议事日程,以及在系外行星上探测生命的技术的发展,也许我们这颗孤独的有生命的星球很快会找到一些伙伴。

10、宇宙

它是什么?

所有一切

它在哪里?

一切地方

涉及的谜团

为什么宇宙中会有物质存在?

在过去一百年里,我们对微观世界的研究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对粒子及其相互作用做了最好的描述。但是,它有一个尴尬的瑕疵——它不能解释我们的存在!

事实上,更糟糕的是:标准模型反而强调的是我们不应该存在。它说,正反物质是同时在宇宙大爆炸中创造出来的,两者不多不少,应该一样多。但我们知道,这两种东西彼此不好相处,一接触就会相互湮灭,化为一道白光。所以,按理这些个“死亡派对”在宇宙诞生的第一秒内,就应该相互毁灭,最后留下一个除了光,什么物质也没有的宇宙。那样的话,当然就更不会有行星、恒星和生命了。

但既然我们今天能在这里从容地谈着这一切,说明事情并没有“按理”去发生,所以必定有某种原因,让物质赢得了胜利。

一种解释是,反物质只是隐藏了起来:其中的一些正反物质,不知何故,逃脱了“死亡派对”,躲在某些个较为安全的小角落里,随着宇宙的膨胀和冷却,最终反物质跑到了离我们很远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存在仅由反物质组成的恒星和星系,而且这样一个反物质的世界里,反物质跟我们这个世界的正物质一样多。

这解释听起来似乎很“耳顺”,但遗憾的是我们至今尚未发现任何存在反物质世界的蛛丝马迹。

所以,我们必须承认,在早期宇宙中一定存在某种机制,打破了正反物质之间的平衡,使得制造出的物质多于反物质。这样,在大规模的相互湮灭之后,还有一部分物质剩了下来。正是这些剩下的物质,演化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恒星、星系等这些东西。

事实上,在微观世界,某些涉及正反粒子的相互作用中,确实存在打破正反物质平衡的某些机制。比如,在一种叫“CP对称性破缺”过程中,产生的粒子就比反粒子多了那么一点点。但令人失望的是,它只有我们期望的10亿分之一左右,依然无法解释宇宙中的物质-反物质不平衡。

一些人希望在中微子中找到答案。我们对这些难以捕捉的、而形状又会变化的粒子知之甚少。中微子有三种:电子中微子、μ中微子和τ中微子。三種中微子还会相互变换。物理学家在它们玩“变形记”的过程中,已经发现了明显的CP对称性破缺现象。此外,我们还知道它们有微小的质量,而这也违反了标准模型;因为按标准模型预言,它们应该是无质量的。

要想让小小中微子来解释“物质多于反物质”这个大问题,需要假设在中微子家族中存在一种更重的中微子。这样,宇宙中物质多于反物质就可以这样解释:这种更重的中微子在宇宙早期衰变为较轻的中微子时,因CP对称性破缺,使得它们更多地选择成为物质,而非反物质。这样就打破物质和反物质的平衡,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物质世界。

但中微子本来就是一种难以捕捉的粒子,要找到一种新的中微子,那更是难上加难。

(连载完)

猜你喜欢
反物质中微子液态水
基于微波辐射计的张掖地区水汽、液态水变化特征分析
Ka/Ku双波段毫米波雷达功率谱数据反演液态水含量方法研究
反物质世界去哪了?
零下温度的液态水
PEMFC气体扩散层中液态水传输实验研究综述
第三类中微子振荡的发现
——2016年自然科学一等奖简介
发现中微子振荡从而证实中微子具有质量——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简介
太阳中微子之谜
超乎想象的“反物质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