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建设中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分析

2020-03-04 22:17焦卫鑫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6期
关键词:智能电网建设应用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持续增长。根据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机电工程技术可以促进我国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讨论了机电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以期提高智能电网建设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机电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应用

传统的电网不再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因此,电力系统应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智力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智能电网的建设,电力系统可以得到创新和发展,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形成一个综合的智能电网系统[1]。通过加强相关管理机制和先进设备的应用,我们可以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电网服务,使我国的电力系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智能电网的综合分析

随着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全球能源供应越来越紧张。因此,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智能电网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提出的。美国政府将建设智能电网作为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战略,希望促进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智能电网是由输电系统和自动化配件组成的电力系统。通过应用先进的测量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智能电网可以确保电网运行的可靠性。通过提供有效的信息,它为用户提供了更安全的电源服务。从长远来看,构建智能电网是最经济的选择。中国人口众多,能源分布不均。因此,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电网系统的唯一途径就是建设智能电网。在电网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电网运输质量,提高电力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天气和环境将对正常用电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在构建智能电网的过程中,应确保电网的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电网的耐久性和实用性,才能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2]。在全球资源非常紧张的背景下,如何合理利用资源非常重要。因此,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应保证智能电网的质量,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能源,节约成本。实现资源优化,进一步提高电网运行效率。由于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拥有大片土地,不同地区的发展速度也不同。全国能源分布不均。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应具有环境保护的功能需要根据电网面积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对电网资源进行回收,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电网对环境的破坏,从而减少污染和破坏的负面影响。在全球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合理利用资源是该国的头等大事。在确保项目质量的基础上,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并节省成本。并实现资源优化,可以最大化电网运营效率[3]。此外,还需要实现网络自动化。网络自动化可以自动诊断和调整何时发生故障,从而减少了国家在维护电网方面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消除故障并恢复正常运行的目的是通过自动化方式实现的。经济方面的成本也需要考虑,智能电网的建设必须考虑各种因素,将成本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内,不仅要确保能源质量,还要提高经济效益。不仅如此,在互动性功能上也要做到完善。此功能是指在市场和用户之间建立能源供应交换,可以根据用户的电力需求自动调整能源供应,并结合用户的特定需求不断优化服务质量。

二、机电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一)发电智能电网

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可以加强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尽管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但是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的过度消耗,我国目前的能源非常稀缺,这对电网的发展非常不利。在电网发展过程中,有必要确保自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开发新能源可以促进电网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缓解当前电力供应不足带来的压力。国家的能源从另一个层面通过进一步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及其在电网接入技术中的应用,可以促进我国电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传输环节

由于电网的发展方向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和风险,因此有必要应用机电工程技术,并通过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促进电网建设的发展。在应用过程中,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智能电网建设的便利性,而且在运行过程中也可以实现交流电网的协调发展[4]。同时,通过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完成一系列的长距离大功率传输任务。因此,它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范围。其次,对于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应用,机电工程技术不仅要求强大的吸收能力,而且对技术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应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电网系统的稳定性,而且可以促进智能电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功率转换环节

功率转换要充分发挥作用。同时,通过将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到智能电网的建设中,可以避免传统电网对电力转换方式的相关要求,确保智能电网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它还可以充分发挥智能电网的优势。在信息收集和通信协议的过程中,可以确保每个链路与电源转换链路完全集成,并进一步提高电源转换链路自动化的效率。同时,通过机电工程的应用和自诊断项目也可以突出智能电网,通过进一步检测和分析变电站系统的相关状况,最终提高智能电网的稳定性。

(四)配电链路

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配电系统非常重要。它可以直接连接到电力用户,最终完成电力系统的供电操作。因此,配电链路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为了实现配电操作的有效性,有必要对其应用机电工程技术[5]。机电工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即配电自动化,储能和网络建设。通过将这三个链接应用于特定的配电过程,可以实现预期的效果。通过将信息收集系统和能量存储系统相结合,可以促进智能电网运行过程的高效管理。

(五)用电环节

智能电网建设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不仅促进了智能社区的建设,而且为用户的用电量提供了保护。为了确保用户对用电满意,电力公司应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电源质量也应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当前电力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为确保用户对用电的满意度,提高用电效率,应加强智能电网建设,促进电网智能化发展,应用机电工程技术给他们,可以为创建智能社区提供条件[6]。首先,通过将机电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实现电网的智能化管理,如用电信息的管理和收集,以防止某些漏电现象,同时保证用户用电的质量,它还确保了电力企业发展的社会和经济利益。同时,机电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还可以使员工根据电能信息进行分阶段的电价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建立智能电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作为电网公司,它应改变传统的电力发展理念,通过在智能电网建设中运用机电工程技术促进电力的可持续发展,确保电网在运输过程中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海斌,王子淳.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9,26(12):166.

[2]于刚杰,姚娜.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7):179.

[3]李倩云,侯志伟.机电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11):161-162.

[4]蒙家彬,翟运娟.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8):237.

[5]李鑫.机电工程技术措施在智能电网领域中的實际应用情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23):160.

[6]朱井孝.试析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5):123.

作者简介:

焦卫鑫(1991.3.13-),民族:汉 ,籍贯:河北省邢台市,学历: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 。主要研究方向或者从事工作: 集控运行.

(建投邢台热电  河北   邢台  054000)

猜你喜欢
智能电网建设应用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