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隐性故障分析

2020-03-04 12:18乔斌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6期
关键词:继电保护装置电力系统

摘 要:在电力系统运行期间,继电保护装置会在内外部因素影响下出现运行故障,而导致连锁故障、误动故障的主要原因在于隐性故障。基于此,文章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隐性故障的危害与出现原因入手,阐述隐性故障的预防措施与检测手段,规避隐性故障的影响,为电力系统创造稳定运行条件。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隐性故障

前言:隐性故障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出现的难以发现的故障,具有显著的隐蔽性及危害性特征。隐蔽性是指隐性故障的检测、识别难度较高,仅在电力系统某个部件的运行参数出现异常后,方可判断继电保护存在隐性故障;危害性是指隐性故障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难以被识别,一旦显性,会产生较大危害,造成损失。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隐性故障特点

1.1隐性故障的危害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隐性故障大都与其他系统故障同时出现,基于隐性故障的隐蔽性,继电保护会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其他系统故障,出现误动,导致隐性故障逐渐发展为显性故障,引发更严重的故障,使电力系统出现大面积停电。同时,隐性故障会引发连锁反应,使电力系统出现供应与输出超标的现象,加大系统发热量,对电力设备造成损坏[1]。

1.2隐性故障的出现原因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隐性故障出现的原因可划分为两类:(1)错误整定操作,在继电保护定值整定中,操作人员的失误或保护定值与电力系统运行现状不符,均会影响保护定值的调整效果,进而引发隐性故障;(2)设备故障,电力系统的设备故障体现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故障是指设备器件出现的异常运行状况,如保护装置元件、保护测量回路及直流回路等,软件故障是指软件程序中存在BUG、软件运行期间运维不到位等因素引发的故障[2]。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隐性故障管理

基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隐性故障的危害,电力企业应提高对隐性故障的重视,加强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监管,做好事前预防、事中检测工作,及时发现隐性故障,避免其发展为显性故障,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

2.1隐性故障的预防

为规避隐性故障带来的危害,电力企业应结合隱性故障出现原因,做好事前预防工作,加强对隐性故障的管控。基于错误整定操作原因,电力企业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正确整定操作与流程,避免错误整定操作的出现。同时,电力企业需结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现状,明确系统的整定需求,实时调整保护定值,使其满足电力系统当前运行需求,发挥整定的重要作用,规避隐性故障的出现与发展。

基于设备故障原因,电力企业应加强对继电保护的运维管理,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电力设备的日常检查,每天记录电力设备与元件的运行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有条件的电力企业可引进先进监测装置,实现继电保护系统的智能监测与报警,提高隐性故障的检测有效性。同时,电力企业应定期开展设备运维工作,要求运维人员详细记录设备元件运行状况,分析运维期间设备参数变化的原因,及时发现隐性故障,防止其发展为显性故障。另外,电力企业可借鉴同行业其他单位的隐性故障管理措施,明确隐性故障的高危区域,制定针对性应急方案,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应急演练,一旦隐性故障发展为显性故障,技术人员可立即实施应急方案,尽最大限度减少隐性故障的影响,防止大面积停电等现象的出现,强化事前预防效果。

2.2隐性故障的检测

在电力系统运行期间,继电保护装置的不同元件与设备,出现隐性故障的概率不同。本文列举几个隐性故障高发元件与设备,分析隐性故障的检测与识别要点,为电力企业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1)高压断路器。继电保护系统配置的高压断路器具有保护、控制作用,易出现误动作,引发隐性故障,导致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出现。基于高压断路器的重要影响,电力企业应做好检测与识别工作,首先分析合闸线圈电流特征量,再通过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完成隐性故障的识别分析,为隐性故障维修提供参考。

(2)PT中性线。在继电保护系统运行中,PT中性线断线会引发隐性故障,使继电保护装置的零序电压保护出现误动作。基于相关理论与工作实践,在PT中性线出现断线时,会导致零序电压出现变化,体现在相位方面。就此,在隐性故障检测中,技术人员可检测零序电压的三次谐波,观察其电压相位是否变化,进而识别隐性故障。

(3)CT两点接地。在继电保护系统运行中,CT两点接地会使继电保护的零序电流保护出现误动作。针对该现象,技术人员可切断二次回路的电源,向其注入标准信号,包括电流信号及正弦波信号,识别CT两点是否接地,明确具体的接地位置,进而及时发现隐性故障。

(4)操作回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操作回路可能出现寄生回路,导致继电保护装置出现误动作。例如,某变电站的两台变压器高压侧的某一相断路器同时跳闸,在保护延时后,两台变压器的三相均出现跳闸现象,运维人员发现断路器的操作回路出现寄生回路。针对该现象,技术人员重新进行回路设计,消除寄生回路。就此,在继电保护系统设计中,设计人员应提高对电气交叉的重视,减少不同回路的交互,通过独立蓄电池为继电保护装置供电。

(5)通信通道。部分电力企业受成本影响,并未应用光纤通道作为通信通道,影响通信效果,收信延时现象普遍,引发继电保护装置误动作。针对该现象,电力企业应认识到光纤通道的优越性,优化通信通道,为其配置光纤保护,确保通道的收信裕度、传输速度符合继电保护系统运行要求,发挥继电保护作用,规避隐性故障的危害。

3.结论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隐性故障危害大、影响范围广,电力企业应明确隐性故障出现原因,做好隐性故障预防工作,并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做好隐性故障的检测,确保继电保护隐性故障可有效检测与识别,规避隐性故障的危害,实现电力系统的长久、持续、稳定供电。

参考文献:

[1]吕文婷,李琳,何珊.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隐性故障及其改进措施[J].科技资讯,2019,17(25):31-32.

[2]赵广旭,穆小亮,黄小燕.基于继电保护隐性故障的电力系统连锁故障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9(04):109.

作者简介:

乔斌(1986年2月),男,内蒙古鄂尔多斯人,本科,工程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向.

(内蒙古国华准格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0300)

猜你喜欢
继电保护装置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分析
配电网多级继电保护配合技术研究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设计和配置问题研究
信息时代的电力系统信息化经验谈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