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金融化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其对策

2020-03-04 12:18马滢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6期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对策影响

马滢

摘 要:金属结构内生于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内生于要素禀赋。现阶段,中国金融化水平较低、金融错配问题比较突出,针对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需求,以大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已无法顺应。为推进中国产业转型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对金融化水平进行持续提升,对中小银行机构、Internet金融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进大力发展,形成活跃、庞大的证券市场辅助大中小银行金融机构。与此同时,持续促进人民币全球化进程。从两个层面国内、国际营造益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环境。

关键词:经济金融化;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对策

前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其中经济慢慢朝着金融化方向发展,经济金融化顺势而生,一定程度上利于中国产业结构转型。针对这一趋势,我们将如何进行把控,针对产业结构,我们将如何进行优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要进一步研究此课题,对其中的规律进行掌握和了解,这也非常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1经济金融化概述

所谓经济金融化指全部经济活动总量中使用金融工具的比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金融化发展已成必然。在全球贸易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尤其是二战结束后贸易量的激增使得全球经济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整体依存性得以空前提高,带动了经济、金融波动和危机的传导性急剧增长,即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力和冲击力正在不断扩大,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工具的使用和发展也得以突飞猛进,并呈现出经济金融全球化趋势,相应的经济金融化也成为必然。当前的经济市场环境下,经济与金融呈现出相互渗透融合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而且经济关系日以金融关系化,社会资产日以金融化,尤其是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更是呈现出明显特点。与此同时,融资非中介化、证券化和金融倾斜逆转等现象也反映出了经济金融化发展的趋势。不可否认,经济金融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发展经济的必经道路,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内部流动性得以增加,经济金融化所带来的弊端也得以显现,那便是经济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和实体经济相脱离。

2经济金融化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系

通常而言,处于经济开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特征是非熟练劳动力比较丰富,而资本比较匮乏。相应的,其比较优势在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在采用发达国家经验后,这些产业已逐渐成熟,但企业规模比较小,财务信息不够标准。这些更适合于中小银行融资业务特征。所以,此时期的最佳金融机构则是中小银行扮演主要角色。此时期属于工业化初期,重点依靠低廉、丰富的生产要素发展比较优势产业参与全球竞争。产业技术水准不高、较先进的产品设计与技术重点运用外商直接投资获取。外商提供诸多的进入全球市场渠道,本国企业很少与外国消费者直接建立关系,处于要素驱动时期。

伴随着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进步,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持续积累,改变了要素禀赋结构特征。物质资本和熟练劳动力比较丰富。相应地,其比较优势在于物质资本密集型产业。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差距的缩小,需要更多的资源来强化创新和研究开发,并对创新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进行承担。因为物质资本密集型企业规模较大,推进财务信息标准化,不但能够满足资本市场对其信息透明、公开的要求,还能提升管理水平,其雄厚的财务也使它有能力购买专业金融机构的财务及审计服务。因为大规模融资、财务信息标准化与大型银行以及证券市场的融资业务特征更加吻合,所以此时期的最佳金融机构就是大型银行及证券市场扮演着主要角色。此时期属于工业化中后期,全球竞争优势的基础在于国家及其企业的主动投资意愿和能力,企业具有对外国技术进行改进和运用的能力,处于投资驱动时期。

伴随着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进步,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持续积累,又改变了要素禀赋结构特征,人力资源(专业者、管理者、创新者)及物质资本比较丰富。相应的,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也就是说生产性服务业,是其比较优势。由于发展中国家将要向发达国家的行列进军,其技术水平已处于先进水平。为对自身的竞争优势进行维持,需更多的资源来对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进行研究、开发与创新。与此同时,证券市场的优势相对比较突出,第一,能分散标准化财务信息与证券市场,促使这些企业可能从证券市场获取资金支撑;第二,为风险资本供应退出市场的选择,进而支撑风险资本投资于高风险的资本密集型和创新型企业的早期发展时期的,即证券市场。与此同时,一旦风险资本投资项目取得较好的初期兽医使项目的质量得到认证,银行也能够跟进供应多时期投资。所以,此时期属于工业化后期。前半时期全球竞争力依靠技术创新来持续升级技术,并通过网络化、市场化实现经济与科技的融合,形成产业集成,进而促进经济的进步,处于创新驱动时期;前半时期,企业创新能力与动力均产生下降现象,开始丧失竞争优势同时回避竞争,实业投资被金融投资所取代,处于财富驱动时期。

3经济金融化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3.1金融结构缺乏合理性

长期以来,中国产业与金融机构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干扰直接进入到资本密集型趋势中,对经济发展稳定性造成干扰。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与要素衔接良好,但是因为金融市场比较落后,国有银行始終扮演着主要的角色。所以在新兴产业、服务业等迅猛发展情形下,现有融资模式、金融结构等一不能顺应科学技术金融发展的潮流,导致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更加困难。

3.2人力资本匮乏

事实上,创新驱动,在人力智力基础上创新,就是产业升级转型的主要内容。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了三十多年才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虽然物质资本积累比较丰富,但人力资本却严重匮乏。所以我们应对人力资本投入进行更加重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企业在发展期间过于重视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以致人力资本投入不够,对创新能力的发挥造成严重影响。再加之未从全面意义上公平化收入分配领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拉大地区、个人及企业间的贫富差距,人们心中积累越来越多的不满,无法在工作过程中全面发挥出创新力、创造力,进而影响到产业的升级与转型。

3.3阻碍产业升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并存,同时沿自己的轨道发展。具有自己的垄断和特殊特征的金融资本,为金融部门的超高利润率提供了保障。正因为如此,吸引了更多的工业资本,假设金融业的工业资本停滞不前,过度的金融化现象将会发生,这将直接抑制实体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导致整体市场经济萎缩,最终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决定作用。在整个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家可以享受不受约束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的优势,从而对更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进行创造。所以这些国家会以自身强化的经济实力,更深入的扩张资本,为产业转型与升级提供良好的基础。

4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对策

4.1优化金融结构

在这个阶段,我们处于利率市场化阶段,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中心的利率形成机制,促进资本市场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大大增加直接融資的比重,引导金融提供更高的利率,为实体经济提供优质服务。具体来说,第一,促进资本市场创新,使资本市场能够倾斜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本保障,并使金融机构创新出更多的金融衍生品。第二,新时代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在于创新。所以,要积极创新担保机制,适当规避风险,为非上市公司建立更加科学的股权交易平台,为其提供更有效的银行信贷,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健康稳定发展。第三,对于民间资本,应适当放宽对民间资本的融资准入要求,引入适当的市场竞争机制,对资本活力进行有效激活,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与压力。

4.2充裕人力资本

为提供连续不断的智力支持给中国经济发展,中国政府应对人力资本投入进行适当增加,试着将初中阶段义务教育延伸到高中阶段义务教育,进而对基础教育进行加以强化。并依据中国目前社会发展要求,注重高校与职业教育市场需求导向,通过调整人才结构来实现产业升级转型目标。详细地讲,能够从科学技术创新方面,提供充裕的人力资本保障基础,进而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越来越多创新型人才。与此同时,还能够强化中低收入群体人力资本的投资,对该部分群体经济收入进行适当提升,缩小人们之间的贫富差距,构成良性循环,鼓励和指导人们对消费方向进行适当转变,为中国产业升级和转型奠定坚实的支撑。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应彻底突破垄断格局,达到市场化转型,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

4.3注重企业改革

作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构成部分,国企至关重要,经济金融化环境下,国企应适应时代发展超求,对自身结构进行调整,朝着公益类等方向前进,将核心放在关键领域和关键行业中,对国有投资人实际缺失、委托代理等现象进行改进,清除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级别等隐患,从根源上避免国有企业过度追求政绩,过分注重形象工程问题,进而推动资金能够向高效率国有企业方向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金融化趋势下,中国要立足当前发展形势,深入分析研究当前经济金融化对我国产业转型的影响,从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同时关注中国产业转型等多个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要注重引导和鼓励多元资本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从根本上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力举措[N].中国城乡金融报,2020-07-08(A02).

[2]旦增贡嘎,多吉布旦.基于经济金融化视角浅析金融与实体经济[J].商讯,2019(11):34.

[3]田新民,武晓婷.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基于经济金融化视角[J].学习与探索,2019(02):121-130+195.

[4]杨国利.金融与实体经济:经济金融化视角[J].知识经济,2017(12):45+47.

[5]吴弛昊.金融与实体经济:经济金融化视角[J].知识经济,2016(24):48-49.

[6]张宇,蔡万焕.马克思主义金融资本理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6).

[7]洪银兴.科技金融及其培育[J].经济学家,2011,(6).

(天津瑞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南开大学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

猜你喜欢
产业转型升级对策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黑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促进中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与物流园区联动关系分析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