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绪管理研究

2020-03-04 12:18郭海南郭晓蓓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6期
关键词:情绪管理心理大学生

郭海南 郭晓蓓

摘 要: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上一个非常活跃的群体,大学时期是人格、世界观成型的重要时期,处于这段时期的学生大多经历着从未成年到成年的過渡,情绪往往较为特殊,也会遇到许多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轻则影响学习,重则影响个人发展。大学生的情绪具有丰富性、不稳定性、冲动性等不同特点。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为大学生情绪管理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情绪管理

大学时期是人格、世界观成型的重要时期,处于这段时期的学生大多经历着从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因此情绪往往较为特殊,大学时期是整个人生情绪与思维最为活跃的阶段,也会遇到许多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轻则影响学习,重则影响个人发展。

一、大学生情绪的主要特点

若想帮助大学生进行情绪管理,首先就要认识大学生情绪的主要特点,并分析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

1.情绪波动性大

大学生虽然多数已经成年,对自己的情绪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但仍未有成熟的识别能力。且大学生群体较为敏感,情绪带有明显的波动性与多变性。心理学家习惯用“暴风骤雨”来形容这一时期的大学生的情绪变化,大学生由于年龄限制,情绪的控制并不如成年人那般得心应手。

2.外显性与内隐性

大学生对外界刺激反应普遍较大,所以其情绪表现出极强的外显型,喜、怒、哀、乐都可以从表面观察出来;但是相较于中学时期或者年龄更小的孩子,大学生能够更好的隐藏自己的情感,并不像青少年那般直率,表现出内敛、含蓄的特点。

二、大学生负面情绪产生的影响及原因

1.焦虑

焦虑是人的基本情绪之一,指的是对自身或亲人的生命安全和前途命运抱有强烈不确定与担心的一种烦躁情绪。焦虑在大学生群体中十分常见,它与危急情况或者难以应付的事情息息相关,期中考试、期末考试都会导致大学生的焦虑,其常表现为坐立不安、失眠、食欲不振等外在行为。

站在大学生角度看,焦虑情绪的出现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个人方面,每个人都有性格差异,有些同学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做事拖沓,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其次学校给予的压力也是造成大学生普遍焦虑的重要因素,一些大学给学生设置了较重的学习任务,学生压力普遍较大,造成学生的焦虑等不良情绪。

2.嫉妒

嫉妒是十分常见的负面情绪,一些大学生看到同学某些方面强于自己时,便会催生嫉妒情绪,嫉妒是一种自尊心异常的表现。在大学中,有些同学家庭条件较好从而可以得到较为优质的物质资源,也有些同学的学习能力强,能够考出较好的成绩。这就容易引发嫉妒,而嫉妒他人的同学甚至会因嫉妒而在背后诋毁他人,这是一种十分常见又恶劣的负面情绪。

嫉妒他人的同学往往不能拥有正常的人际交往,总是对他人抱有恶意,认为别人处处不如自己,这样的情绪无疑是悲惨的,会导致情绪主体终日活在自己的幻想之中,认为整个社会都对自己充满敌意,无法正常地与他人相处。

3.抑郁

除了以上两种情绪,抑郁也是广泛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的一种负面情绪。抑郁,指由于重大挫折或者精神受到压迫而产生的一种失落、消极的情绪。抑郁的源头来源于生活中的挫折,长期得不到回报的努力也是抑郁的导火索。产生抑郁情绪的同学的多表现为惶惶度日、不思进取,丧失对生活的热情,认为自己的人生没有意义。

探究抑郁情绪的根源,大多数抑郁的同学往往逃不出这样几个原因:首先是进入大学之后的迷茫。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发现与自己设想的大学生活不一样,有一些同学仍然保留着高中时期的学习、生活习惯,导致不能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效率低下,人际交往也不尽人意。其次是感情上的不如意,有些同学进入大学之后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但由于各种原因,情侣之间并不是一帆风顺,一部分同学无法接受自己感情失败的事实,便一蹶不振,消极度日。

三、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可能路径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永远都会与自己的负面情绪斗争,个体想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一定要记住凡事不能情绪化处理,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再做出自己的决定。大学生学业繁重,生活压力大,想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减轻负面情绪的影响,可以从生理、行为、认知、人际四个方面来管理自己的情绪。

1.生理管理

由于机体能在外部刺激下做出适应性反应,便可以利用这一点逆向思考,通过锻炼自己的身体机能,提升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可以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情绪的管理能力;利用心理与生理的相互影响,同时使双方达到放松的状态。

2.行为管理

行为管理是指个体通过调整自己的表情或者行为,实现情绪调节的过程。注意力转移是最常用方法之一,通过转移注意力,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其他事情上,来避免自己情绪的失控,有些同学在难过或者是生气的时候会去打球、跑步,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运动上,亦或是做一些剧烈的运动会减轻自己负面情绪的影响,从而达到调节情绪的作用。

3.认知管理

大学生群体是高级知识群体,有能力对自身做出评估,通过对当时情景的判断,做出正确的情绪评价,判断自己的情绪是否出现问题。这需要当机体面对应激做出反应之前,根据主观条件与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来决定自己是否要纠正行为,做出正确合理的行为,选择有效的应对措施。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评价,将自己代入情景之中,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失态,言语是否有过失,判断之后决定自己接下来的行为。善于在公共场所(办公室、教室)等不适宜释放情绪的场所调节情绪,抑制住负面情绪的不合适发泄,要学会使用回避、转移的方式。

4.人际管理

人际调节属于社会调节或外部环境的调节。大学生渴望被人关心,渴望被他人理解,然而人际关系的建立对于大学生来讲又是十分复杂的,这就又为其带来许多新的情绪问题,甚至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所以,当大学生负面情绪影响自身时,要主动寻找朋友,老师、家人交流,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信号透露给他们尤其是关系亲密的人,这会极大地帮助自身调节不良情绪。研究表明,当个体处于孤独的状态下,是不容易控制情绪的,也不易于转移注意力,所以当负面情绪袭来时,主动寻求亲朋好友的帮助,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大学生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大学生群体是新时代的年轻人、未来社会的顶梁柱,但其又正处于一个相对敏感的时期,情绪容易波动乃至失衡,因为情绪问题引发的大学生不良事件也经常见诸报端,而因此导致的同学关系不好、爆发矛盾等都是十分恶劣的事件,对学校的学风建设有十分严重的影响。

在大学中,学生要注意情绪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如果无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任其发泄而放任不管,不顾场所,不论时间,不仅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也严重影响了同学的正常生活,会对人际交往造成极大的影响。大学生虽然在法律规定上已经成年,但内心还远没有成熟,面对突发状况并不能立刻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对外部环境缺乏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所以研究和帮助大学生学会管理情绪是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甄玉连.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情绪管理[J].青春岁月,2015(24):185.

[2]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陈明秀.中国当代大学生心智关注与情绪管理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20,(5):76-78.

作者简介:

1.郭海南(2000.09-),男,河北省衡水市人,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工作系2019级本科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2.郭晓蓓(1984.01-),女,陕西省西安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安康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安康  725000)

猜你喜欢
情绪管理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谈情绪管理在安全中的实践与应用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初探情绪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