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

2020-03-04 14:38赵韦华李阳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6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城市规划

赵韦华 李阳

摘 要:在我国国民经济突飞猛进发展下,城市规划建设也随之蓬勃发展。如果要客观评价一个地方经济状况,就需要了解城市化进程和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速度。在此过程中,城市规划的发展需要区域经济的发展步调相一致,要用长远的战略规划为以后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根据相关理论知识,深入研究了此类问题,并更加全面分析了城市规划和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合理可行的意见。

关键词:城市规划;区域经济;产业发展

前言:现如今,我国全力推进城镇化发展建设,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现状对城市规划、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已经将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路径纳入城市规划中,切实保证了城市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从而大大提高了城市建设质量和工作效率。

1城市规划对区域经济产业的影响分析

1.1城市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更加注重本区域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要统筹规划经济发展,实施区域合作,优化产业结构。除此之外,区域经济发展要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来有效提高我国生产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每一个过程中,城市规划范围相对较大,也可以为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并提供基本服务保障设施,创造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从而积极促进区域经济的产业发展。通常而言,城市规划需要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城市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1.2城市规划增加了大量的客户群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进步。许多地区城市发展的加快,也带动了周边村镇的经济发展,反过来又将促进城市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不断扩大城镇化范围,将促进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以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导向,以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为导向。城市规划建设可以带动当地一些企业的发展,有利于调整企业产业结构,提高企业收入,从而带动消费者的消费量和消费量。

1.3城市规划可以为区域发展带来新商机

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表现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通讯设施更加发达和便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服务。同时,城市各方面的功能也越来越完善,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城市规划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商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也不仅仅是信息量的增加。随着我国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更新和积累的速度也代表着对市场动态的控制。

2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1随着居民居住环境的变化,城乡户籍变更的难度越来越大

目前,城镇居民户籍与乡镇居民户籍在国民待遇上存在差异,无论是就业、高等教育、养老、医疗等方面,都给政府部门的工作带来一定困难。根据户籍的地域和家庭成员关系,户籍大致可分为农业户籍和非农业户籍。随着我国城市规划进程的加快,农业户籍已由农业户籍转为非农业户籍。因此,政府有必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居民的福利和服务水平,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需求。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户籍变更会引起一系列问题,而居民在户籍变更后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会给政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2.2城市规划引起的环境和耕地减少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生活垃圾和污染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形成了生态、环保、绿色、健康、集约的可持续发展观。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同时,要切实增强城市建设进程,加大对耕地的占用,破坏过去的自然生态,严重影响农民利益,给农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而且,城市环境的污染会导致生物物种的减少,不利于生态稳定。生物世界中存在着大量不同的物种,它们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为一个生物物种众多的国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砍伐树木、改造荷塘等不良手段,破坏生物栖息地。

3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与指导

3.1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合理配置区域内资源

在城市化初期,区域内企业的发展环境会造成一些混乱。在越来越多企业的参与下,有关部门要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的管理,积极实施区域内资源和人员的合理配置。同时,科学的管理体制在企业创新转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体系的构建可以从城市实际出发,将理论知识与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加强管理体制的优化。

3.2确立并实施合理可行的薪酬体系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乡镇会占用大量土地,但土地和农村人口,即意味着失业,严重影响了农村群众的正常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行政部门应制定合理的补偿制度,尽可能保证每个人的利益最大化,以免让农村群众的经济利益遭受损失。为了保护居民利益,必须激发居民对城市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在城镇化进程中,乡镇居民不仅可以在个人土地被征用时得到合理补偿,还可以注重对农民个人创业和资金的支持,提高失地后的再就业能力。同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改善农民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服务,为农民提供技能培训,解决就业问题。

3.3 增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城市发展要时时保持自身的战略性发展规划,通过合理可行的规划,打造区域经济产业和谐发展平台,推动区域经济产业在城市规划中得到政府政策大力支持,从而调动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中包括国家综合空间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以及次区域协调规划等相关规划策略的开展,更利于城市站在多个视角和层面,合理规划未来发展路线,确保城市建设长期稳定发展,提供稳定发展区域经济空间,实现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目标。

3.3统一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

首先,城市规划需要具有一定的战略高度,在具体规划中,既要以短期利益为基础,也要站在长远角度考虑。切实增强城市规划过程中的招商引资工作,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融资产品和融资渠道,为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金融支持,推进区域特色产品和目标的发展,通过特殊资源充分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其次,区域一体化。不断优化配置资源,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区域内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效缩减城乡居民的文化差距,促进城乡居民之间的有效沟通,不断提升融合度,有效降低文化素质差距、生活方式不同引起的社会矛盾。三是合理安排城市结构,将经济发展目标分为三年、五年和长期目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特点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多元化模式。最后,区域经济发展要更加重视可持续性,结合现代发展理念,努力发展新兴产业,努力减少低收入、资源依赖性强的污染高效产业。

结束语

总之,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关系是,城市规划为区域经济产业提供了发展平台、城市规划同时也带动了区域经济产业的活跃度,城市规划更利于招商引资,并为其提供了很多新商机。通过进一步明确管理体制和规范,构建合理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加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把握区域经济规划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可以极大推动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在城市建设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蒋帝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溢出效应研究——基于产业层面的实证检验[J].商业经济研究,2019(07):135-139.

[2]骆超.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研究[J].现代营销 (下旬刊),2017(04):131-132.

[3]贾宇桥,高琳.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08):231.

[4]王湛晨.智慧城市建設与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6(14):54-55.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山西  太原   030001)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浅析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