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法记》

2020-03-03 09:16郭景艳
青年生活 2020年3期
关键词:元气物象山水画

郭景艳

摘要:“气”是宇宙的本源,天地间的万物都是从元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山水画中“气”是意境,是山势的龙脉,是画家的思想情感。“象”是物体的本质,宇宙瞬息万变,物体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环境中自然也就表现出了不同的姿态。

关键词:《笔法记》;气;象

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

这是荆浩《笔法记》中“六要”之一。就中国哲学思想来看“气”是宇宙的本源,天地间的万物都是从元气中派生出来的。谭嗣同在他的《石菊影庐笔识》中说:“元气氤氲,以运为化生者也,而地球又运于元气之中,舟车又运于地球之中,人又运于舟车之中,心又运于人生之中。元气一运无不运者。”万物皆在气中。谭嗣同认为气充满一切,万事万物都“运”于气中。由此可得知绘画的是宇宙,是万物,而万物皆生于气,所以气在荆浩的“六要”中占了首位。

在中国山水画中,最为讲求的更是“气韵”二字,笔墨技巧可以在长时间的训练中逐渐纯熟的掌握和运用,而“气韵”则是需要画家不断的去体悟生活和自然,方能从万物中感受到气的存在,并归结于画面上。因此气是学习山水画必须领悟的哲学观和宇宙观。它是形而上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最初学习中国画时,很笨拙的认为气便是画面中的烟云,因为那样的白是看得见的“实”而不是看不见的“虚”,这虽然也是气,但是这只是云雾的气画面中其它物象的气就并没有包含在其中。所以把云雾的气看做是整张画面中的气,这样的认知太过于简单。

荆浩告诉我们想要在画面中有气的存在必须做到“心随笔运,取象不惑。”这是达到气的基本要求。我们从字面的意思上解析这句话,大概是说要对自然万物的“象”有着深厚的了解,才能在绘于纸面时“胸有成竹”,运笔时笔随心运,毫无停留的直叙而下。而宋代韩拙在《山水纯全集》论《观画别识》引:“气者,随形运笔,取象无惑”他在这里说的是“随形运笔”,那即是对物象形态的描写,是客观的对自然万物做形象上的绘画,有点类似西方绘画中对景写生的意思,这是完全不假思索的按照物象的本来面貌及其周围环境搬抄在画面上,没有添加一点人为的思绪。而荆浩所说的是“心随笔运”,“心”一词是运于人之中,“心”是有生命的,有情感的,那么其中的“运笔”就确是要包含有人的思考和情感,而不是对物象的完全写照。绘画须根据“实境”也就是自然万物而创作,但不能只是对照物体的自然形态绘于纸上,而是得经过画家夸张的剪裁和提炼,把大自然的美优化到无限大,并且能在画面中感受到除了自然的美还有画家的思想情感。

在唐代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中把“师自然”和心的作用体现的淋漓尽致。“造化”即是自然世界,“师造化”即是“师自然”,是要深刻的感受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提炼物体的外貌特征,并牢记于心。在山水画中最为基础的形象就是山石树木,亭台楼阁,花鸟鱼虫等。这些事山水画中的绘画语言,是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除此之外,环境和时间的变化气息也是有差异的,“春、夏、秋、冬”四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画面中的形态、面貌、气质都是不同的。春的生机、冬的严寒、夏的翠绿、秋的萧瑟,东方的高山、西边的丘陵、南方的茂盛、北方的荒旱。宇宙瞬息万变,物体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环境中自然也就表现出了不同的姿态。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就无时无刻的变化着,更别说瞬息万变的姿态。在《晏子使楚》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也说明了环境的不同,同样的物体也会有不同的形态,这时也就需要不同的绘画语言。观察自然,体悟自然是学好山水画的重要课程,“师心”在所难免。但是纸张有限,而宇宙无限,纸张不能表现自然界中所有的美,画家就只能截取部分的美,那就需要画家不停地去思考,剪裁,组织自然物象,然后“中得心源”。其中的“心”就与“心随笔运”中的“心”有着同样的作用。荆浩用“心”一词,这就足够让我们认识到画家所画的山水是画家心中的山水。而且后一句中的“象”这一词可不仅仅是指自然万物的“形”这么简单。

“象”是什么?“象”是物象的外貌,是物象的形。从“象”的字面上的意思和它的演变过程来看,解释为事物的客观外形也无可厚非。“象”是由大象的形象“”演變的过程而来,然而在其演变的过程中“象”字不再只有“形象”这一个词义衍生了一个动词的词义,解释为模拟,使外形相似。而在中国画中,它的词意更为抽象,它更像是一种符号的象征,是物体的本质属性。我自当理解“气”就是“象”,或者说“象”是“气”的道,而“气”是“象”的更高层次的“神”。我浅显的认识到“象”是物体的本质,是物象的气质和精神状态,就如人的气质一样,舞者带有自信的气质,山里人带有朴实的气质,小孩有稚气;这样不同状态下的事物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象”。文人士大夫把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认为它们有君子之象。然而这只是人们赋予它们的“象”,并不是它们本身所具有的“象”。因此绘画物象时应理性的去观察物象,寄情于物并不能体会到物的“象”,这只能是把自己自身的情感强加在物体的身上,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不同的人看同一物象时会有不同的景象。而我们现在要反道行之,先不带有情感的去观察物象,去感受物象想要传达给你的“象”。

怎样去表现事物的本质,是画家毕生所求。在西方的绘画世界中,文艺复兴时期拓展成了新的“模仿学说”。在风景画中称“模仿自然”,这里的“模仿”从西方的绘画中可以直观的看到是物体的“像”而不是“象”,超现实主义绘画中更能感受到的是这“像”。而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像”与“象”有着本质的区别,齐白石先生言:“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句话提出了绘画的物象和物体的外貌形态太过相似并不就能表现出物象的“象”,但不相似却又不能分辨事物。不仅道出了作画的道理,也道出了一切艺术的真谛。毕加索曾赞扬中国画时说:“一根线去画水,却使人看到了江河,嗅到了水的清香”。这句活中的“一根线”就是对江河“象”的表现手法,是画家体悟到的江河的“象”。

因此,即使所画的山水是画家心中的山水,也需富有自然万物的本质—“象”,这也是画家要画的自然物象的“气”。

参考文献:

[1]荆浩:《笔法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

[2]李可染:《李可染论艺术》,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

猜你喜欢
元气物象山水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如何与物象相处
新年开局,元气出发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移动数字
献给猫主子的秋の珍味
同为“渔夫”,异为“渔夫”
扮嫩高手“元气裸妆”来袭
程灿山水画作品
以“非美”意识辨析观光旅游产品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