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培土生金法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虚证探析

2020-03-04 03:49张佳翔
广西中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生金肺脏脾胃

张佳翔,刘 悦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2.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095)

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即原无肺部感染的卒中患者罹患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发病率为7%~54%,是卒中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SAP除卒中症状外,多以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为主要表现,临床多予抗感染、化痰、改善氧供等治疗。但此类患者常合并心肺功能及免疫力低下、意识障碍等危险因素,导致SAP反复发作或加重,如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又易继发多重耐药、菌群失调等问题[1-2]。而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应用中医药、针灸等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张仲景“培土生金法”是基于中医五行生克理论提出的肺脾同治观念,在治疗以虚证为主的肺系疾病疗效甚佳,临床应用广泛。目前已有文献报道培土生金法治疗SAP疗效可观,但基于培土生金原理将针药结合治疗SAP甚少。笔者试将其中医原理探析一二,与各同道商榷,以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1 SAP的中医认识

中医学并无SAP的病名。中医学中,卒中又称“中风”;肺炎类似“咳嗽病”,可兼夹“喘证”,故SAP较符合中风后的咳嗽病。《金匮翼》言:“虽五脏各有中风之症,然风在他脏,则又显他脏之证矣。”中风病乃因素体虚弱、风邪内侵,客于经络则发为肢体偏枯等症;入脏腑则引发气血逆乱,如邪中肺脏可有咳嗽咳痰等症。《备急千金要方》:“凡风多从背五脏俞入。诸脏受病,肺病最急。”风邪从背部足太阳五脏俞穴乘虚而入,肺脏受邪,宣肃失司,气机失调,继而影响五脏。故治疗中风病可从肺入手;肺脾相生,培土生金是治法之要。

SAP中医治疗包括中风病及咳嗽病。中风病根据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进行分期论治[4],咳嗽病根据外感内伤辨证论治。据《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肺系和脏腑兼证类及余学庆等[3-5]建立的SAP证候标准,SAP证型可划分为实证和虚证。虚证包括肺脾气虚和气阴两虚。肺脾气虚证多见咳嗽声低、气促喘息、痰白清稀、食少腹胀、便溏、舌淡苔白滑、脉弱;气阴两虚证多有低热、干咳少痰、神疲乏力、自汗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病久患者体质因实致虚;如热退或低热仍继续使用抗生素,则正气易损,阳气内郁不发,久之形成阴虚内热、正虚寒郁等体质。因此,在SAP虚证治疗中慎用抗生素,结合中医辨证,以培土生金、扶正祛邪为治则,可规避因抗生素使用“过犹不及”所致阴阳失调、正气虚损等后果[6-8]。

2 培土生金理论渊源

2.1 相关经络“培土生金法”源于中医五行学说,其理论雏形始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脾足太阴之脉……上膈,挟咽。”“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从经络角度阐述肺脾相关。肺经起源于脾胃中焦,而脾经、胃络又与肺、膈、咽喉相互联络贯通。《素问·示从容论》:“夫伤肺者,脾气不守,胃气不清,经气不为使。”指出肺气虚损需责之脾胃经气不和。且肺脾同属太阴经、同气相求,太阴阳明互为表里,故肺脾与胃、大肠可同治,此为培土生金法涉及的脏腑。

2.2 生理病理《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胃与肺对人体水液代谢起重要作用:脾胃摄入食物后转化为水谷精微,脾主运化,将精微上输肺脏,肺主通调,清肃水液经三焦流注于膀胱,完成水液输布。脾胃乃后天之本,一旦脾胃气虚运化失司,气血津液生化乏源、水谷精微无以上承,肺失所养,久之肺气虚衰;而肺脾母子相生,一旦肺气亏虚、子盗母气,则土气衰微,水湿不化,上干肺脏,又反加重金气宣肃失畅,可能出现浮肿、气喘、痰多等本虚标实之症。《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津液足,则胃上输肺,肺得润养,津液又随之而下,如雨露之降。”肺与脾胃共司津液和精微输布,且肺需要脾胃输布精微来滋养,否则“肺为娇脏”,一旦津液失常,则易伤津化燥。

2.3 营卫与气机《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出于中焦……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卫出于上焦,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人体营卫之气源于水谷,食入脾胃后,其精微部分化为营气,属阴,行于脉中;其剽疾滑利者为卫气,出自肺脏,主阳,守一身之表。营卫运行全身,周而复始,密不可分。肺主气,司呼吸;脾主运化。肺将吸入的清气与脾转化水谷而成的精微相合,形成宗气,此乃后天之气,积存于胸中成为“气海”,上出息道则利咽喉肺脏,下输心脉以行血,循三焦而下灌丹田。

2.4 五行相关《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水气入胃,肠虚则泄。大肠金也,脾土也,金土母子也。脾候身之肌肉,性本克消水谷也。脾弱肠虚,金土气衰,母子俱病,不复相扶,不能克水,致水气流溢,浸渍肌肉,故变肿也。”脾虚则肠不实,大肠与肺互为表里,亦属金,土弱则金不生,子母同病,水谷不消、水液周流,故见泄痢、水肿。

综上所述,肺与脾胃、大肠既有经气相互贯通、互为表里,且肺脾乃子母相生关系,在营卫运行与津液输布等生理功能方面亦密不可分。SAP系属肺病,就其虚证而言,治肺的同时扶脾气、益胃气,肺与大肠同治,均是治则要点。

3 培土生金法治疗SAP

3.1 培土生金 方剂《石室秘录》:“治肺之法……当转以脾,脾气有养,则土自生金。”《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痰饮门》:“嗽皆因内伤脾胃,外感风邪。”金土相生,无论外感内伤,肺气宣肃失常,仅治疗肺脏是不够的,需兼顾脾胃;若论疾病之虚实,当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如临床SAP患者因长期卧床,常有咳气上逆兼大便不通等症,根据“肺主皮毛司开阖”及“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宣畅肺气同时运脾行气、清肃大肠,大便亦解,此为“提壶揭盖”。而长期使用抗生素之后,虽感染得到控制,但患者肺中虚冷、久咳不解,抑或痰结于内而难咳出,乃子病及母,脾胃必虚,故补肺止咳同时兼顾脾胃,佐以少许养阴之药,以阴中求阳,母旺则子不虚,肺主皮毛开阖如常,可明显缓解反复外感、咳嗽等拖延之症。临证方剂多分为甘平、甘凉、甘温培土生金方[9]。肺脾气虚证宜用甘平培土生金法,多以四君子汤为底化裁;气阴两虚者宜用甘凉培土生金方,如麦门冬汤、清燥救肺汤、人参五味子汤等;肺脾虚寒者可用甘温培土生金法,如黄芪建中汤和补中益气汤。

3.2 针刺培土生金法 目前临床针刺培土生金法治疗肺系疾病缓解期、虚证,选穴主要依赖穴位主治。杨平等[10]选取足三里、定喘等穴作为针刺培土生金处方,配合肺康复训练治疗COPD缓解期患者疗效佳(P<0.01)。目前文献报道针灸治疗SAP多从改善吞咽功能入手,如徐素琴等[11-12]以针刺风府、廉泉等开窍通关的穴位配合康复训练等治疗SAP。笔者认为,针刺培土生金法治疗SAP虚证,乃遵从中医“治病求本”原则,依据张仲景“培土生金”理论,从肺脾相生角度切入,治肺先治脾、扶土并养金气。选穴需兼顾经络和五输穴的补泻搭配。根据本经及它经“补母泻子”理论,以脾经、肺经为主治经络;《难经·六十八难》:“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输穴在阴经中属土,经穴在阴经中属金,且经穴本具有调治咳喘、寒热兼夹病候之功,太渊、太白二穴又属肺脾二经原穴,可治咳嗽、气喘、痰饮等疾患,故选择肺脾二经的输穴(同时亦为本经原穴)及经穴行补泻针法,可起到培土生金、扶正祛邪之功。虚证当补土以强振母气、补金以益肺固表,故针刺肺脾二经的输穴太白穴、太渊穴(属土),经穴商丘穴、经渠穴(属金)并行补法;如同时存在其它脏腑虚实夹杂之候,当根据五行生克原则辨证补泻。

4 医案举隅

患者,男,57岁,反复发热咳嗽2个月余。既往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3个月余。患者入院时神志清,高热寒战,最高体温40℃,咳甚,痰黄质黏、量中等难咳,口苦纳差,大便3日未解,舌红苔少,脉弦数。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WBC:14.05×109/L;NE(%):0.774;CRP:114.05mg/L。西医予静滴万古霉素联合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抗感染,辅以物理降温、补液等对症治疗;中医以清热涤痰、通腑泄热为法,拟大柴胡汤加减:柴胡9 g,黄芩9 g,赤芍10 g,枳壳6 g,法半夏9 g,大黄6 g,知母10 g,地骨皮10 g,生地黄10 g,玄参10 g,麦冬10 g,炙甘草6 g,生姜3片,大枣10 g。7天后热峰下降,体温波动在37.3~37.7℃,复查WBC:11.2×109/L;NE(%):0.888;CRP:167.05mg/L。症见神倦寡言,面白,四肢倦怠,咳嗽少痰,咯痰不爽,痰色白,质黏,食少纳差,大便干结,舌红苔少,左脉弦细,右脉沉弱。考虑热势已退,前期已予抗生素抗感染,中药已予通腑泄热涤痰,目前证候提示气阴两虚,故暂停抗生素,方药改为麦门冬汤合四君子汤加减,针灸处方以上文培土生金方为基础随证加减。方剂:麦冬30 g,法半夏5 g,陈皮5 g,太子参10 g,大枣10 g,炙甘草9 g,白术10 g,茯苓10 g,玄参10 g,生地黄10 g,酒大黄5 g。第10天,患者热退神清,无咳嗽咳痰,大便已解,舌暗红苔少,脉弦;复查WBC:9.53×109/L;NE(%):0.675;CRP:27.83mg/L。

按:方中麦冬、太子参、大枣、玄参、生地黄益气养阴、清润肺腑,既防抗菌药物攻伐正气,又顾护津液防高热劫阴;且玄参、生地黄、麦冬、酒大黄又寓增液承气之意,水行载舟,大便通下,余热亦清;法半夏、陈皮与四君子培土生金、益气化痰,以太子参易党参寄平补、少佐扶正之意,以防邪热得助反升。配合毫针针刺太白、太渊、商丘、经渠、足三里、四关、百会、神庭等穴,除开四关外,其余穴位行捻转补法。其中太白、太渊、商丘、经渠、足三里培土生金,百会、神庭开窍醒神,扶正祛邪,开四关调和中风后气血逆乱之机。针药并用,共奏培土生金、疏经通络、扶正祛邪、开窍醒神之功。

5 小结

SAP是临床常见卒中后遗症,在中医学属于中风后咳嗽病范畴。西医以抗感染、止咳化痰等治疗为主,但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容易导致多重耐药、菌群失调等问题,就中医学角度而言,抗菌药物属于寒凉清热药,长期使用易伤正气,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且SAP患者往往免疫力低下,甚至存在多种脏器疾患,如不及时治疗,感染会进一步加重甚或致死。因此,中医药的应用显得十分重要。越来越多文献显示,基于五行生克规律、由张仲景“培土生金法”发展而来的肺脾同治方药,如麦门冬汤、参苓白术散等,对SAP虚证疗效佳;笔者在此基础上结合古籍,将培土生金理念用于针刺治疗SAP虚证,疗效可观。“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肺脾本与呼吸系统疾患关系密切,针药结合培土生金法通过健脾益气、通调肺脏、阴中求阳、扶正固本,以祛邪外出,防止攻伐太过,既可改善患者免疫力、促进康复,且副作用少、耐受度高,对长期卧床、久病不愈、反复感染等一派虚象的SAP患者,具有改善愈后的优势[13]。

猜你喜欢
生金肺脏脾胃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戴永生培土生金法治疗小儿咳嗽验案2则
Thinking o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by Regulating Lung-Intestinal Axis Microecology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脾胃不和的人,夏季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论耳与肺脏的相关性
缪带弟:姐妹齐心 荒山生金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