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租赁会计准则下对承租方融资影响的新思考

2020-03-04 11:40崔明馨
技术与市场 2020年8期
关键词:承租方准则计量

崔明馨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葫芦岛 125100)

1 新租赁准则变化及分析

1.1 定义及分类的变化

新租赁准则的发布,将租赁的定义明确为满足更严谨条件下的合同形式内体现,其中条件为约定的时期内、资产所有权的让渡以及获取相应的对价。满足以上条件可定义为租赁。新准则对于租赁的识别、分类、拆分及合并有新的规定。其中重点在于租赁分类中,关于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的相干规定,即对于承租方而言,不再辨别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并且对于短期租赁和低价值租赁进行简单处理。

1.2 会计处理的变化

新租赁准则下,承租方不再采用2种模式下的会计核算方式,将其规定为只独立存在融资租赁。而且在不包含短期租赁和低价值租赁的条件下,在租赁开始日,对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应由承租方及时记载。并且由此分别确认和计算利息费用和折旧费用。新准则还改良了承租人后续计量的处理,增加选择权重估和租赁变化情况下的会计处理,对于会计实务的处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因此加大对会计财务人员对于准则理解程度和自身专业水平的考察力度。

1.3 财务报表的变化

原准则采用2种会计模型区分日常会计业务,采用经营租赁处理,对于企业的财务杠杆具备相对的夸大影响,产生的负债一定程度下可能藏匿于表外,使得承租方的财务报表不够直观明确,从而存在一定的盈余空间进行报表管理。

新准则实行后,不再对融资形式进行分类。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明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科目。由于出表业务的诉求不能被满足,承租方的资产负债比率将会提高,尤其会影响重资产的企业。另外使用权资产的后续核算采用的是直线折旧法,而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处置。由于两者计算方法不同,在后续记量期间两者不会同步同时变化,对后续计量的财务指标数据带来变化,并且对于折现率的处理还伴随着很多非客观因素影响,通常需要会计财务人员进行评估,评估正确水平也会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可信程度产生影响。总资产的增加,在一定水平上会影响总资产周转率,周转率的下降会影响对于企业经营能力的评价。

从利润表来看,新准则下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未来期间将会提高。因为其中不再包含租赁费用,并且由于规定新增加计量的折旧和利息也不会计入。对于利息费用数额呈现出前期费用较多,后期费用减少的形式。因此新准则下租赁的前期工作中所需费用比原准则高。从财务数据上看会对企业的利润指标产生压力。

从现金流量表来看,只有短期租赁付款额、低价值资产租赁付款额和没有归入租赁负债计量的可变付款额依然作为经营现金活动流出进行计量,租金的本金同利息将划分为筹资活动中,以至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流出缩小,筹资活动现金流动增多。

2 新租赁准则对承租方的影响

因为承租方采用唯一的会计处置方式,明确对租赁的定义和分类,可以减少会计从业人员由于定义模糊问题所产生的主观判断对会计实务处理的影响,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财务报告对于决策有用性的影响。尽管企业的财务人员只进行融资租赁业务处理,减少了部分繁杂的区分工作过程,但是准则的改变和实施对于承租方企业也带来了风险与挑战,需要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具有更高的自身职业素养,能够应对实施过渡中所需要的职业判断和对日后资产计量变化的估计测算。如今面对的不仅是少量的中小企业面对融资难,缺乏资金支持,无法长期快速的发展等问题。而是在承租业务下中小企业所面对的普遍现象。由此在新准则的实施下承租方企业,尤其是处在发展中的中小企业应该额外注意准则变化所带来的问题。

2.1 表外融资不再可取,融资难度加大

原准则下租赁融资为企业提供了融资的新方式,但在新准则下,企业不再拥有可藏匿于表外负债的便利条件,会计核算的变化致使财务报表部分内容更迭,财务数据指标发生波动,不利于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等的正确判别。从而依靠报表数据会降低企业对于承租融资能力的认可程度,使得融资难上加难。

2.2 传统租赁优势削弱,融资机会减少

投资企业的选择中尤为看重被投资企业是否拥有一个健康的资产负债表。租赁开始日对资产和负债计量使企业资产负债价值提高,资产负债率升高,收入未增加,总资产周转率降低等这些财务数据深深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加大企业通过粉饰财务报表接受融资的难度,投资企业对于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等方面产生疑虑,使企业融资机会减少。

2.3 融资成本加大

报表披露的内容不断增多,更能直观明晰看出企业的资产结构,因此企业在寻求表外融资的机会时会付出更大的融资成本。承租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企业本身规模小、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信用风险等级较低,不足以面对较高的风险问题。加以新准则下对资产负债表以及其他财务报表的记录分析更为明确,所承担披露成本加大同时暴露企业短板问题,对此后融资过程中对承租方企业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更高的信贷利率,更短的融资时间,更高的融资担保水平等要求会使企业融资成本加大。

3 新准则下承租方企业应对策略

经过对新租赁会计准则变化的了解,承租方企业面临融资难等问题影响企业的经营融资和未来发展。如何在新规定下,更新企业的会计处理方式,及时改变企业的融资决策变得尤为重要。

3.1 充分做好过渡期的衔接准备

企业应运用准则更变前后的时间差,分析企业现有的内部资源,明确企业现有的租赁业务,分析租赁资产结构,清点合同条款,合理规划和拆分租赁资产的租赁期限。对于准则更改后对部分合同条款的影响,要及时同出租方协调更改条款以保证企业利益的同时顺应新准则的要求。企业财务人员还应提前准备更变准则后对业务难度和业务量的理性估计。对于更变折算方法要适时通过企业现有资产情况予以估算改变,合理的选择最贴近的折现率。企业应全面快速的了解过渡期间所颁布的相关政策予以能够与新准则进行衔接。

3.2 加强信息沟通工作

新租赁会计准则的改动对于企业的会计计量,会计处理各个方面带来了系统性的影响。作为企业的财会从业人员应及时同企业租赁业务人员、高管人员加强信息沟通,深刻理解准则内容,共同参与到租赁业务实施的过程,及时变更企业的业务处理方式。对于准则改变所影响的财务数据指标问题,企业应增强同外界各方的信息沟通,减少因财务数据变动对企业本身经营才能的质疑。在新准则应用的大背景下,企业应与时俱进紧跟新租赁准则的变化步调,学会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在更新的大浪潮中仍然屹立不倒。

3.3 灵活转变业务模式

企业结合自有资产情况,逐渐减少经营租赁的租赁方式,及时对加重依赖经营租赁融资问题的解决,减小准则改变所带来的冲击。企业可以灵活转变业务模式,例如加强虚拟经济的发展,从以资产为重点的发展模式逐渐转变为不以资产为核心的发展方式,降低对于资产租赁的需求。及时转变租赁方式不再拘泥于两种固有模式下,根据自身发展要求选择更为合适的融资租赁方式。

3.4 加强内部控制

对于两租模式下带来的表外融资便利不再可行,企业应及时发现表外融资所带来的风险变化。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资金短缺大部分选择租赁的情况下,变更准则所带来的问题更为明显。因此企业不仅要应对外部风险还要加强内部控制,立足企业,针对每一处的生产、经营、销售、投资筹资过程严格把控,并且采取科学高效的绩效评价予以管制。高管人员还应注意企业内部氛围,建设正确良好的企业信誉理念,提升企业形象,为企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4 结语

新租赁会计准则的颁布说明对租赁准则的认识与把握不断完善,也为企业敲响警钟,随着时代发展要不断更新自身的学习水平与处理能力。在新准则下,企业要对财务核算、经营决策、筹资融资各个方面做出改变,以适应变化形式,促进企业的未来发展。

猜你喜欢
承租方准则计量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租赁合同中承租方不完全履行下的法律应对
不同租金支付方式对租赁承租方的影响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的影响分析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学学准则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