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中生态环境问题

2020-03-04 01:16
绿色环保建材 2020年6期
关键词:农村土地城镇整理

扈 微

乌鲁木齐市土地储备中心(市土地整理中心)

1 农村土地的开发整理概述

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地过程中需要按照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原则进行,运用一定的政治、经济、技术手段,将城镇发展规划的原则、目标和成果与土地开发相结合。加强综合治理,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农业生产。

2 土地开发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

2.1 生态多样性受到破坏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不断增长,人均土地资源占有率不断下降,建设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在科学合理的土地开发整理政策之下,促进土地资源的精确利用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与积极的意义。但在这一过程之中,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发展,就会忽视生态环境,出现乱开垦土地的状况,并缺乏恰当的生态景观设计规划,在进行生态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撑的状况下,有可能会导致生态环境的规划无法和土地开发整理统一协调的发展,主要次生植物种类和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一些不尊重自然的人类生产活动很可能破坏当地的自然发展规律和生物链,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导致生物资源单一,生态恢复能力差,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土壤性状发生变化

土地开发整理影响着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的生态环境。开垦荒地改变了原有的土壤结构,使之遭到破坏。农田耕作使整个地表的紧密土层和地表的土壤质量暴露于作物耕作和废弃经营的实现之中。许多生长素用于农作物的栽培,这些物质不仅对土层造成轻微污染,而且破坏了土层之中的养分,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

2.3 水资源和水环境受到影响

在农村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之中,道路、村落以及稻田等进行改建是必然的。但是在改造的过程中必定会影响到周边的河流以及水源。比如,在根据对农田的布局来对水埂以及道路进行改建,通常状况下都是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在原有沟渠以及土地上做好改造,从而改变原来的水文状况以及地质形态,在这样的状况下会对水生物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部分建设产生的污水也会排入到河流之中,污染了大量的水资源。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农业喷施化肥和农药,容易污染周边生物和水源,不利于生态环境之中各种生物的自然繁殖。就目前状况来看,在我国村镇尽心整合的过程中引入了自来水工程,在这样的状况下会导致原来的水源由于人工的干预而失去了自净的能力。

2.4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大多农村土地在进行开发和整理的时候,都会合理的考虑到生活交通的便利性以及农田面积增加,农作物提产等方面,而对于生态环境中的物中多样性以及生物链的完整性不够重视,在这样的状况下,就会由于相关农田项目的开发而侵占了大量生物的繁衍栖息地,破环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比如,由于农业活动的影响,农田里面原有的蛇、蛙变得越来越少了,但田鼠和蝗虫的繁殖力很强,导致了天敌的制衡而数量变的越来越多。除此之外,人们再耕种过程中会使用很多的农药,也会造成很多生物的死亡,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的美难以保存,生态系统的均衡难以维持,一些特定地质特征一旦发生变化,就很难进行恢复。

3 解决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产生的环境问题对策

3.1 差别化土地管理方法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所以,土地开发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设计。例如,在经济相对较好地城镇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应该以改善城镇景观为主体,有效的实现土地的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扩大农村土地建设的经济投入,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精确利用当地生态环境,引导农民致富,追求经济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2 维护生态平衡

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之中,应该保持了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持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平稳。事实上,大自然有很强的修复能力,如:遭受火灾袭击的山林,可以在5、6年之内恢复生机。因此,如果人类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的破坏较小,它们仍然可以维持原有的平衡状态。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之中,应该合理的控制好对各种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强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了当地野生物种。如果在开发整理的过程中要破坏物种,必须加以控制,从而降低土地开发政策对居住空间的影响,引进外来物种时,应进行综合评价,防止破坏当地生态平衡。

3.3 保护农村水资源

农村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一定要对开发的项目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控制好农民门自己进行开发的行为,更好的利用组织开发,并提高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开发时要考虑到水资源的供需关系,保证水资源的均衡利用,大家日常生活中所饮用的水一定要是无污染,安全的。而对于灌溉区域的水资源来讲,需要加大这方面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的发展。除此之外还要管理好工业用水,合理的处理好污染源,以防水体被污染,保护生活环境和水生生物多样性。

3.4 做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系统

土地开发整理要以可持续发展为重点,生态保护与耕地开发同步进行。我们不能厚此薄,要合理的建立健全生态系统影响评价与监测体系,为生态系统开发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与此同时,在有效推进土地集约以及环境友好化的过程中,不断对耕地的质量进行提高,边开发边保护,边保护边开发,特别是在生态效益评价方面,做好经济的核算,在土地开发中给以一定的补偿,防止为了节省资金,而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破坏。

3.5 科学合理规划城镇

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同步进行。在此过程之中,要缩小城乡差距,要统筹统一发展战略,整合城乡现有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开发政策。优化产业布局,谋求多元化发展。在这一过程之中,要站在前瞻性规划的角度,根据城镇整体发展规划和当地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实施产业布局优化,降低经济发展的生态成本。目前,我国许多城镇的发展已经比较完善,城镇布局也比较特定。但在发展过程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步制定住房和城镇的布局规划,调整产业、合作、休闲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各地区资源,保障城镇生活水平。

3.6 提高开发整理人员的环保意识

要对各级政府人员以及建设单位的工作人员做好环保知识的宣传,增强大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促进农村土地整理开发的合理性。在进行开发和整理的过程中,要杜绝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应该选择科学合理方案,提高土地中土壤的有机物含量,与此同时,还要对土地开发整理做好监管,杜绝不恰当的开发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3.7 对开发项目进行综合管理

在农村土地开发之中,要提前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及时精确地进行可行性研究评价,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开发商的各项任务进行约束和管理。开展土地资源开发评价,彻底分析地下水体水质、蓄水、开发污染、生物、农田等问题,确保开发项目的可行性。同时,发展的真正目的应该是保护环境,开发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必须停止开发项目,重新审查研究,找出解决办法之后实施。否则,农业发展的代价决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

总的来讲,改革开放之后,国民经济发展很快。城镇的规模在逐步扩大,使得农村的发展和开发也变得越来越快。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城镇化进程加快。制定和安排了许多严苛的制度和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农村建设项目的发展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总的来说,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上环境。无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技术多么兴盛,我们都必须始终认识到,在农村土地开发改造过程之中,必须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原则之上,在采取补救措施,请不要冒险等待生态系统受损。因此,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必须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之下进行。

猜你喜欢
农村土地城镇整理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首次大修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了哪些内容?
健全机制推动农村土地确权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