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问题探究

2020-03-04 12:18邢益玮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6期
关键词:共享经济互联网金融发展

邢益玮

摘 要:随着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推动了一种又一种经济形态的转型。在各种新兴的商业形式和经济模式中,共享经济尤为引人注目。金融创新始终离不开经济发展。随着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各种新商业模式的出现,关于互联网金融、共享经济乃至共享金融的讨论也在不断深入。本文在概述共享经济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金融发展的优势,从共享经济的角度探讨了网络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

关键词:共享经济;互联网金融;发展

一、共享经济下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优点

(一)对金融产品以及个性化服务进行创新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共享经济背景下,网络金融企业逐渐重视金融产品的定制化及相关的个性化服务。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支付和网络通信技术。它是金融活动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的金融服务的延伸。它突破了传统金融的可行边界,带来了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第三方支付、众筹等一系列创新。在传统的金融模式下,消费者只能选择和购买金融产品,而不能改变结算方式、利率等产品机制。这些固定的规则逐渐不能满足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时的个性化需求。

(二) 实现金融风险的有效降低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产品的消费者数量呈现出急剧增长的趋势。由于受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影响,传统金融模式下的金融产品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消费者所承担的金融风险,从而使其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共享经济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仅改变了金融产品中复杂的程序和不透明信息的传统模式,也使消费者对金融产品的信息更加了解。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对相关金融知识的理解。比如P2P, P2P借贷平台的建立可以让消费者在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后进行选择,同时也结合了金融知识共享,充分保证了消费者金融产品的稳定性。

(三)有助于提升资金资源配置效率

低配置效率和长期存在的金融资源错配阻碍了经济运行效率和经济发展。从企业自身来看,由于不同企业自身风险和信用评级的不同,社会资本大部分流向了大型国有企业,而信誉不足、缺乏抵押物的中小企业则难以获得充足的流动性。从地区来看,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社会资金继续向城市聚集,而农村金融供给持续时间较长。从区域经济发展看,社会资金偏向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财政资金向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流动明显不足。在共享经济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以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互联网技术消除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资金错配,实现包容性融资。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聚集社会闲置资金,将社会闲置资金的数量、风险与资金需求者进行匹配,匹配平台的供给与需求,从而激活社会资金,增加社会整体金融空间,满足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资金需求者的需求,进而实现社会金融资源的准确匹配与合理配置。

(四)有助于实现金融运营去中介化

在传统的金融经营模式中,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机构充当金融中介,在金融市场中划分借贷双方,阻断融资人与投资人之间的联系,依靠自身的信息优势获取利润。由于信息成本的存在,投资者会得到比预期更低的收益率,投资者会在融资成本上花费更多。在共享金融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以依托现代信息搜索和传输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等特点,为双方提供一个互相搜索、互相匹配的平台,允许双方随时互相搜索。同时,投资者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上已审批通过的出资人信息,了解出资人的基本情况,包括融资金额、资金用途、信用记录等重要财务信息,从而有效减少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交易的可能性。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的资金供需匹配服务,改变了传统金融的线性价值链,形成了独特的多元化的价值网络链,为供方和供方之间提供了更多的沟通和互动机会,允许双方直接参与交易,分散了交易双方的风险,从而弱化了金融中介的功能。

二、共享经济下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主要问题

(一)相关制度体系不完善

目前,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成立门槛较低,部分企业尚未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管理制度,导致相关企业在开展业务时未能为各部门制定出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这些管理漏洞的出现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难以进行全方位的资产和业务监管,不利于经营成本的有效控制,制约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应做好内部财务管理系统的设计,坚决抵制通过P2P借贷进行欺诈的行为,从而提高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水平。

(二)监管力度不足

与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相匹配的法律体系不够健全,监管不够严格,导致信息公开和市场审批环节管理不力。虽然影响了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良好发展,但也不利于消费者资金的保障。例如,随着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数量的逐步增加,网络欺诈、服务平台失效等问题的不断出现,加剧了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的抵制,不利于互联网金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社会竞争力的增强。

三、共享经济下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策略

(一)制定完善的规则

由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数据存储、信息处理等需要涉及互联网技术的诸多方面,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因此当互联网金融服务更好的发展时,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不断完善交易规则,建立统一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实现对金融产品风险的防控。例如,在P2P网上借贷平台注册账户时,消费者的身份证件必须充分保证注册人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有必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调整责任和利益。在不断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保证企业内部制度设计的稳定和持续完善。

(二)加强有关监管力度

由于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更方便地了解和获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因此加强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金融业内部既要发挥政府部门宏观调控措施的正确引导作用,又要建立企业相互监督的平台。如提高P2P网络借贷的行业门槛,取缔非法的P2P网络借贷平台等。

(三)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风险评价体系

我国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快速发展和频繁跑路,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准入门槛低和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所致。目前,我国信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严重滞后,无法对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形成有益的指导和规范,导致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疯狂野蛮发展。因此,规范网络金融健康有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完善信用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使我国网络金融行业有法可依,加大对网络金融参与者不诚信行为的惩罚力度。其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加快培育信用市场主体,建设一批市场认可度高、资质好的信用评级机构和征信机构。同时,政府要通过有资质的征信机构进行信用背书,引导和培育市场对信用产品的需求。此外,风险防控机制过于简单,使得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面临更高的信用风险。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了吸引投资者,虚假夸大投资回报率,却没有科学引入风险准备金制度、第三方担保等风险防控机制,容易引发失控事件,对投资者的资金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政府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互联网金融业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实践,倡导行业自律,发挥市场监管作用,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健康有序发展。

结束语:

在共享经济中,互联网金融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不断创新。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方方面面,研究解决方案。同时,反对P2P借贷也有利于解决法律制度不健全、对风险控制重视不够等问题。它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帮助企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由于资源的共享,给社会带来了良好的效益,也有助于金融市场机制的不断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海军.共享經济下互联网金融发展探究———以P2P网络借贷为例[J].金融经济,2018(22):23-24.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5)

猜你喜欢
共享经济互联网金融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共享经济的冷思考
“共享经济”在中国变味儿了吗
中国网约车的规制范式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沙发客的共享经济特征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