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土生金”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中的应用

2020-03-04 02:00游德森钟业霖梁荣家欧国森陈佳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生金卫气白术

游德森,钟业霖,梁荣家,欧国森,陈佳

(广东药科大学中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冠病毒所引起的一种能够在人群中大范围传播的乙类传染病,目前西医尚缺乏对应的疫苗,预防能力有限,多是通过采取佩戴口罩的方式进行预防。而中医自古以来积累了许多抗疫经验。在本次疫情的预防方中,以玉屏风散加减为代表的中药预防方剂已被广泛应用于新冠肺炎的预防用药当中。

培土生金法,是由五行学说衍生而来,其有效性经过了长期的中医临证验证。从传统认识来看,培土生金法是一种通过补益脾气以达到治疗肺气虚弱的临床治法,主要运用于肺脾两虚证的治疗,代表方剂如参苓白术散;从其延伸意义来看,可以理解为通过补益、健运脾胃以达到助肺以御表的作用。《灵枢· 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 《素问·脏象论》云:“肺者……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卫气由脾胃运化水谷所化生,再由肺气宣发至皮毛腠理以御外邪。培土生金法,通过补益、健运脾胃,少佐宣利肺气,则能补助卫气,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预防外邪入侵的效果。预防常用方玉屏风散正合此培土生金之意。本文旨在总结归纳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特点,并总结全国各地的预防方药的组成特点,探讨培土生金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用药当中运用的合理性。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认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少数患者出现鼻塞、流涕、肌肉痛和腹泻等症状,具有全民易感性,其中老年、体弱多病等免疫力低下的人更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七版)》将其归属于中医“疫”的范畴。中医药的预防讲究“辨证论治”,预防期用药的重点在于防止正常人染邪而出现轻症。故在此重点分析新冠肺炎初期轻症的发病特征以及相关的病因、病位、病机。

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首发于武汉,时值己亥年和庚子年交接之际,“土运不及”且出现了暖冬气候,当地阴雨绵绵,气温比常年升高。《吕氏春秋·季春纪》云:“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这种“非时之气”是导致本次疫情发生的重要诱因。《温热论》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而湿邪为病,粘腻重浊,且时值发病之年“土运不及”[1],民多病脾胃虚弱,湿邪内生,再兼外湿,则更伤脾阳。故临床可见在医学观察期的患者多出现乏力伴胃肠不适、低热,大便溏等一派寒湿之象的症状。关于本次疫情的病因、病位、病机,仝小林等认为,其发病病因为“寒湿疫”,其发病部位主要在肺脾,病机为寒湿之邪夹戾气由表、由口鼻甚直中于里而侵犯脾肺等脏腑[2]。阮永队等[3]也认为“寒湿疫”为该病的病因。新冠肺炎初起时的主要病位为肺脾,同时还涉及大肠、胃等脏腑,病因概括为“寒湿疫”,基本病机特点为素体脾虚有内湿,寒湿疫戾之邪从表而入,主要犯及肺脾二脏,同时还可涉及大肠、胃等脏腑。培土生金法,可通调肺脾,健脾祛湿,宣肺驱邪,正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期及其初期的辨证论治。

2 中医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用药特点

如前文所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机为“寒湿疫”,湿易伤脾胃,且爆发之时正值“岁土不及”。故在预防药物中,黄芪、白术、苍术、甘草等具有健脾、补脾作用的药物的使用频率较高[4]。多个省份公布的新冠肺炎预防推荐用方均是在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的玉屏风散的基础上加减而成。黄芪补肺脾之气,固表止汗,为君药;白术为臣药,可益气健脾,培土生金,与黄芪相须为用,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功;佐以防风祛风邪,共同达到固表而不留邪的作用[5]。除健脾药物外,多个省份公布的新冠肺炎预防推荐用方还佐以具有宣肺、利肺作用的药物:诸如湖北省的推荐用方就是在生黄芪、苍术、陈皮的基础上配合金银花以宣利肺气[6];山东省的推荐用方是在黄芪、炒白术、太子参、薏苡仁、茯苓、炙甘草的基础上佐以防风、连翘、金银花等宣通肺气之品[7]。侯雯倩等[8]对66个预防方分析也发现,补气药出现的频次最高,其次是芳香化湿药与解表药。

综上所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预防用药多是以补益、健运脾胃的药物为主,诸如黄芪、白术、陈皮、苍术等,同时佐以宣肺、利肺药,如防风、金银花、连翘等。此正合培土生金之义。

3 培土生金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中的应用探讨

3.1 培土生金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理论依据

从中医学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认识来看,培土生金法对新冠肺炎的预防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在预防期用药即注重培土生金,固护脾胃,不失为一种截断疗法,即合“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新冠肺炎的病因以“湿”和“疫疠之邪”为主。其中,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易伤阳气,易困阻气机。脾喜燥而恶湿,从病理改变上来看,感受湿邪可使脾运化水饮的功能失常。《证治汇补·痰证》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若素体脾胃虚弱,导致水湿停滞于中焦脾胃,母病及子,肺宣肃功能异常,终致肺脾两脏先后受邪,因而表现出新冠肺炎常见的肺脾两虚证。

另一方面,预防期注重“培土生金”,亦是一种防止内外合邪的方法。《素问·咳论》曰:“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肺主皮毛,为华盖娇脏,若外有寒湿等邪气引动肺脏受邪,内有脾胃为痰饮内湿所困,则易内外合邪而感发疫病。新冠肺炎爆发正值土运不及、民多病脾虚湿困之时。杨家耀等[9]采用中医体质量表对90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析发现,患者中痰湿体质占50.0%、气虚体质占41.7%。因此,脾虚有内湿之体尤易与外之寒湿疫毒相感而发病。若能在新冠肺炎的预防阶段有针对性地利用培土生金法健脾化湿,则可以达到祛除内湿、固护肺金,以防止内外合邪的作用。

从中医学对疾病预防的认识来看,人体自身正气的虚弱也是感邪发病的重要诱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卫气充盛,腠理致密,则邪无从而入。《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 可见,脾肺二脏与卫气的生成与疏布关系最为密切。脾胃运水谷以化生营卫,卫气上归于肺,以温分肉而御外邪。若脾虚运化失司,营卫化生乏源,肺宣发无源,则人体无力抗邪,终致感受疫邪。因此,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阶段使用培土生金法健脾以充盛卫气,佐以宣肺以宣发卫气,则能起到提高机体抗邪能力的作用。

3.2 培土生金法对机体免疫力的影响

研究发现,一些以补益、健运脾胃为主的中药预防方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如在新冠肺炎预防上具有较大应用价值的玉屏风散,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其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10]。燕小宁等[11]将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仅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的对照组和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加玉屏风散的观察组,治疗4周后发现,观察组患儿体内的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IgG、IgA、IgM水平相比对照组上升更明显。此外,参苓白术散作为培土生金法的另一代表方,目前普遍认为其具有改善机体免疫调节的作用。范伟芳等[12]在给予肺结核患者2HRZE/4HR抗结核化疗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中发现,联合了参苓白术散的观察组患者相对于仅使用2HRZE/4HR抗结核化疗的对照组患者,其体内IgA、IgG、IgM水平更高,免疫能力显著提高。

补益健脾类中药作为培土生金法的主体,现代药理学研究亦证明其有改善人体免疫能力的功能。如前文所述,相关常用中药有苍术、白术、陈皮、人参、黄芪等。苍术具有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作用[13]。银瑞等[14]对肺癌模型大鼠给药白术多糖后发现,大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以及T细胞亚群CD3+、CD4+和CD4+/CD8+的水平上升,肺癌模型大鼠的免疫能力提高。黄秀芳等[15]借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陈皮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肖瑶等[16]认为,人参及人参皂苷可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平衡以改善炎症性肠病,说明人参及人参皂苷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李莉[17]发现,黄芪多糖能够促进深Ⅱ度烧伤大鼠的创面愈合,并且调节其体内的Th1/Th2细胞平衡,改善免疫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培土生金法的中药预防方和相关健脾中药均能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可见,从现代药理学研究角度来看,以培土生金法为基础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用药是有所依据、有理可循的。

猜你喜欢
生金卫气白术
基于“卫气稽留”论治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从卫气与经脉关系论“审察卫气,为百病母”*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戴永生培土生金法治疗小儿咳嗽验案2则
Thinking o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by Regulating Lung-Intestinal Axis Microecology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秋天失眠、嗜睡,《黄帝内经》提醒你注意肠胃保健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缪带弟:姐妹齐心 荒山生金
卫气:保护人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王付教授运用白术治疗便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