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湘西地区民宿特色化发展模式研究

2020-03-04 11:40肖仟仟
技术与市场 2020年8期
关键词:湘西民宿民族

肖仟仟,张 曼

(长沙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0 引言

20世纪80年代,民宿最初是以满足游客游玩和餐饮需求而兴起的农家客栈,后来,迅速在各大旅游景区周边发展。与酒店相比,民宿更是象征着休闲、自然生态等。随着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提出与实施,民宿旅游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民宿旅游是依托于民宿开发出来的一种新颖旅游产品,也是乡村旅游中一种深度休闲度假的独特方式。民族民宿旅游以居民住宿为核心,通过挖掘民宿在生态、民族风情及民俗文化的特色,利用城市居民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憧憬,所构建的一种具有乡土文化体验的特色旅游业态。在乡村旅游成为我国旅游业目前和未来发展重要增长极的进程中,民宿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新名片备受社会期许。发展湘西地区特色民宿,能够推进地区全域旅游,为当地居民创收,实现乡村振兴。

1 发展民宿旅游的重要性

1.1 民宿旅游有助于民族地区资源的综合利用

由于我国民族地区大多地理位置偏远,必要的交通资源及设施发展不够,民族地区内丰富的生态自然风光、能源及文化资源等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在此情形下,依托民宿发展的民宿旅游可以借助这些优质旅游资源发展旅游新业态,利用生态自然风光,独特的民俗文化以及特有的民族风情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通过民宿旅游促进当地生态资源、人文资源等得到综合利用。

1.2 民宿旅游有助于扩展民族地区产业路径

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民俗文化及生态文化等,由于交通资源的限制,当地经济文化发展较为落后,处于洼地状态。通过民宿旅游,发展民族地区旅游新业态,能够带动当地住宿业、餐饮业、运输业及零售业等旅游产业链的发展,扩展当地的产业路径。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建始县在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民宿点的同时,配套发展千亩葡萄园、万亩牡丹园、千亩车厘子园、富硒冷水鱼基地等[1],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旅游及民宿的发展。

1.3 民宿旅游有助于当地贫困居民脱贫攻坚

民族贫困地区不仅收入较低,在思想、机会和技能方面都是相对贫困的。民宿旅游带动当地旅游业、住宿业及餐饮业等多种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当地居民大量的就业机会,帮助其创造经营收入、工资收入等。在民宿旅游影响程度下,各地方政府会采取措施加强民宿业主的培训并增强当地居民的旅游服务技能培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改变当地居民的贫困思想,提供机会,培养技能,提升素质,通过扶贫达到扶志,实现精准脱贫。

2 湘西地区民宿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民宿同质化严重,缺乏当地文化元素的运用

随着民宿产业的问世,国内民宿行业发展势头正盛,“遍地开花”,但由于发展过快,民宿开始一味地相互模仿复制,导致很多民宿在建筑风格和民宿设计上过于雷同,失去了特色,同质化严重,沦为只能提供住宿需求的低端客栈[2]。越来越多的乡村民宿也是如此,盲目地追求发展,在民宿建造中忽视了与当地的文化元素、民俗文化相结合,文化特色不鲜明。即便民宿建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却不能满足游客体验独特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

2.2 民宿基础设施较落后,缺乏规划管理

民族地区民宿旅游发展不够,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地位不突出。民宿所处位置周边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出现“通信情况不好”“安全没有保障”和“卫生环境条件不够”等问题,不能提供游客必要的生活所需。民宿周边经济发展落后,不能充分满足游客消费需求和挖掘消费潜力。此情况下,民宿旅游步履维艰,也很难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此外,由于民宿经营者整体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相关的管理知识与经验,民宿经营过程中出现“产品质量不合格”、“服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宿的发展,制约了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进程。

2.3 民宿营销模式单一,缺乏专业性服务

民族地区民宿经营者自身素质良莠不齐,大多是自发经营,质量不高。民宿大多为口碑营销,缺乏民宿推广的方式方法,没有专业的经营方式,营销模式单一。民宿经营者应当顺应当前共享经济的发展潮流,运用短视频等多媒体方式进行推广营销。此外,民宿经营者服务意识不够且服务理念落后,服务内容笼统,导致服务专业性不够,质量不高,给予游客的体验感不足。

3 湘西地区民宿特色化发展模式

湘西民族地区发展民宿旅游不仅是提供住宿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条件,其根本目的是让游客能够全方位地体验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旅游业是湘西地区发展的重点产业,民宿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形式,民宿产业发展良好,有助于推动湘西旅游业的长远发展,进一步带动湘西地区居民脱贫致富。应对湘西地区民宿旅游的长远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发展模式建议。

3.1 品牌化经营模式发展民宿旅游

湘西地区民宿建筑设计风格雷同,管理方式杂乱不一,缺乏特色和统一的规划管理。为了民宿旅游的长远发展,采取品牌化管理,引导民宿集聚发展,提高民宿知名度。①利于民宿定位。将一些过于雷同的民宿统一品牌,弥补民宿同质化严重的缺陷,明确民宿定位,易于营销推广,提高民宿品牌知名度。②便于统一规划管理。民宿经营者文化程度以及自身素质高低不一,缺乏一定的管理知识与经验,经营状况不佳,品牌化统一民宿经营者培训,学习管理知识、经验,提高服务的专业性,提高民宿核心竞争力,促进民宿长远发展。

3.2 “民宿+”多农户多产业合作模式发展民宿旅游

通过民宿旅游,发展民族地区旅游新业态,发展休闲餐饮业、有机农业、渔业、林业等相关产业,丰富乡村旅游产品[3],扩展当地的产业路径。产业链的发展,给予当地居民大量的就业机会,创造可观的经营收入、工资收入等。一户带动多户,合作共赢,促进湘西地区民宿产业可持续发展,践行精准扶贫政策,精准脱贫,振兴乡村。

3.3 民族特色文化研学模式发展民宿旅游

研学旅游产品将会是未来旅游投资的主推力。结合乡村旅游,研学旅行态势迅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可作为民宿旅游的主推力。湘西作为土家族苗族聚居地区,保持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可以结合民俗活动,创新出旅游产品让学生们体验特色的民俗风情。研民族文化,学民族文化故事。让学生们穿戴民族服饰,参与民族节庆、民族特色工艺品制作等,研究学习这些极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符号元素。边研边学,丰富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各民族文化和谐交融发展,并与民宿经营活动深度融合,有助于推进湘西地区扶贫攻坚进程。

4 结语

湘西地区拥有多个特色村寨,这些村寨都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通过明晰目前湘西地区民宿存在的问题,湘西民宿应明确民宿定位、推进民宿品牌化、拓宽产业路径、结合研学旅行等发展模式建设,从而促进湘西民宿旅游的发展,帮助湘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猜你喜欢
湘西民宿民族
孪生院子民宿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欢乐湘西
多元民族
走进湘西凤凰城
你是民宿达人吗
湘西 国画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