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技术

2020-03-04 01:16祁学敏于小光
绿色环保建材 2020年6期
关键词:麻面蜂窝施工人员

董 行 祁学敏 于小光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1 前言

混凝土质量与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具有密切的关联度,在房建施工中,混凝土一旦出现质量缺陷,混凝土强度就会大打折扣,进而埋下了重大的质量与安全事故隐患。基于此,施工企业应当提早预防,将由混凝土质量通病引发的质量、安全事故降到最低点。

2 混凝土干缩裂缝

(1)原因分析。裂缝作为混凝土结构较为常见的一种质量缺陷,常常存在于建筑楼体的外表面,一旦建筑楼体产生裂缝,不但影响建筑的整体美观度,而且也会缩短建筑的使用寿命。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施工单位在选择水泥品种时,忽略了强度等级等指标,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为裂缝的产生埋下导火索。在混凝土拌和阶段,技术人员未遵照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求,水泥用量、水用量、外加剂用量、砂石用量均与标准要求不符。如果水灰比过大,混凝土表面的毛细管孔隙就会增多,这样就会加快混凝土体积的收缩速度,此时混凝土内部产生巨大的拉应力,而改变混凝土性状,导致强度下降。另外,施工作业的环境温度与养护时间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各项参数指标。比如混凝土养生时间以7天为宜,而且在养生过程中,需要及时对混凝土外表面进行补水作业,尤其在夏天施工时,受到外界高温的影响,混凝土表面与内部的水分迅速蒸发,此时,如果补水不及时,或者补水量不够,混凝土就会出现大量的干缩裂缝。

(2)防治技术。为了防止产生干缩裂缝,施工企业应当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严格控制好水灰比,对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第二,应当严格控制砂石中的含泥量,如果含泥量过大,就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出现干缩裂缝的几率也将增大。第三,在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工序,施工人员应当遵循“分层振捣”的原则,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能够满足标准要求。第四,当混凝土施工结束后,应当立即采取养生措施,及时对混凝土进行补水作业,同时,施工人员应当随时检查混凝土的干湿度,并在混凝土表面覆盖遮阳膜,防止太阳炙烤。

3 混凝土麻面

(1)原因分析。当混凝土施工结束后,由于混凝土内部存在的空气,这些空气无法及时排除,滞留在混凝土机体当中,或者由于混凝土浆液在浇筑过程中出现渗漏,使得混凝土表面出现不均匀的凹陷小坑,造成表面不光滑,不平整,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美观度。产生麻面的原因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在模板安装前,模板表表面不光滑,或者存在大量干硬杂物,模板拆除后,就会在混凝土表面留下深深的印记。第二,如果施工企业采用木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时,应当对木模板进行浇水作业,使模板与混凝土浆液之间能够深度融合。但是,一些施工企业却忽略了这一环节,导致混凝土失水过多,进而出现不光泽的麻面。第三,在刷涂脱模剂时,存在刷涂死角,当模板拆除后,混凝土与没有脱模剂的模板接合面就会粘连到一起,而在混凝土表面留下凹凸不平的麻面。第四,在安装模板时,由于施工人员疏忽,导致模板之间出现缝隙,在浇筑混凝土工序中,浆液就会从缝隙中漏出,拆除模板后,缝隙处就会出现不平整的麻面。第五,在振捣工序中,施工人员未遵守操作规程,导致混凝土密实度不符合标准要求,这样一来,混凝土当中就会存在大量的气泡,当混凝土凝固后,这些气泡就会浮在混凝土表面而出现大小不一的麻点[1]。

(2)防治技术。为了避免出现麻面,在模板安装前,需要对模板表面的杂物进行清理,利用清水来清洗模板,以去除硬质的水泥砂浆等杂质,确保模板表面平整光滑。为了增加模板湿度,使模板与混凝土之间能够深度融合,施工人员应当及时对模板进行补水作业,使水分能够充分渗透到模板内部。在安装模板时,工程技术人员应当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监督施工人员的操作过程,避免在模板拼装过程中出现接缝。在涂刷脱膜剂时,施工人员应当仔细排查每一个涂刷点位,避免漏刷。另外,混凝土振捣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振捣过程中,应当逐层振实,当确定混凝土没有气泡产生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4 混凝土断角缺棱

(1)原因分析。断角缺棱在混凝土施工中的出现频率也相对较高,当混凝土施工结束后,一些结构构件的边角常常出现脱落现象,或者棱角不分明,不整齐,不仅影响混凝土结构美观,而且也极易发生质量事故。产生断角缺棱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在模板安装前,施工人员未对模板进行润湿处理,在混凝土养生阶段,未能及时补水,导致混凝土内部严重缺水,而模板由于吸收了混凝土的大量水分,出现膨胀现象,此时,混凝土边角由于干裂原因而脱落,同时,在拆除模板后,混凝土棱角容易被模板粘连而顺势带下。第二,当外界气温降低时,施工人员过早拆除模板侧板,而混凝土强度未能达到标准要求,边角与棱角也极易脱落。

(2)防治技术。施工企业应当制订模板定期养护计划,指派专业人员对模板进行清理、清洗等养护处理,使模板能够始终保持一定的湿度。在侧面非承重模板拆除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需要事先检查混凝土的强度值,通常情况下,在满足1.2N/mm2强度值时,方可拆除。另外,在运输成品混凝土构件时,应当做好边角防护措施,利用苫布等软质材料包裹边角,以保证棱角的完整性。

5 混凝土露筋

(1)原因分析。房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构件主要由混凝土与钢筋两部分组成,当混凝土无法完全包裹主筋或者箍筋,就会出现钢筋裸露现象,一旦钢筋外露,将严重影响混凝土构件的整体质量,继而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混凝土产生露筋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由于模板长时间没有水分补给,导致模板表面干燥,当拆除模板后,混凝土与模板之间出现严重的粘连现象,包裹钢筋的混凝土大部分粘连在模板上面,造成钢筋外露。第二,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振捣施工中,振捣棒与混凝土内部的钢筋频繁接触,或者施工人员对钢筋施加外力作用,导致钢筋移位,也会出现钢筋外露的情况。第三,在制备混凝土时,配合比失衡,在浇筑混凝土时,出现离析现象,混凝土构件的局部区域严重缺浆,致使钢筋外露。

(2)防治技术。为了避免钢筋外露,施工人员应当及时对模板进行补水湿润处理,使模板内部得到充分湿润,防止出现粘连现象。在振捣作业时,施工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振捣棒与钢筋直接接触。此外,在混凝土制备阶段,技术人员事先确定标准配合比,保证砂石、水泥等材料用量满足规范要求,当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束后,如果发现钢筋外露,应当及时予以处理,对于露筋较浅的部位,可以利用砂浆将其抹平,对于露筋较深的部位,应当利用切割工具将突出部位截去,并利用高等级的混凝土填料将空缺处填平。

6 混凝土蜂窝

(1)原因分析。蜂窝在混凝土构件当中较为常见,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其一是气泡状蜂窝,其二是缺浆蜂窝。产生蜂窝的原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混凝土分层厚度不均匀,在振捣过程中,由于振捣时间不足,振捣方法不正确,使混凝土内部积存大量的气泡,或者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前层混凝土与后层混凝土的接合面存在石子等杂物,而产生蜂窝现象。第二,在制备混凝土时,水泥、水、砂石用量与规范要求不符,如果砂浆含量小,石子含量多,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就会出现大小不一的蜂窝孔洞。第三,混凝土和易性差,在拌和过程中,搅拌不均匀,拌和时间短,也容易产生蜂窝。第四,在混凝土浇筑阶段,砂浆与石子出现离析现象,导致石子过于集中,而出现蜂窝。第五,由于混凝土内部钢筋排布过于密集,一些大粒径的石子无法通过在钢筋周围均匀散布,导致混凝土的坍落度下降,进而产生蜂窝[2]。

(2)防治技术。为了防止出现蜂窝现象,确保混凝土质量满足标准要求,施工企业应当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在振捣施工中,如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器移动的距离不得大于其作用的1.5倍,并将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的50cm处,如果使用平板式振捣器,混凝土接合面的的搭接振捣应保证在3mm~5cm之间,使两个接合面顺利实现对接。另外,施工人员在振捣过程中,必须把控好振捣时间,并用肉眼观察混凝土,当发现不再下沉,并且没有气泡产生后,再停止振捣。如果混凝土出现小蜂窝,可以用砂浆进行补漏,如果蜂窝孔洞较大,需要先行去除多余部位,留出的孔洞呈现出喇叭状,然后用高等级混凝土进行填补作业,以消除混凝土蜂窝。

7 结束语

混凝土的质量通病时刻存在于混凝土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因此,房建施工企业应当予以高度重视,从质量缺陷的产生源头抓起,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升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为建造高质量建筑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麻面蜂窝施工人员
蜂窝住宅
蓄热式炉用蜂窝体有了先进适用的标准
“蜂窝”住进轮胎里
客运专线桥梁道床板烂根、麻面等质量通病的预防
浅谈道路工程中路基路面运用的病害治理对策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改进劲性混凝土梁施工工艺的体会
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的常见问题
为什么蜂窝是六角形的?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